听声音是谢老。道一犹豫了一下,还是叩响柴门,大声问道:“谢老先生可在?”
听见是他,谢老急忙来开门。门一开,道一立刻被房中的阵势吓了一跳。只见陋室中收拾得一尘不染,正中一张大矮桌上排列着四五只大茶盏,旁边摆放着一只精致的茶碾,还有茶匙,茶筅,绢筛等用具,还有一只高颈圆肚的汤瓶。矮桌便支着一只小巧的红泥小火炉。
矮桌对面盘腿坐着一位四十左右的书生,正有点懊恼地盯着桌上的茶盏。道一以前来访时见谢老喝茶,可从没有过这样的阵仗。
谢老将道一一步拉入屋子,介绍道:“这位勿轩先生,姓熊字子辛,咸淳十年进士,乃当世名儒。”
然后又介绍道一说:“这位年轻俊才乃全真教毛道长。”
道一忙拱手与熊子辛见了礼。谢老见他有点好奇地看着桌上的全套茶具,又说道:“勿轩住在此去向东三十里的五曲晚对峰,在山上开院授徒,可是大忙人,来此一趟实在不易。”
”哪里哪里。“熊子辛连忙拱手,”听闻叠山先生隐居于此,怎敢不来拜见。“
谢叠山请道一入座。熊子辛提起汤瓶去屋后打来半瓶水架在小火炉上。谢叠山道:”道一,你来得正好。我们先饮茶。“
道一也不推辞,便端起桌上的茶碗,连喝了几大口,比之前在这里喝的更为香醇。
再看茶碗,也与平时用的不同,特别厚实,口大底小,色泽绀黑,碗口密布蓝色细纹,如同长着一圈长毛。
见道一有点好奇,熊子辛道:”此兔豪盏为闽北特产。斗茶非用此盏不可。“
道一恍然,原来刚才他们二人是在斗茶。早就听说故宋士大夫无不喜爱斗茶,分茶之类的茶艺。故宋皇室更是乐此不疲,每年耗费巨大。这熊子辛以前是进士,看来谢老也绝不是布衣。
只听熊子辛对谢老说:”叠山先生,方才那一水虽是在下输了,前两水却是先生承让。三局两胜,这一水本可不用再比。我和先生比了,先生可不能反悔,还是请赐诗吧。“
“我怎会反悔!”谢叠山道,“容我思索片刻。”
说着,他闭眼沉思起来。
桌边红泥小火炉正在慢慢加热炉上的汤瓶。过了一会儿,熊子辛道:“可不能等到三沸啊。”
“知道知道。”谢叠山不耐烦地回答。又过了片刻,他忽然叫道:“有了,有了!”
然后便吟出一首诗:
茅绿林中三五家,
短墙半露小桃花。
客行马上多春日,
特扣柴门觅一茶。
吟毕,谢叠山大笑。
熊子幸吸了口气,似乎在仔细品味这首小诗。片刻后,他忽然叹道:”此诗平易近人,然情趣高雅,虽白乐天不过如此。叠山先生此诗必可传世也。“
”过奖过奖。“谢叠山笑道,“这其中也有毛道士一份功劳。”
道一眼睛睁大:“我有何功?”
谢叠山道:“不是你方才扣响柴门,那最后一句从何而来?”
三人都笑起来。
这时,只听小火炉上的汤瓶中传来叽叽似虫叫的声音。谢老和熊子辛立即止住笑声。又过了一会儿,汤瓶中又传来吱呀吱呀的声响,两人脸上的神情立刻变得紧张。熊子辛将手伸向汤瓶。
片刻后,瓶中喧闹声忽起,他立即提起汤瓶,置于桌上,同时和谢老各自从碾好的茶末中舀了一勺倒入茶盏,用一点水调成膏状。谢老作了个请的手势。熊子辛也不客气,一手拿起茶筅,一手提起汤瓶,开始向茶盏中注水,一边注,一边用茶筅击拂茶膏,两手不停转动。
随着水面旋转,一股热气向上腾起,茶面上也出现一片白色汤花。熊子辛一边用茶筅轻拂汤面,一边把汤瓶递给谢老。谢老也用同样的方法点了自己的茶。然后,两人就瞪起眼睛看着彼此的茶汤,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过了半响,只见熊子辛的白色茶汤裂开一条缝隙,露出茶水。谢老乐得大叫:“二水对二水。平局!”
熊子辛见自己输了,长叹一声。谢老乐得如孩童一般,忙不迭用茶碗分茶给道一喝。
三人边喝边聊。熊子辛问道一为何到这里避难。道一说:“前些日子,黄华在水吉镇打了一仗,到处兵荒马乱。我遇到谢老先生,便同他一起来这里躲躲。”
“什么什么!”熊子辛睁大眼睛说,“黄华不是围攻建宁府么,怎么又去打水吉?真有在水吉开兵见仗?”
道一点点头:“刘国杰率两淮援兵来救建宁府,黄华军去那里拦截。”
熊子辛倒吸一口气:“可知道他们在水吉镇东边还是西边打?”
“我也不清楚。”道一想了想说,“只知道刘国杰派轻骑从浦城南下水吉,走的是官道,然后在水吉镇边的某处山口打了一仗。”
“那是在西边。”谢老点点头,“从建阳到水吉的山道口。”
见熊子辛大大松了口气,道一问他为何如此担心。
“兔豪连盏烹之夜液,能解红颜入乡醉。道长可知这斗茶所用茶盏出自何地?”熊子辛道,“无论兔豪还是何种建盏,皆以水吉东面的建窑所产为佳。若是打坏了建窑,可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谢叠山接口道:“非但建窑要紧,水吉东南五十里的凤山更加紧要。那里有北苑建溪茶园,更是碰不得的。”
道一啊了一声,连他这关中人也听到过建溪茶的大名。当年国朝名相耶律楚材即嗜好建溪茶,曾远在西域,还向遥远的宋人讨要,并作诗为记:
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
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雷芽。
卢仝七椀诗难得,谂老三瓯梦亦赊。
敢乞君侯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
北苑建溪茶更是名品中的名品,三百年皇家御贡珍品,要是因为战火毁坏,殊为可惜。
熊子辛听了谢老的话连声附和。”北苑若毁于一旦,世间再难有如此好茶。”
没想到,谢叠山却轻轻摇了摇头说:“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旱。种茶即讲究水土,也讲究天候。若天气过暖,于种茶不利。据老朽所知,北苑那边近年天候偏暖,反倒是崇安一带深山中更加适宜种茶。若天候一直如此,今后崇安茶必可与建溪齐名。“
熊子辛听了眉头一扬:”难怪近来在下所居晚对峰一带也开了不少茶园。“
他说着转脸对道一一笑:”毛道士可知,叠山先生可是种茶高手,听农人说这周围山坡上的茶园也是在叠山先生传授下才能开辟。人家都叫他茶公呢。“
“过奖过奖。”谢老一边谦虚,一边笑着捻了捻胡须。
道一也恭维道:“没想到老先生即精通茶艺,也能种茶。在下有空可得请老先生多多指教,尤其是这点茶,分茶之术。听说南方士人子弟无不精于此道,在下今后遇见也不会让人见笑。”
他没想到的是,这简单的一句话,谢叠山听了面露忿色,既然脸色发红,眼睛瞪起。道一和熊子辛不知所措。忽然间,谢叠山大喝一声,一把将桌上的茶碗,茶具猛地扫到地上,又端起汤瓶要砸。
”我大宋就是太多人沉迷此道,才会亡国!“
熊子辛慌忙抱住他。“叠山先生息怒,有话好说。不必拿什物出气。”
谢老一怔,身子忽然软了下来,长叹一声道:”若是读书人不玩这点把戏,闲时专修骑射,怎会......“
话梅说完,他便瘫坐在地,手掩口鼻,一时间老泪纵横。
道一在一旁劝道:”请老先生想开一些。南方少马,就算那些士子想练骑射,恐怕也没那么多马。“
谢老却吸口气说:”倘若士人人人自小习武,纵然马力不如北边,也可一战。汉时李陵率丹阳楚士五千横行匈奴,哪里靠马了?......唉,讲这些还有何用......“
说着,谢叠山开始收拾地上的茶碗茶具。道一连忙起身帮忙。
收拾完毕,熊子辛便向谢老告辞。他走了以后,道一也想告辞,谢老却将他留住,开始传授茶道。道一学完基本方法,谢老才让他走。临走前,谢老又取来一个布包,要道一收下。
”吃了你那么多肉,这点茶叶就当作回礼。“
道一也不推辞,收下茶叶便辞别谢老,回到自己的住处。他想到马兮彤是广东人,应该喜欢喝茶,就提着茶包,来到几个姑娘住的屋子。梨花正好不在。道一随口问她上哪里去了。
马兮彤说:”她一早就和高理,还有张大哥去打猎了。“
道一点点头,把布包亮了出来。”我给谢老先生送肉去时,他送的,是茶叶。我不大喜欢喝茶,就给你吧。“
”道一大哥,你真想着小姐。“珂儿连声赞道。
马兮彤脸上一红,也没多说,命珂儿收下。珂儿当场打开布包,里面裹了一层又一层油布,结果最后发现只有两小饼茶叶,压得十分紧致,上面还有复杂的花纹。
珂儿笑着说:”谢老先生真是小气。那么大的布包,才这么点茶叶。“
道一说:”礼轻情义重。再说,包得那么严实,说不定很珍贵呢。“
马兮彤轻哼一声:”好,珂儿,你就好好藏着,一百年后再拿来吃吧。“
三人都笑了起来。奉云在一边仍是默不作声。
......
马兮彤说梨花和高理,还有张子铨出去打猎了。梨花确实一早出去了,可是她没和高理,也没和张子铨在一起,而是在山上转了一圈后,又悄悄回到谷中,一个人提着钢刀来到黄福住的屋子。
喜欢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4s 2.368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