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671章 锦衣无敌

    双杀大汗,老狐狸终于坐不住了!

    阿鲁台能得到大明的消息,柳淳自然也盯着他,此时柳淳已经从北平移师大宁,他身为巡边钦差,有节制三军之权,宣府、大同、蓟镇、辽东,整个北线的人马,都在柳淳的统御之下。

    老朱在日,九边号称百万雄兵,到了朱棣这里,九边的军户已经逃跑了很多,而且战斗力下降厉害,且只能守城。

    柳淳手中能动用的兵马还不到十万,而且分散在各地。

    兵力不占优势,对手更加狡诈,柳淳的压力非比寻常。

    就连丘福、朱能和陈亨三大国公也不轻松。

    “徐增寿兵力有限,老夫唯恐他会扛不住,辅国公,让我统兵去救援!”丘福主动请战,别看过去有些矛盾,但是大敌当前,丘福可不敢胡来。

    柳淳眉头紧皱,“我们的确要动兵,但是却不是援助徐增寿,而是加强后勤线的防御。阿鲁台既然是只老狐狸,他一定会小心谨慎,避实击虚,相比起徐增寿,他更愿意拿沿途的营寨下手,传令下去,告诉所有人,严防死守!”

    徐增寿出塞千里,要是靠着本身携带的粮食,根本不够用。而且也没有谁能千里运粮。因此在徐增寿前进的路线上,有一座座的小城。

    这些临时搭建的城寨里,储存在宝贵的粮食和军械,同时还留着一些人驻守。他们就像是风筝的线,连着前方和基地,确保物资供应充足。

    朱棣历次出征蒙古,用的都是这种方式。

    所以史书上说朱棣率领几十万大军出征,其实是包括安排在后勤线上的士兵,甚至是民夫。不然几十万纯粹的战兵,需要几百万民夫支援,就算耗光了大明的国库,也断然承担不起。

    陈彬是一个锦衣卫百户,在他的面前,就是一座临时搭建的城寨,充作存粮站。

    这个城寨三面用土石堆积,向着北方的一面,是用武刚车封门。

    武刚车是一种很古老的兵车,车上能够运输粮食军械,当休息的时候,把几辆车连在一起,然后在内侧装上大盾,就跟一面墙差不多,可以用作防御。

    陈彬从外面巡逻回来,营寨里的士兵急忙解开武刚车的锁链,放他和兄弟们进来。

    “陈百户,今天巡逻的时间有点长啊!”

    陈彬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可心里却很烦躁。一种不详的感觉,笼罩了他,

    按照惯例,每三天都会有信使过来,而今天已经是第四天了,信使通常只会送来“无事,照旧”四个字,可是在草原上,无事就是最好的事情。

    千万不要出事啊!

    日头渐渐偏西,突然,在遥远的地平线,出现了一个黑色的影子。

    是野狼,还是黄羊?

    很快陈彬看出来了,是敌人!

    “全体戒备!”

    他厉声怒吼,城寨之中,迅速动了起来,大家伙连忙抓起兵器,进入了战斗位置。

    终于,蒙古骑兵冲了过来。

    在最前面的一匹战马后面,还拖着一个人!

    是明军的信使!

    他身体已经被血肉模糊,大片的皮肤被尖利的沙土刮去,只剩下一条长长的鲜红,蒙古骑兵像是炫耀一般,从营寨的前面略过,他突然停下了战马,从马背上跳下来,一把揪住信使的头发,把他从地上提起,信使已经是奄奄一息。

    这个蒙古士兵抽出了匕首,刺入他的胳膊,疼痛让信使勉强睁开了眼睛。

    “说,对着里面的人说,让他们投降,赶快投降!”

    信使怒目而视,突然张嘴,一口满是血液的浓痰狠狠啐在了蒙古人的脸上!

    “你找死!”

    恼羞成怒的蒙古骑兵飞身上马,他跟后面的人一起,打马狂奔,他们绕着一个圈跑,而信使的身体就在这个圈里……马蹄踏过血肉之躯,不停踩着,不到片刻,信使就化为了一滩暗红的血肉。

    真是残暴!

    “哈哈哈!里面的人,赶快出来投降吧!”

    蒙古人发狂大叫,里面的人此刻既愤怒,又惶恐。

    整个营寨,只有不到三百人,其中民夫有二百多,士卒不到一百人,外加上八名锦衣卫。而他们的对面,是多达十倍的蒙古骑兵!

    敌众我寡,悬殊若斯!

    又过了一会儿,似乎蒙古人等不及了,他们吆喝着,向营寨冲来,离着百步之外,纷纷用弓箭抛射。

    众多的箭支像是蝗虫一般,落到了营寨里面,顷刻之间,就有好几个人受伤。

    “投降,投降!”

    “投降免死!”

    蒙古人嚣张呐喊,猖狂无比。

    营寨之中,一位边军副千户,他瑟瑟发抖,脸都白了。

    “敌,敌人势大,不如我们,我们暂时……”他说不下去了,陈彬按着绣春刀,死死盯着他。

    “我,我没说投降,我,我是想和蒙古人谈谈,这一路上营寨那么多,何必要攻打我们。”这位副千户慌忙解释,一道寒光,从他的面前闪过。

    锋利的绣春刀割开了他的喉咙,鲜血喷到了陈彬的身上,他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杀人,不难!

    一个百户,居然杀了副千户,营寨之中,瞬间大乱。


    有几个副千户的心腹,立刻抽刀,怒目而视,似乎要冲上来,杀了陈彬。

    “怎么有本事窝里横,不敢跟鞑子拼,你们算什么东?”陈彬大声叱问,见他们说不出来,灵机一动,又道:“都给我听着,老子是锦衣卫的人,我的叔叔是指挥佥事陈远,我跟辅国公还算是世交弟兄!杀一个全靠着老爹,才顶替副千户的废物,有什么了不起!”

    陈彬的话,终于唬住了不少人,大家伙不由得为之一振。

    “大人在上,我等都愿意听从大人号令!”

    “好!你们给我听着,外面的家伙就是禽兽,死战到底,或许能活。谁敢投降,立刻杀无赦!”

    陈彬果断下令,让火铳手躲在武刚车后,司机反击,其余的民夫守卫剩下的三面,锦衣卫就做为全军的督战队。他一手握着绣春刀,一手擎着圆盾,不时格挡从天而降的箭支。

    奶奶的,老子没有大炮,不然轰碎了你们!

    终于,蒙古人觉得弓箭袭击已经差不多了,他们挥舞着弯刀,怪叫着向营寨冲来。

    一百步,八十步,五十步……

    “射击!”

    火铳声响起,瞬间,有五六个蒙古骑兵倒下去,被后面的战马淹没。

    陈彬兴奋挥手,果然管用!

    “快,下一排上来!”

    锦衣卫虽然也接受军事训练,但他们的主业毕竟是刺探情报,因此陈彬也是个半吊子。但是他很快找到了战争的节奏。

    火铳射击不需要快,重要的是连绵不断,形成持续火力。

    这就是三段射的精髓。

    “稳住,稳住!让鞑子知道咱们的厉害!”

    陈彬扯着嗓子大吼,明军连绵不断的火铳,的确给蒙古骑兵巨大的杀伤。

    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一队骑兵从侧面杀了上来,他们的速度极快,为首的正是刚刚虐杀信使的那个家伙。

    他狰狞怪叫,迅速接近西边的土墙。

    而守卫土墙的民夫此刻双手发软,竟然呆住了。

    “蠢材,不想活了!”

    陈彬一个健步,冲上了城头,在他的手里,多了一个黑乎乎的东西。

    “去死!”

    他疯狂怒吼,手雷凌空炸响,陈彬站立不稳,直接摔了下去,所幸有锦衣卫弟兄扶住了他。

    至于那个蒙古骑兵就惨了。

    手雷就在头顶炸开,他的头颅被炸飞了一半,脑浆子流了满身,战马驮着他的身体跑出去十步之外,才不甘心第落在了地上。

    民夫们终于缓过神了,似乎杀人也没有那么难!

    “打!往死里打!”

    他们挥舞起手里的兵器,靠着居高临下,竟然挡住了蒙古人的攻击,不时炸响的手雷,更是成了这帮家伙的噩梦。

    在正面上,火铳越来越犀利,蒙古人已经倒下了快一百人!

    “大人,攻击不顺,请大人令下!”

    蒙古将领气得鼻子都歪了。

    太师手谕,要他们攻击明军的后勤线,可就是这么个简陋的城寨竟然拿不下来,还怎么跟太师交代!

    “杀!”

    他亲自提着弯刀,率领人马,再度冲来。

    这些蒙古骑兵争先恐后,向城头扑过去。

    “大人,鞑子拼命了!”

    陈彬咬了咬牙,“谁他娘的都是一条命,有什么好怕的,拼了!”

    火铳声更加急促,不断有蒙古骑兵落马而亡,可是敌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终于涌到了门前,蒙古骑兵舍弃战马,攀着武刚车的木板,向里面翻进去。

    “火铳手退后,长枪手,杀!”

    陈彬下达了准确的命令,瞬间,有十几个蒙古骑兵被长枪穿了糖葫芦。

    蒙古将领几乎疯了,他提着短斧,举着盾牌,直接扑向了陈彬,这个该死的兔崽子,一定要杀了他!

    和庞大的蒙古将领相比,陈彬是那样的渺小,只是他没有半点害怕,相反,脸上还带着冷笑。

    愚蠢的家伙,这个战场早就不属于你们了。

    他猛地闪开,一个黑乎乎的管子对准了蒙古将领,一团灼热的火焰,从里面喷吐而出!一瞬间,这位蒙古将领就被大火吞噬。

    他疼痛难忍,发狂怪叫,周围十几条长枪一起刺过来。

    这位蒙古将领顷刻丧命。

    数千蒙古骑兵一下子慌了手脚,争相溃退。

    赢了,居然赢了!

    小小的营寨之中,响起了“锦衣无敌”的欢呼……



第671章 锦衣无敌  
相关:  宋成祖  大宋将门  辛亥军阀  我要做首辅  重生之洪武末年  奉系江山  悍明    武道霸主  魔本为尊  军工科技  迷踪谍影  女修重生指南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好书友奋斗在洪武末年第671章 锦衣无敌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5s 2.293MB

搜"奋斗在洪武末年"
360搜"奋斗在洪武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