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宋末称雄 第379章 第一场考试

    赵构烤着羊腿,吃的津津有味,不理会其他人的感受,吃完后还未饱,便再烤了一些食物吃了。 终于吃饱了,赵构吹熄了烛火,直接打坐练习内功,运行大周天后方才躺下休息。

    次日,赵构早早地便醒了。

    想要洗漱都没有地方,只得将就的洗漱一下,幸好是冬天,要是夏季估计一晚上下来浑身都是汗臭味,那滋味真是不太好受。虽说赵构也尝试过几天不洗澡,不过也要擦拭一下,要不然身上的汗臭味着实难受。

    片刻后,赵构便听闻一阵锣鼓声,也就是喊众人起床的时辰。今日是众人第一场考试的时间,故而有些考生紧张地一夜未眠,有些则没心没肺地倒头就睡,要不是有锣鼓声,怕是误了时辰。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众多考官纷纷拿着试卷从窗户处塞进号房中,考生们拿着试卷开始作答。

    第一场考试,以《论语》一文、《中庸》一文或《大学》一文、《孟子》一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义四首,初场的三道四书题每道都要写二百字以上,4道经义题则需要写三百字以上。

    此次担任正主考官的是胡安国,为了防止他人代行作答,故而试题都是昨晚连夜想出来,然后拓印出来。众人考取的内容都是一样,故而只需要拓印便可。因此,第一场考试胡安国决定考《论语》、《孟子》。

    读书人自幼学习的便是孔孟之道,就算学问再高,都不可忘本,这也是胡安国选取四书中这两门的原因。此外,《论语》选择的是“学而篇”,即开篇文章,亦是最熟悉且道理最深之道;《孟子》节选出“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八节”,即最后一篇文章,首尾互相连。

    接着,五言八韵诗一首,乃是赞颂景物的;最后,四首经义分别是《周易》、《尚书》、《诗经》、《春秋》,分别截取其中的一段或是文章较少就是整篇,全部都是由考生自行回答,不低于三百字且阐明其中道理。

    赵构捧着厚厚的卷子,头皮发麻,事到如今赵构才知道读书人的难处。即便是在后世考试,也没有如此麻烦。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得硬着头皮开始答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篇文章,赵构哪怕是闭着眼睛都能背得下来。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需要学习这篇文章,整篇文章通过一遍后,赵构还是不能大意。因为他知道要是如此简单,怕是没有必要成为考试内容。


    如果没有字数要求,赵构可以随意发挥,只因这篇文章都学过,就看彼此间的领悟力,以及论证的好坏,他将自己心中所想悉数写了上去,还要对这篇文章的字面意思等,然后做着下一个文章:

    “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这是《孟子》全书收尾的一章,编《孟子》的人把这一章编在这里,不是随便放放,而是有其它含义的。一方面强调过去时代的圣贤形成的世代相传的“道统”。

    另外一方面,孟子感叹孔子以来没有众望所归的成为继承者,对圣人的事业、道统将会中断而担忧。主要是提及人死了,精神文化却流传万世的真理,赵构认真的看了一遍,便迅速的将自己的观点写了下来。

    当真是下笔如有神,笔走龙蛇,不到半个时辰便完成了;接着,他又开始思索改写什么诗才好。按照科举考试的规定,凡是指定的试题题目都必须加上“赋得”二字。

    于是,赵构思索了片刻,便写道:“长夏千章木,浓阴百啭鹂;双襟黄似绣,一带绿成帷;叶暗伫踪久,枝高送响迟;舌尖风剪剪,身外雨丝丝;坐宛遮云母,歌能斗雪儿;好音难自閟,炎景不曾知;杨柳三义路,樱桃四月时;幽情烦鼓吹,写出画中诗。”

    由于五言八韵诗乃是试帖诗,所以采用八韵排律的形式。赵构所作的诗句便是按照八股文形势,原本八股文形式的考试仅限于清朝,之前的五言八韵诗并非如此复杂,不过赵构直接用上了八股文作诗方法回答,也算是首开先例。

    《周易》节选“艮卦”,《尚书》节选“咸有一德”,《诗经》节选“国风·秦风·渭阳”,《春秋》节选“庄公·庄公十三年”。其中,《周易》《春秋》只有寥寥数语,其它的都需要自己去理解然后书写;《诗经》《尚书》尚且有些文字,就连意思也表达的清楚,故而较为好表达。

    赵构仔细地阅读后,毫不犹豫地选择先写《诗经》,只因《诗经》曾经在上学时仔细品读过,而且也自行学习过,故而较为好作答;《尚书》以及其它的都是后期自行学习的,就算是这一世学习,也不如《诗经》熟悉。

    由于经义需要书写三百字以上,不仅要求词语通达顺畅,而且用词准确,最要命的便是文言文书写,不是半文言半白话,也不是后世的完全白话文,所以耗费的时间较长。

    如果不是赵构自幼学习了一些,怕是真的难道他了。毕竟,做文章与说话有很多不同,不需要文绉绉的。即使是后世的文科状元,考取的分数满分,遇到这样的八股文估计也是束手无策,无可奈何。

    第一场考试考得多是儒家文学,只因文人在社会地位居大,大宋又是重文抑武的国家。自古流传下来的学习便是儒家经典名著,也就自然而然的拍在第一场,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场考试。

    此次参与考试的人少说也有近千,要想真的脱颖而出,怕是不见得那么容易。若是中的头名,那便是举人功名,被称之为“解元”,只有前六名才有资格进入会试,其他人一律剔除,可以说是千里挑一。即便是赵构,要想脱颖而出,怕是有些困难。

    e



第379章 第一场考试  
相关:  武圣教师  三国之东汉风云  唐赟  大唐之逍遥王    血染侠衣  地仙正道  混元道纪  道界天下  死亡作业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好书友崛起之宋末称雄第379章 第一场考试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41s 2.3354MB

搜"崛起之宋末称雄"
360搜"崛起之宋末称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