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这风就刮了起来,老宅那边的风,吹得就更加的“肆虐”,这个风自然不是指的大风,而是徐家的长孙徐汉杨,居然考中了童生。
虽然拍了第五十名,可人家就是考上了,为了这个童生,老宅那边还真是下了血本,居然放了二十桌的八碟、八碗席。
这一次,老宅那边可没再让徐苗他们几个去,人家也看不上徐苗他们送的东西了,这徐正江是秀才,徐汉杨是童生,爷俩前景一片大好,这来贺喜的人,自然都自诩有身份的。
什么秀才、童生,还真是请了不老少,村里的到场吃饭的,也就那几个平常去别人家主事的,剩下的根本想都别想,道喜了把东西留下,给你点儿瓜子、糖块也就那么地了。
为这儿,村里人对老宅的意见还真是不老少,可你有意见也没用,人家现在门槛儿高了,管你乐意不乐意呢。老宅因为徐汉杨考中童生,这秋收倒是耽误了。
不过其他村里,倒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把粮食抢了出来,今年是个丰收年,刨除交的税粮,自己手里剩下的那都是吃不完的吃。
徐苗家六亩地收了不少的粮食,这收完之后又种了六亩冬小麦,几乎小八家子村儿的人全都观望着,只等来年看效果。
家里粗粮不少,而且徐苗姐弟几人也会过,这谁家秋收完事儿之后,小孩子就可以拎着篮子去拾荒,这个荒,可不是指荒地的意思,具体为什么这么说,徐苗也不清楚,反正跟着说就是了。
这几日还真是不少弄,谷子、玉米、花生、黍子……虽然每次看着不多,可这一天好几趟的拾荒,也弄了不少粮食,不过家里的细粮,却没有多少。
徐苗也是能折腾,这要是买了粮食再买细粮,说到底还是要亏损一部分钱的,随口跟庞老板的大儿子提了一下,没想到隔天庞老板就来了。
主动要求跟徐苗换粮食,这杂货铺都是收粮食的,然后倒卖到府城其他地方,今年新下来的粮食,那是极为抢手,有的时候想买都买不到。
爷俩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一斤玉米面换七两的白面,或者六两的大米,这就不少了,而且给的也是一个良心价,徐苗心里明白,人家是照顾他们的,自然心里感激。
晚上跟徐芽、三郎他们几个商量了一下,决定换八百斤的玉米面,这样能换两百八十斤的白面,还能换两百四十斤的大米。
虽然不多,可足够他们一年到头,隔三差五吃细粮,改善生活的了。转天吃过早饭,徐苗就赶着骡子车,拉着粮食去了镇上。
在杂货铺后院,折腾了将近一个时辰,终于算是换完了,庞老板的媳妇儿,端着一些好吃的糕点过来,招呼徐苗吃东西,娘俩闲话家常。
“……这糕点是婶子亲手做的,怎么样,还行吧。”庞婶子邀功是的说着,徐苗听了自然是忙不迭的点头,笑呵呵的咬了一口。
味道嘛,说实在的,就比平日里吃馒头要好点儿,不过想想也能理解,这糖、鸡蛋啥的,都是要花钱的,别看这庞老板家开杂货铺,人家过日子也可省细了呢。
“婶子,你这糕点自己在家做的吗?”徐苗故作感兴趣的问着,反正回家也没啥事儿,今儿豆腐坊不忙,倒不如在这边说会儿话。
“不是,咱家哪有烤炉啊。”庞婶子说完,拿着茶壶倒了两杯热茶。一旁的庞老板,笑呵呵的坐在椅子上,老神在在的开口道:
“才不是呢,你婶子啊,能折腾。跟老赵家二小那口子,两个人去的槽子糕那地方,他们那里可以提供地方,然后让你自己做,等做好了之后,给人家用烤炉的钱就行,便宜。”
徐苗听到这里,明白的点头,就跟现代有些家里有烤箱的差不多,你拿原料啥的,然后做出来东西,给人家一个手工的银钱。
这事儿倒是没啥大不了的,不过徐苗听到那个烤炉,还真是挺有想法的,喝了一口茶,然后看着庞婶子,说:
“那烤炉啥样啊,跟咱们家里的炉子一样吗?”
“不一样,那肯定不一样啦。”庞婶子笑呵呵的伸手,轻捏了下徐苗的脸颊之后又说,“那烤炉啊,挺麻烦的,它是……”
庞婶子大致描述了一下烤炉,徐苗听了缓缓地点头,其实差不多就跟现代的烤箱差不多,只不过这个烤炉是要烧柴禾的,而且还得注意火候。
几个人聊得正火热时,外面进来了一个男人,徐苗认识他,就是上次她过来,然后庞老板跟其聊天,说他侄女出嫁的事情,是赵翠娥的二叔。
“哎哟老赵兄弟来了,要买点儿啥啊?”庞老板笑呵呵的迎客去了,庞婶子瞅了一眼,然后扭头看着徐苗,轻声地说:
“丫头,快吃,好吃的话一会儿给你装点儿,给孩子们吃,婶子做不少呢。”
“嗯,行,那我就不跟婶子客气了。”徐苗笑呵呵的说着,眼睛不住的看着那赵翠娥的二叔,买的东西大多是以女人吃的为主,什么红糖、鸡蛋、小米啥的。
庞老板送走了老赵家的兄弟之后,折返回来,坐在椅子上,跟媳妇儿说:
“哎,刚才老赵家的二小子说,那翠娥有了,都显怀了。”
“啥?”庞婶子听到这话,先是诧异一下,随后掰着手指算,继续说,“这日子不对啊,六月初十有的,这才九月初,就算成亲那会儿有的,才三个来月,咋就能显怀了呢?”
庞老板撇了一下嘴,端着茶杯喝了一口之后,叹口气,说:“谁知道呢,你说会不会……”
“别瞎说。”庞老板的话没说完,庞婶子直接打断他,然后蹙着眉头说,“怎么可能,那赵大媳妇儿的外甥,可早就走了啊。”
徐苗听到这话,顿时心里有疑惑了,女人怀孕啥样她不清楚,什么时候显怀她也不知道,可老宅那边的人,对赵翠娥的肚子,一开始也是有些怀疑的。
这会儿庞老板两口子也这么说,一个、两个说,或许还没啥,但是说的人多了就不一样了,况且赵翠娥的二叔自己都说,那这可就……
想到这儿,徐苗解决吊手里的点心,然后站起身,拍了拍手,说:
“庞大叔、婶子,我去趟医馆,这眼瞅入冬了,三郎身子骨不好,我让武先生给他弄点温补的汤药。”
徐家三郎的身子,庞家夫妇是知道的,庞婶子一听徐苗这般说,自然是不拦着的,忙不迭的点头,说:
“行,你快过去吧,买完了回来在赶车回村儿,不着急,啊!”
“哎,知道了。”徐苗应完,迈步离开了杂货铺。庞婶子看着庞老板,皱着眉头,又说:
“你啊你啊,说话都没有个把门的,那苗丫头还在这呢。”
“怕啥,她又不知道赵翠娥。”庞老板理直气壮的说着。要说这赵家也是有意思,闺女嫁到了哪儿,愣是一句话都不透,这今儿徐苗能听到这话,还真算是侥幸呢。
如果庞老板夫妇要是知道,徐苗那新过门的嫂子就是赵翠娥,估计刚才那些话,打死都不带说的……
……
徐苗出了杂货铺,就直奔医馆,如果真的按庞家两口子刚才的谈话那么来,上一次自己在医馆遇到他们母女,就肯定不是什么看病,估计应该是去把脉的。
那要这么说的话,赵翠娥肚子里的孩子,怕是就……想到这儿,徐苗快步来到了医馆,药童小福子看见徐苗,笑呵呵的打招呼,说:
“苗姐儿来了啊,一早三郎还给我们送豆角子了呢,你们种点儿菜多不容易,自己留着吃多好。”
徐苗看着小福子轻笑一下,摇摇头,说:“也不是啥好玩意儿,眼瞅就要罢园子了,再想吃也没有了,武先生在哪儿,我找他有点儿事。”
“哦,武先生在后院磨药呢,你自己过去找他就是了。”小福子边说,边伸手指方向。
徐苗点点头,朝后院走去,穿过回廊,就看见武先生坐在树下,脚踩着药捻子,一手拿着紫砂壶,一手拿着书,慢条斯理的磨药,好不惬意。
徐苗见到这一幕,还真是有种羡慕的感觉,如果等她上了年岁,也能这么惬意就好了呢。小妮子来到树下,微微屈膝行礼一下,说:
“武先生!”
原本百~万\小!说、品茶、磨药的武先生,一听说话,抬眼瞅着来人,见是徐苗,咧着嘴笑了一下,然后说:
“呵呵……来了啊,快坐吧。”
“哎!”徐苗应了一声,然后坐在小板凳上,看着药捻里磨得药面,又问,“武先生,这是什么啊?”
“这个啊,里面有白芍、何首乌……我给三郎配的,这不眼瞅着入冬了嘛,那孩子身子骨不咋地,我寻思弄点儿温补的药,到时候拿回去,你也能给他炖了,喝上一些。”
武先生说完,继续磨着药,然后喝了一口茶水。徐苗听闻这话站起身,侧身再次行礼,道:
“多谢武先生惦记。”
本部小说来自百~万\小!说網
e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4s 2.347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