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高祖时期有人讨论这样的话题,可能还会被当成秦朝余孽,现在大汉立国近百年,哪里还有这种可能性?
何况就秦朝当时那个众叛亲离的处境,连秦朝余孽都没几个。读爸爸 m.dubaba.cc
真要有也被他们高祖给收编了,毕竟高祖当年还曾是秦朝的亭长,他建立汉朝后第一时间把旗帜换成与秦朝同样的黑旗,从旗帜、服饰上增强关中父老的归属感。
为了能顺利完成王朝的过度,高祖从方方面面都做到了“汉承秦制”。
后来天下逐渐安定下来,文帝便想着“改正朔,易服色”,慢慢调转车头建设具有大汉特色的社会制度。
最好能借机削藩夺爵逐步削弱跟老刘家共享大汉权柄的王侯勋贵阶层。
当初景帝时期推行的《削藩令》并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贾谊早就已经向文帝陈述这么干的好处。文帝也想动手,可惜没有干成,只能让儿子上了。
刘彻登基后也提出过“改正朔,易服色”,可惜他当时年纪太小,没有说一不二的权威,所以他只能把这个想法先压了下去。
只是去祭天的时候时不时换身黄色祭服出去晃荡一圈。
还有进出禁中的时候看着宫门眼神幽深:迟早把你们全刷成黄的!
现在凭借着改良版的削藩计划(推恩令)的逐步推行,回头再想个办法将封出去的侯爵收回大半,那就再也没有人敢阻止他正式改制了。
到时候他们大汉要把正月定为岁首!
过年还是在正月过好,十月过年像什么样!
正是因为心里始终存着改秦制、定汉制的想法,刘彻对秦末的情况也十分了解。
听到嬴政询问自己对《过秦论》有什么看法,刘彻就来了兴致,和嬴政讨论起自己的想法来。
得知嬴政想问的是“如果秦始皇东巡顺利归来该如何解决秦末困局”,刘彻笑道:“那赵高和李斯都不是东西,应该找点容易引起众怒的活给他们干,等他们干完再在大伙的强烈要求之下把他们给杀了以平众怒。”
嬴政:“…”
你怎么知道我想这么做?
嬴政看向刘彻的眼神很复杂,非常复杂。
他早上是以拇指小人的形态见过霍去病的,从李时珍那儿得知霍去病乃是当朝大司马骠骑将军,年仅二十四岁的大汉战神。能让这位冠军侯落后一步的人,无疑是当今天子无疑。
这大汉天子,说起话来还真是随心所欲。
这是可以在外面随便说的吗?
旁边坐着的霍去病也木着一张脸投喂霍善,试着分散霍善的注意力。
刘彻这也太不把他们当外人了,这是能当着他们面说的吗?
这一刻,主父偃的身影仿佛出现在他眼前。
小孩子不要听这些东西,当皇帝的人心可太脏了。
霍善一边吃他爹投喂的糕点,一边却不忘支起耳朵听刘彻和嬴政聊秦末局势。
霍善积
极追问:“有什么引起众怒的活?”
刘彻道:“比如上次迁徙六国富豪到咸阳等地已经是十余年前的事了,地方上肯定又长出几茬豪强富贾,这不得再搞一次迁徙,争取形成长一茬迁一茬的优良传统。这么要紧的事,随便安排他们任意一个去负责都挺适合。”
霍善似懂非懂。
霍去病:“”
糟糕,主父偃的身影更加鲜明了。
许是刚喝完自己心心念念的黄米酒,刘彻心情大好,谈兴也颇佳。讲完了自己会如何处置赵李二人,又兴致盎然地说起对内政策和对外政策。
对内那当然是要给六国人才一个上升渠道,看看他们大汉的公车衙署多么热闹,天下能人异士都爱往里头投书。同时地方郡县还应当尽到察举的义务,每年把人才举荐上来那都是算上计加分项的。
要给天下人一个朝廷唯才是举的好印象,争取能做到唯才是用!真正的人才即便为人处世有点小瑕疵也不是什么大事,用完以后又不是不能处置掉。
嬴政听后深以为然,比如韩非的法家著作他就很喜欢,但人就没什么必要留着了,对方死在狱中也不惋惜。
大秦灭六国以后,军功封爵那一套渐渐就玩不转了,确实得另外开拓一个上升渠道,好叫六国之人不再心系故国。
嬴政又问大汉立国都有哪些功臣。
看看有哪些是可以捞出来干活的。
刘彻谈兴正浓,不疑有他,给嬴政讲起了大汉建国功臣:汉兴以来,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还有那张良、陈平,在高祖打天下、定天下那会儿也是屡立奇功。
比如陈平曾经为高祖六出奇计,好几次都解了高祖燃眉之急。
他的后人陈掌现在还跟当今陛下是连襟来着。
对于这些兢兢业业为大汉谋算的有功之人,老刘家还是非常礼遇的,基本没干卸磨杀驴的事。只有部分人自己摇摆不定,当皇帝的自然得为了社稷稳固着想把隐患给解决了。
许是因为昨天已经接受过足够多的冲击,嬴政听着大汉取代大秦的过程竟有种旁观者的平静。
或者说对于这个时空而言,他本来就是个意外到来的旁观者。
两人讨论完人才问题,又讨论起军功封爵制度还能不能救一救。
刘彻认为还是有机会救的,比如这匈奴看起不敢南下,实际上给他们个三五年的喘息机会,他们肯定又会卷土重来。
要不然大汉也不会跟他们缠缠绵绵百余年了,这些年大汉不得不把宗室女送去匈奴和了好几次亲。
哪怕刘彻早已废掉和亲政策,一提起这件事就让刘彻很不高兴。他刚登基那会儿才十几岁,也不得不听从老臣们的建议与匈奴和亲。
偏偏匈奴得知刘彻年少,已经不满足于和亲,他们一边收下大汉送去的宗室女,一边不忘骚扰大汉边境。
没有足以威慑敌人的国力,他们只会越来越得寸进尺!
对刘彻这位年少气盛的帝王而言,那种被匈奴步步紧逼的境况简直想起来一次就愤怒一次。()
要不他怎么会这么喜欢卫青和霍去病?这样骁勇善战的舅甥俩,简直是老天送给他的礼物。
14本作者春溪笛晓提醒您最全的《医汉》尽在[],域名[(()
所以还是得宣扬一下匈奴的凶横可狠之处,强调打匈奴的必要性。
否则修长城、通驰道之类的大工程,天下黔首是不知道为什么要修的。
要知道当初秦赵之地所修的长城,一直到卫青他们打匈奴时都还是将士们的重要据点。
要是没有这些人力修筑的夯土城墙存在,身处茫茫大漠之中的将士们是很容易绝望的,长途奔波的士兵只要远远见了长城,就会油然生出种马上到家的安全感。
这一点没有在外征战过的人是无法体会的。
对于一生好战的刘彻而言,他觉得修长城还是必要的。
要是国库实在支撑不住了,咸阳城周围那些杂七杂八的工程就先停一停吧。
多线开工行不通啊!
再修下去可是会被项羽一把火烧光的。
嬴政:?
呵,差点忘了还有个项羽。
嬴政道:“那这楚国余孽又是什么下场?”
刘彻感觉嬴政此人虽谈吐不凡,但到底没有遍阅群书的条件,所以对许多事都一知半解。他笑着说道:“这项家的后裔,都被我们高祖皇帝赐姓刘了。”
嬴政一统天下后,把六国旧贵族的氏全给削了,而黔首本身也没有氏,到这里姓氏制度几乎已经被一棒子敲散,只是还没有大规模地要求天下黔首定姓择名而已。
到了汉代基本就只称姓了。
刘邦给项家人赐姓刘,那可是天子赐姓。我堂堂大汉帝王都把我的姓氏都赐给你了,你还不感恩戴德?
项家后人自然没法拒绝。
只是不知道项羽泉下有知会不会揭棺而起。
嬴政听着汉高祖刘邦的种种举措,只觉此人当真是个奇人。
难怪这个大汉王朝处处都还有大秦的痕迹。
既然已经把秦末的情况摸了个七七八八,嬴政与刘彻聊起来就更游刃有余了。
两人就着“假如秦始皇在沙丘死而复生”的种种可能性聊得十分投契。
要是嬴政再年轻个二三十岁,刘彻估计要邀他入宫秉烛夜谈了。
酒也喝够了,天也聊够了,刘彻便心满意足地领着霍去病回宫去。
走的时候还收下了李长生奉上的一坛黄米酒。
霍善不仅听了满脑子的秦末风云,还被霍去病投喂了一肚子的吃喝,有点犯困。
嬴政本来正坐在那儿消化着刚才那场谈话中的来的消息,忽地感觉自己腿上靠上来个毛茸茸的小脑袋。
嬴政:?
霍善显然觉得嬴政是个非常合格的肉垫子,舒舒服服地趴在嬴政腿上呼呼大睡起来。
看着那睡得毫无防备的小肉脸,嬴政一阵沉默。
这小孩怎地这么没戒心?
得亏他们在这个时代是伤害不了任何人的,要是霍善再把那神秘医馆的功能摸清楚点,甚至能禁止他们走出这间诊疗室半步。
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做起事来懵懵懂懂的,若是没人护着不知会招来什么祸患。
希望他那个爹能一直护他周全吧,可别在他这身积疾治好前就一命呜呼了。
思及此,嬴政竟是没将胆大包天把自己当肉枕头用的小娃娃给拎开。
且让他垫垫吧。
另一边,刘彻与霍去病正一前一后往回走。
刘彻随口问霍去病对李时珍与嬴政的看法。
霍去病已猜出李时珍的身份,为了不让刘彻生出抢崽之心,他毫不犹豫地在刘彻面前睁着眼说瞎话:“兴许是阿善他师父的故交。”
刘彻闻言觉得很有道理,李长生有那么一身本领,他的师承岂会简单。
肯定有许多不愿为外人道的传承与故交。
以前这些人隐居世外不搭理朝廷,现在有了霍善这么个招人喜欢的小娃娃,他们便都藏不下去了。
想到李时珍的医术与嬴政的谈吐,刘彻心情比刚出宫时更好了。
不着急,慢慢来,争取多钓几条鱼。!
()
1秒记住品笔阁:www.pinbi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inbige.com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3s 2.168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