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谋、吴渊,王佳卫这三位导演的区别在哪里?
这个问题确实问到巩利了。
巩利应该是目前内地女演员中,惟一一位和这三位大导演都合作过的演员。
“感受嘛”巩利沉吟了一声,缓缓道:“张导在片场是比较严肃的,而且他有些太过严肃了,一张脸一板起来,看着很吓人,大家都不敢和他对视。”
“王导嘛,他的执导方式非常特别,是很天马行空的一个人,很多时候我们都要去猜测他的想法,拍他的电影就像是在猜谜,演起来心里都是七上八下的。”
“吴导算是最好相处的吧,他虽然也会在拍摄不顺利的时候发火生气,但日常大部分时候都很和善,沟通的也很清晰,要拍什么,怎么拍,他每次都会说的很清楚,我们拍的时候心里也有底。”
“三位导演的执导风格完全不一样,要说谁好谁坏,那肯定是没有一个标准的,但我确实是比较喜欢和吴导以及张导合作。”
讲道理,只要是和墨家王合作过一次的演员,都受不了墨镜王的拍摄手法,天天在剧组打哑谜,甚至有的时候连剧本都没有,就让你看着演,拍起来真的太心累了。
巩利对和墨镜王的合作也是心有余悸的,拍完《2042》之后,她就再没打算再拍墨镜王的电影了,说话也比较直接。
你的巩皇,无限猖狂。
我就是不喜欢和墨镜王合作,咋滴?
以为能从巩利嘴里听到一片和气,大肆夸赞三位导演的言论的赵智扬,也没想到巩利会回答的这么真实。
她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三分,“原来如此,听起来三位导演的个人风格都很显著啊。”
“那王学祈老师,第一次与吴导合作的感受如何?”她又将目标对准了一直沉默围观的王学祈。
终于轮到自己了。
在三人里不管是名气还是奖项荣誉,都是垫底的王学祈,轻咳了一声,挺直了腰杆:“那当然是非常开心和荣幸的。”
“吴导可是我们华人导演的骄傲,巩利老师也是我们华夏演员在国际上的代表,能够和这两位优秀的导演、演员合作,是我从业以来最荣幸的一件事。”
“你别看我年纪大,但我从业的比较晚,演过的影视作品也比较少,这次在《地心引力》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特别是这种特效大片的拍摄方式,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大量的绿幕还有动作捕捉服,都是第一次见到和使用。”
“真的是涨了太多见识了。”
现在国内的电影,还比较少有运用到大量特效的。
一般就算是有用上特效制作的电影,也都是后期特效,只需要拉绿幕做背景,然后后期抠图合成就行了。
比如《画皮》《无极》还有早些时候的《功夫》《少林足球》之类的电影都是这样的。
不过这种电影也很少,平均一年也就一两部,至少王学祈是没演过。
更别提内地电影行业连见都没见过的动作捕捉服以及面部动作捕捉技术了。
这玩意一直以来都是好来坞才能接触到的东西。
动作捕捉技术就不用说了,九十年代就已经在好来坞发展成熟了,大量科幻、奇幻电影都会运用到。
与之相比,面部动作捕捉技术则更加新颖先进,是2000年之后才开始成熟的最新技术。
比如2001年的《指环王1》,就是较早规模化运用面部捕捉技术的电影,电影里那些兽人、侏儒地精就都是用面部动作捕捉技术技术配合特效做出来的。
脸都是真人演员的脸,但身体全是特效合成的。
后来的《黑客帝国》系列,还有《哈利波特》里的小精灵,也都有用上更成熟的面捕技术。
当然,真正让这项技术大成的,还得是明年的那部《阿凡达》,里头的潘多拉星人就全靠动捕设备和面捕设备来拍摄。
吴渊也是在《加勒比海盗》系列的拍摄中,才接触到这两种设备的。
第一部里受诅咒的巴博萨和他的船员们在变成不死生物时,要穿动捕服拍摄,方便后期合成那骷髅身体。
第二部里飞翔的荷兰人号的船长戴维·琼斯以及他的船员们,全都是半人半海洋生物的怪物,不但需要用到动捕设备,还得戴面部捕捉设备,才能给他们做各种脸部建模和表情处理。
比如,戴维·琼斯的那张章鱼脸。
也是因为《加勒比海盗》的合作,吴渊才能接触到这种专门为电影行业工作的动捕、面捕团队,在《地心引力》拍摄时,才能请到他们来帮忙。
目前的内地电影行业里,可是没有这种高精尖技术团队的。
对没在好来坞混过,自身年纪又不小的王学祈来说,这种国内没有的技术,可就太新颖了。
《地心引力》的拍摄会让他记住一辈子的。
“真的非常厉害。”他还在赞不绝口的感叹道:“吴导将好来坞最前沿的电影拍摄技术给引入了国内,《地心引力》里用上了非常多在好来坞都是最先进的特效技术。”
“这是国内任何一个其他导演,都没办法做到的。”
“我相信,光靠电影里这些超前的拍摄技术,我们这部电影都会给全球观众带来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
“《地心引力》这部电影,在我心中不只是一部电影,还是一个能够引领华夏电影技术革新的划时代之作!”
“对此我充满信心。”
可能作为一个镶边男主角,说这么一番话有些过了。
但看王学祈的表情,他是真的为华夏能出现《地心引力》这样先进的科幻大片而激动、欣喜。
吴渊也目光柔和的看着他,对他微微颔首,一切尽在不言中。
王学祈老同志是一位好同志啊,这话说的太中肯了。
吴渊做这部《地心引力》,还真不是奔着赚钱去的。
想赚钱谁拍科幻大片啊,拍几千万投资就能卖几十亿票房的喜剧片不好吗?
他之所以一意孤行的要做科幻大片,除了想用大片狙击吴白鸽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想给国内观众来点电影技术震撼。
现在好来坞的电影都发展到快步走入3d时代了,明年《阿凡达》都要席卷全球,领先一个时代了。
可内地的电影行业,却还停留在美国七八十年代的水平。
是的,连上世纪九十年代都不到。
人家九十年代都能做《星球大战》《木乃伊》这样的特效大片了,国内可远远赶不上呢。
现在不给国内的影迷和业内从业人士来一剂猛药,难不成就眼睁睁的看着《赤壁》被骂惨后,大家全面转型搞中小成本喜剧片,从上而下都彻底放弃大片战略?
不是说喜剧片不好,可是像华夏这样,在《泰囧》之后,将近十年的电影市场头部都被喜剧片所占据的情况,数遍全球都找不到第二家了。
哪个电影大国,是靠喜剧片撑门面的?
一枝独秀不是美,百花齐放才是春啊!
必须要在华夏电影喜剧片统治时代来临之前,先给影迷们来点科幻大片震撼,让他们知道华夏也能拍出叫好又叫座的超级大片!
2020年才开启科幻片元年,实在是有些太晚了。
吴渊等不起!
“《地心引力》,是第一部华语科幻大片,但我相信这不会是最后一部。”
他坚定的看着镜头:“这部电影只是我的科幻尝试第一步,以后我还会继续拍更多科幻电影。”
“如果说发动机是现代工业之花,那科幻电影就是现代电影艺术之花!”
“我们华夏人,也应该在全球科幻电影市场,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声音!”
“从《地心引力》开始!”(本章完)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9s 2.200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