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广告1 李承乾和羌人亲兵一起用晚膳,虽然吃的很简单,但排场却不小,所有随行的大臣都跟着李承乾,一起去羌人亲兵的营里用膳。笔下乐 www.bixiale.com
用膳后李承乾就直接把这些大臣带回中军大帐议事。
这些人都知道,到了这个时候他们都没有回头路了,必须要把李承乾送上皇位,做什么事都一心一意的以李承乾为中心。
君不见,连李世绩这样的人,都亲自给李承乾驾车了,其他人更是直接把李承乾当皇帝来看待。
回到中军大帐里,李承乾直接道:“到了现在,长孙无忌还没有调兵的迹象,看来长孙无忌没有准备,在长安城以外跟孤王大战一场。”
“这是因为到现在长孙无忌也没有一个可以让天下认可的由头与太子殿下开战。”褚遂良面带笑容地道。
其他大臣也都微笑着颔首,这是他们最高兴的地方。李承乾不担造反的名声,他们自然也都是忠臣良将。
正在众人高兴时,许敬宗站起来,朝李承乾躬身一礼,神情郑重的道:“太子殿下,臣以为,已经是时候,揭露朝廷奸佞,包藏祸心,隐瞒陛下病情,阻止太子殿下回长安的事了。此乃秦赵高之奸谋也,太子殿下应该传令天下,使亿兆黎民咸知奸佞的嘴脸。”
李承乾一听,也确实是这么回事,不管李世民本心怎么想的,但是他确实以身体不好为由,躲在后宫几个月了。
这个时候朝廷最应该做的就是召李承乾回长安,可是李承乾一路上却几次接到不准他回长安的诏书。
这种情况要说朝廷没有奸臣,谁也不会相信的,毕竟,当年赵高李斯就是这么干的。
李承乾看看其他大臣,见群臣对此没有疑意,就点点头道:“如此就由许爱卿,起草令谕,传书天下。”
许敬宗十分高兴,地行礼退下。
李承乾看着群臣,神色严肃地道:“这些日子,长孙无忌还倒行逆施,下了许多祸国害民的政令。”
群臣见李承乾停下,不由疑惑,什么政令?
李承乾也没有让群臣久等,直接道:“丘神绩,你与诸位爱卿说说。”
站在角落里的丘神绩闻言,走出来一步,把近期长孙无忌下的一些政令都讲了出来,其中重点讲的就是,废除李承乾当年定下的“佃租最高四成”的政令。
群臣听了丘神绩的话,都对长孙无忌如此收买人心感到愤怒。
虽然这些人起初也对李承乾这一条政令有意见,可是这条政令施行几年来,关中百姓确实越过越好,而且很多人家都积攒了一些粮食、银钱,也有能力买些农具,去开垦荒地。
现在,长孙无忌为了对付李承乾,竟然破坏这样利国利民的大政。
刘仁轨脸色慎重地道:“太子殿下,现在关中各地豪绅都把佃租补收到贞观十七年了,这是让太子殿下左右为难。”
杜荷不以为意道:“左右为难?这是给太子殿下回长安城后拨乱反正的机会。”
刘仁轨见杜荷没有明白他的意思,正要说话,就听李世绩道:“长孙国舅正是要利用这一点,这些收了佃租的豪绅为了不被太子殿下清算,只能跟着他一条道走到黑。”
群臣听了这话,不觉都皱起眉头。
虽然李承乾一直是走平民路线,但是这些人心里还是更看重豪绅,听说长孙无忌用佃租收买了各地豪绅,都觉得为难。
李承乾看着这些人心里有些失望,但更多的是燃起了他好胜的斗志,他要让这些人看清楚,谁能把握大势。
“丘神绩。”李承乾沉声喝道。
“臣在。”丘神绩躬下身道。
李承乾没有看丘神绩,声音冰冷的问道:“这华阴县有没有,因为收佃租,逼的人家破人亡的豪绅?”
“有。”丘神绩言简意赅。
先惩处,华阴县强收佃租的豪绅,是李承乾走在吃晚膳的路上就想好的。
“太子殿下三思啊!”杜正伦知道李承乾要做什么,连忙起身劝说。
“太子殿下,就算是要拨乱反正,也等您回到长安城后再下令,命各地官员办理。”褚遂良亦起身劝说。
“太子殿下,这可能正是长孙无忌想要看到的。”刘仁轨道。
还有几个大臣,站起身也要劝说。
当年李承乾强行定下“关中佃租只收四成”,是有条件的。那时候,李承乾安排前一年受灾的百姓在龙首原上开垦荒地,朝廷出钱,出粮,出农具。
当年,关中各地都出现了佃农严重流失的情况,各地豪绅迫于这样的压力才,勉强同意降佃租的。
并不全是因为李承乾的威风和朝廷的旨意。
现在经过几年休养生息,关中各地佃农充足,豪绅们不再怕地租出不去,就是没有长孙无忌废除李承乾的政令,豪绅们自己私下里也会提高佃租的。
现在,李承乾还没有回到长安就要与整个关中豪绅为敌,不正是成全了长孙无忌吗?
李承乾缓缓起身,看着众人沉声问道:“孤王曾在东宫批注四书,诸位可曾读过?”
群臣不知道,李承乾为什么突然问这个问题,相互看看没有吭声。
这些大臣大都看了李承乾当年批的四书,但是因为他们在看李承乾批的四书之前,三观都已经形成了,虽然惊异于李承乾学问深厚,但是也不过是把他当成一家之言。
见没有人说话,李承乾的脸色更加严肃,心里仿佛燃着一股火,缓缓站起来,庄重地向群臣朗颂道:“……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礼记中庸》篇?”杜正伦不解地看着李承乾。
“太子殿下以为,当以至诚示天下?”郝处俊有些激动地道。
李承乾背颂的这一段是出自“四书《中庸》”,关于诚信的章节。
意思是人首先要对自己诚实,不自欺。其次要对外人诚信,不要表里不一。
对外也要“诚”要做到“至诚不息”。
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做到以诚待之。这样你就会形成一个“人设”,人设形成了,天下人都会认识你。
《中庸》是战国时的文章,到了今天依旧有借鉴意义,现在经常有很多“不诚”的人设崩塌,甚至美利坚合众国也被他们的前总统弄的“国设崩塌”。
李承乾此时背这一段,就是提醒在场的人,不要想着奇谋妙计,合纵连横那套东西,玩不好,是要承受人设崩塌的后果的。
“唉。”褚遂良叹口气,放弃劝谏。
……
……
其他大臣也慢慢悟出了李承乾的意思,放弃强行辩论。
但是,他们依旧看着李承乾,想知道他到底打算怎么做?
“孤王向来示天下以诚,既然是孤王当年定下的政令,又是有益于天下的,就该坚持到底。只有如此,天下人才能相信孤王。若是孤王对此不闻不问,天下人以为孤王为了皇位,向关中豪绅低头,日后孤王何以取信天下?
既不能取信天下人,还将被关中豪绅视作软弱,他们敢于更大胆地投靠长孙无忌。”
李承乾说到这里,目光威严地扫一眼群臣。
“太子殿下英明。”李世绩第一个站出来支持。
“不知太子殿下打算如何处理华阴县的豪绅?”杜正伦隐蔽的看一眼李世绩,向李承乾问道。
其他人也都看着李承乾,他们等着李承乾说出具体策略,然后再决定是不是跟着喊“英明”。
李承乾看一眼群臣知道他们还不放心,便直接道:“传孤王旨意,连夜抓捕华阴县强行补收佃租的“土豪劣绅”凡有害死人命的,明日一早,在城门口斩首。
然后,传首关中,使关中百姓知道,孤王已回长安,凡有冤屈者可来长安告状,孤王为他们主持公道。华阴县令不能主持公道,就地免官,交部查处。”
这是李承乾早就想好的策略,这样,既让人看出他处理此事决心,使佃农敢于站出来。同时,召这些佃农去长安城告状,还能增加自己的力量。
李承乾说罢,群臣半天没有吭声。
他们实在不知道,李承乾这么做将对当前的形式,产生什么影响。
(本章完)测试广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4s 2.265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