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32年的夏天,是在猛烈的攻势和那隆隆炮声中开始的。在这个时候,战争似乎像是永不会停止一般,在东北,近百万北方军与中央军并肩作战,在南方,驻于云南、广西以及缅甸的上百万中央军和地方部队,蓄势待发的越过边境或停火线向马来亚、越南以及泰国的日军发起最后的进攻。
在越南,中央军第三集团军在河内全歼了日军一个师团,在越南国民军的配合反攻下,在越南北部,日军的统治已经完全瓦解,在马来亚,日军在后退时同样遭到南洋抗日义勇军的攻击,而在泰国,在泰军的倒戈一击下,日军几乎全线溃退。
在越南,象征独立的红低蓝圆白星旗与青天白日满日红一同在越北升起,在马来亚华人组成的南洋抗日义勇军亦升起了与青天白日满日红极为想象的旗帜,只不过左上角的青天白日变成了青天黄日,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着其与中国的关系。
在南京,越南国民党、缅甸德钦党以及马来亚国民党、韩国国民党的代表们,受到行政院的热情接待,而在行政院的招待宴会上汪精卫更是用热情洋溢的演讲向各国代表表示“确保东南亚民族享有独立自由的地位,将是中国的责任与义务”,在这个时候,中国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为自身民族的生存而战,而是为整个亚洲民族的未来而战,中国断然拒绝了英法试图恢复殖民统治的要求,而选择了帮助这一地区的民族获得国家的独立。
然而,即使把以上这些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过是这翻天覆地的一年之内即将开展的重大事件的前奏。
从五月中下旬开始,中央军在东南亚攻势逐渐缓和下来。各条战线先后结束了自己的战斗以后,就停留在四月底已经到达的界线上,继之而来的是全面的长期沉寂,这标志着发动新攻势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
而当南方战线为新一轮的进攻作着最后的准备时,当五亿两千万国民对已取得的成绩的欣慰和对未来的憧憬,在人们的意识中交织在一起。从这种憧憬中,从对国、军现在在军事上已占绝对优势的不断增长的信心中,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即将来临的这个夏天,也许将是这场战争中的最后一个夏天。
不管怎样,大家心里总是这样想的……人们憧憬着未来,憧憬着一个再也没有入侵威胁的未来,一个在世界上享有大国地位的未来,而他们,也将由一个弱国的公民摇身成为大国公民,未来的美好似乎在这一年,向国人敞开了怀抱。
确实,此时的中国人,有足够的理由去憧憬着这一切,战争刺激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南京,十数亿美元援助使得南方建立起了一系列的企业,来自美国的经济工业顾问们协助资源委员会建立现代化的企业。
军事上的胜利、经济上的迅速增长加之农业上的全面复兴,所有的一切都在告诉人们,这个国家已经真正的走向了复兴,走向了崛起,在报纸上,人们谈论的不再仅仅只是战争,而是满怀憧憬的谈论着战后的“宪政”,设计着中国的战后复兴,规划着战后的未来。
不过,当国民们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时候,在前线,战争依然在进行着,毕竟,现在战争并没有结束,实际上,在东北,历时五十余天的辽阳战役已经进行到最为关键的时刻。
汽车行驶在沈阳城外的大路上,这个地方自从民二十年以来一直深深地印在张学良的记忆里,民十九年,率领东北军“入关调停”后,他就再也没回到这座城市,而现在,他率领着部队回到了这座城市,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或许,就是当年的东北军已经消失不再了,尽管现在他率领的部队依然有着东北军的番号,但这支部与东北军的联系,也仅只局限于此了。
在几个小时前,张学良和东北军的一员老人拜祭了张作霖,直到现在,他的心底依然有些酸楚,在某些方面他确实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汉卿兄,在想些什么?”
瞧着身边的张学良神情中的凝重,蒋经国试探着问了一句,他之所以同张学良一同去拜祭张作霖,是因为其是他现在在东北唯一的中央“嫡系”,而在另一方面,他需要张学良在东北的人脉,自张学良来到东北后,借助张学良的名声,他的工作相比于过去有了很大的进展,原本对中央和华北心存观望地方士绅,纷纷向其示好。当然,这也同华北方面的失误有些很大的关系。
“哦,没什么……只是触景伤情!”
收敛起低落的心神,张学良勉强的笑了下。
“经国,你说,东北的老百姓,会恨我吗?”
虽说心知蒋经国借着自己的名义在业已光复的沈阳、大连等地联络士绅,与华北争夺“民心”,但在幕僚们的建议下,他却一直保持低调,以避免介入纷争,而之所以他的“少爷脾气”没有爆发,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不敢”见人,虽说初返沈阳的那一跪,多少让性情耿直的东北父老原谅他许多,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在了解了沦陷期间老百姓遭受的那些苦难之后,他更觉无颜见东北父老了。
“……”
先是沉默片刻,然后蒋经国又接着说道。
“所以,汉卿,你的部队才要好好的打一仗,这样,老百姓才会……”
只要张学良的32集团军打几场漂亮仗,他在东北的工作就会更容易一些,毕竟张家在东北有二十年的基础,或许当年的不战而逃让东北百姓对其颇为恼恨,但东北人的性格耿直,只要他打上几场漂亮仗,这名声也就能收回来了,到那时展开工作自然也是事半功倍。
“仗是要好好的打啊!”
张学良点了点头,其实从来东北的时候,他便知道,这仗一定要好好的打,要不然且不说对不起东北百姓,恐怕就连同高胜仑那一关都过不去,从他抵达沈阳后,也只和高胜仑见过数面,虽说高胜仑见着他总会主动敬礼,但张学良却知道,现在他率部进入东北,根本就是来摘桃子的,高胜仑会顾及过去老东北军出身的关系,对恭敬有加,但在下面的人却没有那几分香火情在,没准,就在等着他出错。
一但出了错,恐怕就是高胜仑都不见得会念那几分香火情,毕竟当年……想到这,张学良的眉头再次皱紧,他做梦都想回到东北,做梦都想在战场上一雪前耻,也正因如此,他甘愿让南京,让蒋经国利用他的名义,去和华北争夺东北的民心,更何况,只有两虎相争才可能有他人渔利,可是……到最后,这怨气没准都落在他身上啊!
而在沉思中,张学良却知道,风险同样也意味着机会,现在的他已远非十几年前的那个手握数十万雄兵又有东北地盘的“副委员长”,而北平和南京却是两只老虎,现在东北的局势,就是两虎相争之势啊。
两虎相争,只有两虎相争,才有他张学良重掌东北之机啊!
想到这,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当年的宋哲元,当初谁能想到宋哲元最后能够主政华北?这还不是因为当年南京那边为了避免东北军掌握华北,不得已做出的选择,现在,他蒋经国带着同华北争夺着东北的民心,他们之间的争持越激烈,对自己就越有利,总有一天,华北和南京会作出妥协,而妥协来妥协去,无论是华北还是南京都不会接受对方控制东北,到时候,谁是最好的选择呢?
除了他张学良,又岂有他人?
当然这一切,他自然不会去和蒋经国说道,而只是顺着蒋经国的话,不时的给他一些建议,比如说,建议蒋经国多接触一些东北地方工商人士。
“东北沦陷后,东北的工商人士大都受到日人欺压,有资产被没收、被强征者,亦有被迫与其合作者,而华北方面却将光复区的日资企业悉数委托于北方公司,甚至还继续实施着经济管制,对此,工商人士自然难免有些微词,经国,你可以在这上面做些文章!”
“嗯,汉卿兄所言极是!”
虽说表面上张学良与蒋介石是盟兄弟,但实际上两人却又情若父子,这才有了这几年,蒋经国与其称兄道弟,虽说心知张学良的心里难免打着小算盘,但蒋经国却知道,在东北,现在工商界人士反而是最容易争取的,因为华北方面尤其是北方公司早就把满铁以及满业之类的敌产视为禁锢,加之其继续实施经济统制,这自然会激起本土地工商界的不满。对华北有不满,才能为中央所用。
“汉卿,听说57军,最近在战场上表现不错?”
突然,蒋经国突然转移了话题。
“这57军也是当年的东北军旧部,我觉得,汉卿兄,也许应该让沈阳日报的记者,直接到战地采访一下,让东北的百姓了解您的功劳不是!”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7s 2.339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