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 第203章【大燕皇帝】

    “走吧,往西。”在众人彷徨无措之时,又是康禄山提点了大家,安思顺、安文贞、史窣干等人平时都知道康禄山的方向感极强。

    他这一说,大家自是响应。

    若对平常人而言,这无疑是一段艰难的旅程,披星戴月不说,光是未知的前途就够人受的。不过康禄山等人不像大人,总把那么多压力背在背上,他们苦是苦点,但一路上嬉戏玩耍仍是照常。反正平时大家野外生活惯了,又都不算是有文化的好儿童,偷鸡摸狗的也可以果腹。

    玩玩走走依然枯燥,或许是听多了大人们英雄聚义的故事,几个孩子觉得他们也有必要纪念这次患难旅行,所以,他们中的一人提议:大家结为兄弟,此后同享富贵,同担苦难。

    提议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应允,于是大家三跪九叩,这兄弟就算是结了。或许是因为兄弟们大都姓安,于是又有人提议康禄山干脆改姓安得了。本是一句笑谈,康禄山却深以为然,至少安延偃也是他后爸,他算得上是安家的孩子,姓安就姓安吧。

    从此,他不便再叫康禄山,而改叫安禄山,一个在以后一千多年中都鼎鼎大名的安禄山。

    虽然安禄山和众人结为了兄弟,但要知道,一时兄弟,并不代表就是一世兄弟。在以后的岁月中,他的这些兄弟,有人会成为他终身的盟友,也有人会成为他势成水火的敌人。

    不管以后的情况怎样,现在的安禄山和大家,还是一条心的。不知道走了多久,安禄山醒悟了,不能再这样走下去了,老是偷偷摸摸的也不是办法,他必须给大家谋一条生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安禄山找到了活路。

    就在安延偃部族争斗的这一年,东北地区的形势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因为这一年,大唐王朝重点防范的两个闹独立的民族——契丹和奚,慨叹于多少年来同大唐抗争却屡屡碰壁的苦果,终于暂时安分了,向大唐投降了。

    人们都是喜欢找点事做的,既然不你抢我夺了,那就做生意吧,也就是开展贸易。而在当时,营州又是大唐东北辖控契丹和奚人的枢纽,所以,大唐开始在这儿着力发展经济,也因此,这儿的贸易相当繁荣。

    边境贸易,就是和各民族的人打交道,而如果有一个懂得各民族语言和风物特产的人,那无疑会在这样的贸易中占尽无限优势,同样,大唐帝国在对边境贸易的管理中,也需要这样的人才。无疑,安禄山正好具有这样的优势。

    在和大唐边境贸易的负责人毛遂自荐后,安禄山和他的兄弟们很轻松地为自己谋得了一份差事——互市牙郎。互市,就是边境外贸市场,牙郎,就是中间人。也就是说,在语言不通的商人之间,安禄山给大家起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负责给大家作保,负责抽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安禄山就相当于是一个国际贸易公司的一个普通员工。

    商人多奸,安禄山在与商人的接触中,也开始摸索出一套他自己的人生哲学。多数商人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安禄山即认为,要想成功他也必须极尽奸狡诡诈;多数商人为了做成一单生意,察言观色,巧言令色,黑白颠倒,安禄山即认为,有需要时,歪曲事实博得别人欢心就是成功的捷径;多数商人金玉车马,三妻四妾,安禄山即认为,享乐才是一个人生在世上的主要目的……

    总之,在互市牙郎的职位上,安禄山从商人那里学到了很多。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安禄山也渐渐明白,商人还不是最有能耐的,商人还要受官府的压榨。因此,安禄山认为,他要出人头地,就还得不遗余力地往上爬,往上爬。

    但是,如果仅仅是做一个小小的互市牙郎,安禄山就是再有能耐,也无法达到他心目中理想的高度。薪水太低,油水太少,身份不够,难道一辈子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正在安禄山为前途发愁时,慷慨的老天爷却给了他另一次机会。

    偷羊贼安禄山

    安禄山并不兢兢业业地在互市牙郎的职位上已经干了十来年,在这期间,他因为嫌薪水太低,没少像小时候一样做过偷鸡摸狗的事,但安禄山的运气相当好,几乎没失过手。但是,久走夜路必闯鬼,一个人只要干的是见不得光的事,就一定有东窗事发的一天,安禄山也不例外,而且安禄山这次东窗事发还貌似相当严重。

    当时的边境贸易市场,不像现在,以工业品为主。当时无非就是做些土特产的买卖,营州靠近草原,又聚居不少游牧民族,所以这儿的大部分交易品都是牲口。安禄山的副业,即偷盗,准确地说就是偷牲口。

    这次,安禄山打起了羊的主意。

    不知道是哪个环节没处理好,安禄山这次不仅偷羊没成,而且还失了身。也就是他被抓了个现行,人证物证俱在,任他安禄山舌灿莲花,他似乎也脱不掉偷羊贼的罪名。

    这件小小的事情被迅速上报,很荣幸,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就在附近,张守珪一听,决定亲自过问此案。


    当时营州还属于幽州节度使的管辖范围,这张守珪也是刚刚上任,新官上任三把火,张守珪当然也想在上任之初搞点政绩。

    当时,契丹和奚人安分了有些日子了,可到了张守珪走马上任,两蕃人老毛病又犯了,开始和唐廷打起了游击战,你稍不注意,他们就窜出来抢个村庄,虏点牲口什么的。对于安禄山来说,契丹和奚人这么一搞,边境贸易肯定受影响,而他又可能是拿计件工资的,边境贸易成了熊市,工资一日不如一日,为了吃饭,他只得偷盗。而对于张守珪来讲,他好歹也是一代名将,比契丹和奚人还凶悍的吐蕃人都在他手上吃个亏,所以他很想给契丹和奚人一点颜色看看,而营州又是前线,所以张守珪来这视察也正常。

    种种巧合之下,安禄山和张守珪两人就这样碰上了。

    不消说,新官上任的张守珪是有心严惩安禄山的,谁叫你一不小心撞在了三把火的枪口上呢。接下来就是走程序,安禄山被五花大绑,押赴刑场,执行刀决。张守珪的目的是杀一儆百,稳定治安。

    就在刽子手的屠刀挥起的一刹那,自忖小命不保的安禄山喊出了足以让张守珪觉得是石破天惊的一句话:“大人不是要严惩契丹和奚两蕃吗?为什么要杀壮士呢?”

    安禄山在营州工作了这么多年,虽是一个小职员,但其眼光还是非常独到的,不但在生意上能看出商人们的子丑寅卯,政客们的周吴郑王他也能略知一二。互市牙郎的职位虽小,但由于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安禄山免不了也能嗅到空气中弥漫的一些风云味道。

    安禄山的话很起作用,张守珪当即喝令刽子手住手。张守珪无疑是有这么一个感觉的:公元8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他有心杀蕃不假,但手下却是稍嫌兵微将寡,尤其是有胆色的将领更是凤毛麟角。张守珪是分得清轻重的,如果此安禄山能用,他绝不追究偷羊之责,偷羊比之杀蕃,是个人都知道,后者对张守珪来说,要重要得多。

    于是,面试开始了。张守珪径直走到安禄山面前,仔仔细细地端详了一下面前的这个小伙子。这时的安禄山,确实长得那叫一个孔武有力,膀大腰圆不说,还白白胖胖的。再一详询,张守珪更是惊诧于安禄山对边地民风地理的纯熟。这时,张守珪心里已经有谱了,此人不用,更用何人?

    就这样,安禄山在鬼门关前又折了回来,不仅命没丢,还升了官发了财。张守珪将安禄山留在身边,任为捉生将。所谓捉生将,就是侦察兵,没事你就去深入敌后,去不安分的胡人地盘晃晃,如果能顺便俘虏些蕃人回来更好。这是当时唐朝一种全新的职业,不但工资比互市牙郎高得多,而且不用交租税,当然,这项职业的风险也很大,稍不注意就会脑袋搬家。但安禄山无所谓,相反他觉得很刺激,一来在这个形势复杂的地区,军人的升迁速度比互市牙郎快得多,二来他安禄山身手灵活,地形熟络,偷袭蕃人算是发挥了他的特长,如果能建得一两件功劳,仕途自也就更加顺了。

    安禄山没有辜负张守珪的厚望,在捉生将的岗位上,安禄山那是干得风生水起,最著名的一次,是安禄山带着五个骑兵出去转悠,最后回来时马后竟然绑了几十个契丹人,你看这仗打得,小小一个安禄山,竟然能在对付蕃人时以一敌十,张守珪明白,安禄山是真的不简单。

    不仅如此,取得张守珪的信任后,安禄山还充分发挥了他拍马屁的长处,这在他担任互市牙郎时,就已经把这项技能运用得出神入化了。现在用在张守珪身上,那还不是小菜一碟。不过,安禄山还是做出了牺牲的,张守珪对安禄山的肥胖颇有微词,怎么办?没办法,减肥呗,安禄山还真就刻意的节了食减肥,虽然效果不大,但至少张守珪看到了他的努力。

    在这种情况下,张守珪自然对安禄山非常满意,很快提升他为平卢讨击使,这已经是幽州节度使下面的高级武官了。不仅如此,张守珪一高兴,还将安禄山收为了义子。

    可以说,这时,一条仕途上的金光大道已经铺在了安禄山面前,张守珪也是听话地把他的事情往上报,以至于当时宰相张九龄在给张守珪的信中就曾提到:“禄山义勇,武艺绝人,谋帅得贤,裨将复尔”。意思就是说安禄山勇猛过人,作为节帅的张守珪则很有谋略,将帅相得益彰。

    安禄山算是摆脱了互市牙郎的苦日子,可以向偷羊说再见了。他相信,有张守珪提携,他的前途就会是无量的。

    贪污公款的史窣干

    就在安禄山人生第一次飞黄腾达的时候,他的兄弟史窣干同样没有闲着,他也因为一次诡异的经历博得了张守珪的青睐。而且史窣干的这次历程,比之安禄山的惊险,还要惊险上万分。

    史窣干自当上互市牙郎以后,因为工作关系,调到了边将乌知义处。安禄山偷羊,史窣干也不是什么好人。

    同样是因为边境贸易的艰难,史窣干发现,吃饭已经不那么容易了。生活所迫,是个人都会为吃饭问题殚精竭虑的。在以往的很长日子里,史窣干倒并没有什么劣迹,故而,同事们对史窣干还比较信任,公款下发时,如果负责人不在,史窣干就会负责签收,然后将各类款项封库备用。

    由于和银子走得比较近,而银子又是解决吃饭问题的不二途径。久而久之,史窣干坐不住了。你那银子,在库里放着也是放着,三天两天也不会有啥损失,我这肚子可就不一样了,三天两天没东西填着,要的就是人命。

    在肚子与银子之间二选一的话,史窣干选择了银子。其实,为了填肚子,史窣干还有很多法子可想,不一定非得去挪用公款。但是,银子就在眼前,史窣干实在是无法抵住诱惑,于是想当然地认为他要么拿银子改善生活,要么继续揭不开锅。

    趁人不备,史窣干就把这银子拿了,而且想着过几天有了钱再拿来补上。当然,这银子肯定不多,如果拿得多了,他可能直接就逃了。但是,他没逃,至少暂时没逃。

    但是,也是合该史窣干时来运转,他挪用公款后不久,上头来人检查,当然,东窗事发。

    史窣干做贼心虚,趁上头还没查到自己头上时,收拾细软直接跑路了,也没通知兄弟几个。史窣干逃的去处很特别,是奚人的地盘。



  
相关:    九星霸体诀  武逆焚天  劫天运  龙零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好书友唐朝那些事儿第203章【大燕皇帝】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搜"唐朝那些事儿"
360搜"唐朝那些事儿"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1s 2.176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