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皱眉沉吟,他在努力的体味杨俊话语背后的动机和用意。
看书否 m.kanshufou.com若当真是严正肃和方敦孺卡着脖子不拨付粮食物资,自己去找他们要也是情理之中的。
但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结合朝廷中目前的局势,百官发动对严正肃这方敦孺弹劾未果,皇上发布罪己诏将所有过错揽在自己身上。
以及杨俊所处的立场,对严正肃和方敦孺的态度。
这种种的因素综合来看,给林觉一种感觉是,杨俊似乎是在怂恿自己借粮食物资之事将事情闹大,最好是闹到皇上那里去。
</p>如果让方敦孺昔日的弟子,朝廷新近的功勋之臣去跟严方两人闹起来,会重新掀起一波对严方二人的弹劾的高潮。
这一次的弹劾会更为具体,假公济私玩弄权力,导致赈济安抚之事无法进行,引发再生祸乱之隐忧,这已经是关乎严方二人品行人格的问题了。
一旦有了这样的认知,那么是否二人还能胜任高位便不言而喻了。
</p>玩弄权力,德不配位,自然是要下台的。
无视乱局隐忧,却又呼应上一波青教叛乱的缘由。
充分说明严方两人是根本不关心朝廷的大局,只为自己考虑的不忠不义无德无品之人。
</p>林觉身上起了一层白毛汗。
虽对京城的时局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是他没料到,自己才刚刚回到京城,便似乎立刻被卷入其中。
杨俊和自己一见面便挖了个坑让自己跳下去,显得急迫的很。
这说明,朝廷之中的争斗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这也正和自己不久前听到小郡主说皇上下达罪己诏后的第一反应不谋而合。
</p>罪己诏看似是平息了纷争,但其实只是将沸腾的岩浆硬生生的捂上了一个盖子。
盖子之下,岩浆奔涌沸腾,力量积蓄的更为激烈和强大。
一旦喷薄而出,必是毁灭一切的力量。
</p>杨俊是要忽悠自己去做那个掀开盖子的人。
</p>杨俊目光烁烁的盯着林觉瞧,他见证了林觉的眉头紧皱到舒展,嘴角还露出笑意的全过程。
他以为林觉是同意了他的建议。
于是乘势再添上一把火。
</p>林觉,此次你回京的机会不错。
各地漕运陆续抵达,今年漕运比往年增加不少,所以,是绝对可以负担的起京东西路的赈济之粮的。
对你来说,这是个好消息。
你钦差安抚使的差事做的妥帖了,便又是大功一件。
皇上一定会再对你进行嘉奖的,老夫是个护短的人,定会为你美言几句。
我估摸着你这东房主事的位置很快又要往上挪一挪了。
以你之能,便是提拔你为我枢密院副使也不为过。
老夫也很想培养一个将来能够掌控军队的接班人。
这个人为何不能是你呢你去要粮食,有漕运运抵,他们也无法以无粮来推诿。
要到了粮食,赈济之事便成功了大半。
安抚使的差事也就成功了大半了。
你放心,就算你要不到,老夫从牙缝里也要挤出粮食来给你。
但那是万不得已的情形之下。
所以,你尽管放心便是。
</p>林觉很想大笑出声,杨俊是把自己当三</p>岁孩儿哄呢,给自己凭空画了个大饼,让自己为了这块饼去跳他挖下的坑。
杨俊这是因为弹劾失败气糊涂了怎地智商变得如此低下了他难道真的以为自己识不破他的意图他不是说自己是个有才能的人么怎地却又把自己当成白痴看待到底谁是白痴是自己还是他呢</p>大人谬赞,下官岂敢有什么非分之想,下官只是忠君之事罢了。
这安抚使的职位,下官其实也没想当,还不是皇上下了旨意,下官无法可想,只能勉为其难了。
其实这一次下官也是尝尽了苦头,想尽了办法。
深知才能不足,经验不足,事儿办的也不尽完美。
此次回京,下官其实想跟皇上禀明自己的不足的。
哎,光是这粮食一事,下官便一筹莫展了。
方才下官想了想,下官还是去向皇上自承无能,请求另派高明的好。
安抚救济之事如此重大,倘若砸在下官手里,后果不堪设想。
杨大人,你说下官考虑的对不对下官本就没什么资历,这一次只能辜负皇上的期待了。
我去辞了安抚使之职,省的尸位素餐,坏了朝廷的大事。
林觉咂嘴叹息道。
</p>什么杨俊惊愕的看着林觉,他没想到林觉居然会生出退缩的念头,居然要去向皇上辞了安抚使的官职,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结果。
</p>你这是自毁前程啊。
你这一辞,不是让皇上对你极为失望那么以后你还有寸进么这不是笑话么哪有这么干的你疯了不成杨俊喝道。
</p>林觉苦笑道杨大人,下官其实本就是个胸无大志之人,只想混混日子罢了。
下官并没有想以后如何如何。
下官也没那个本事。
赈济粮连杨大人都弄不到,我去要是绝对要不来的。
既然如此,我何必去碰钉子今儿上午我见到我儿子了,才几个月大,我本来是喜欢在外浪荡之人,但现在我不想再回京东西路去了。
赈济安抚的事情没个半年一载是不成的,我不想错过我儿子的成长过程。
我得陪着他慢慢长大。
本来我还没什么理由辞了安抚使,但现在既然大人没粮食给我,我正好有了理由。
我就跟皇上说,杨大人手中无粮,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加之自觉能力有限,所以另请高明。
您瞧我这么说皇上会不会答应</p>杨俊脸上已经难掩愤怒,陪儿子长大这特娘的是什么鬼理由居然还要在皇上面前说是自己没给他粮食,这不是告诉皇上是自己给他打了包票却没兑现,反倒成了自己的错了简直混账之极。
这小子不但不上当,反而要倒打一耙,简直可恶。
</p>林觉,劝你好好的想一想再做决定。
你若觉得难以启齿去向严方要粮食物资,老夫可以帮你再想想办法。
但你这自暴自弃之心不可有,这可是关乎你一辈子的前途。
老夫是出于对你的爱惜才这么劝你的,希望你好好的想一想。
杨俊沉声道。
</p>林觉挠头道大人说的也是,那我便好好的想一想。
到明天要是还没办法搞到粮食物资的话,</p>我便去辞职让贤,免得耽搁了百姓的赈济。
</p>杨俊冷哼一声,站起身来到也罢,那便这样吧,老夫还有事务,你便在此熟悉熟悉情形,老夫便不陪你了。
</p>林觉忙起身拱手道大人自便,耽搁大人了。
</p>杨俊拂袖便走,林觉冲着他的后脑勺道对了大人,有件事下官还没禀报。
那匪首海东青我本是此次押他回京的,但在应天府中他试图越狱逃跑,被兵士当场击杀。
这事儿我得向大人禀报。
不是我食言,而是这家伙找死。
那我可没法子了。
</p>杨俊愕然停步,转过头来时目光中满是愤怒。
</p>离开枢密院公房的时候,林觉心中其实殊无快意。
虽然自己巧妙的跳出了杨俊挖的坑,但是林觉心中却很是有些烦闷。
</p>对杨俊,林觉本无恶感,甚至还有些感激崇敬之情。
感激的是杨俊能够理解自己在兴仁府之战中的所为,能够帮自己说话。
崇敬的是在兴仁府长谈之后,林觉认为杨俊起码是个头脑比较清醒的人。
他能够冒天下之大不韪下达灭绝令,为了大周的长治久安不顾个人的名誉的行为,让林觉觉得他识见长远,知大局识大体。
</p>跟其他人比较起来,起码杨俊知道他自己在做什么。
</p>但今日杨俊的行为,却让林觉甚为失望。
作为一个身居高位之人,行为举止起码要光明正大,不做那些偷鸡摸狗的勾当。
如果今日杨俊能明明白白的说出他想要林觉去做什么,就像当初在兴仁府城头上杨俊警告林觉不要站错队的那般直截了当一样。
那么即便林觉不愿去做,也会在心里对杨俊依旧保持尊敬。
</p>可是他偏偏选择了一种挖坑的方式,一种耍手段的方式让自己上当,怂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形下去做他想要的事情,这绝对让林觉既感到智商被侮辱,又感到很是失望。
</p>朝廷行事自有其底线所在,这种底线大多从高管的行为举止之中体现而出。
譬如一朝君臣,如有持身为正,行事磊落处于高位的臣子,那么整个朝廷的政治风气一般不会跑偏。
因为既有榜样在,也有约束在。
反之,一旦身居高位者的行为没有了底线和规矩,那么整个朝廷的政治风气行事的方式便会败坏。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p>在此之前,林觉认为,大周朝廷之所以还能勉强维持,那是因为身居高位者行事尚有底线,还知有所为有所不为。
但青教叛乱之事,刷新了林觉的观感。
因为林觉从一开始便感觉青教之所以会骤然起乱,跟有些人下达了命令激化矛盾有关。
倘若朝廷不派禁军将那莫氏夫妇押往长恒县当众宣判示众,而是在知悉教匪已成气候选择暗中准备然后一网打尽的话。
绝不会让青教在短时间内便蜂拥而起,打了朝廷一个出其不意。
</p>而干这件事的人恰恰是身处朝廷高位之人,这不得不说是大周的悲哀。
</p>。
妙书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5s 2.318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