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广告1
大唐正式接受了吐蕃的朝贡,并赐下了唐吐蕃国王印和册封诏书,双方确定了主从关系。书神屋 m.shushenwu.com
然后鸿胪寺出面把宝髻、象雄、吐蕃三国的使节团叫到一起,调停三国战争。
在这场谈判中表现最突出的是禄东赞,凭着才智和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说的宝髻、象雄两国的使节哑口无言,为吐蕃争取到了许多有利条件。
但吐蕃毕竟是战争的发起者,纵使禄东赞口灿莲花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该有的赔偿还是要有的。
不但吐出了之前侵占的领土,还要赔偿海量的钱财。
只是鉴于吐蕃国力凋敝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在大唐的协调下改为分期付款,十年内还清。
后面三国划定国界,签订互不入侵协议等等就不值一提了。
持续了十几年对吐蕃作战计划至此终于结束,大唐内部的保守派弹冠相庆,以为自己左右了国家局势,试一次难得的胜利。
主战派虽然有意见,但也不好说什么。实在是那块地方太难打了,这么多年劳民伤财确实不划算。
只有极少人知道,大唐这次又挖了一个坑,准备一次把高原三国全埋进去。
岳山自然是门清的,因为这个坑就是十几年前他谈吐蕃的时候提出来的,只是当时条件不成熟一直没用。现在被李世民改了个样子拿了出来。
说穿了很简单。
高原的环境实在太恶劣了,大唐暂时无力经营,打下来也治理不了。把那里弄成藩属地确立主从关系就可以了,等后续在慢慢经营改造。
但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让高原完成统一,否则就会成为大唐的心腹之患。三角形才是最稳固的结构,高原三国相互牵制对大唐来说才是最完美的形态。
为了防止三国相互勾结共同对抗大唐,就要给他们埋雷,于是就有了分期付款的战争赔款。
只要战争赔款存在一天,吐蕃和另外两个国家就不可能合作。就算吐蕃高层忍得下这口气,下面的百姓也不会愿意的。
而且真以为三国就这么听话,签了停战协议就老老实实不打仗了?不可能,双方之间的仇恨太深了,不是靠一张纸就能约束的了的。
三国相互牵制自然也就无力他顾,大唐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就是安全的,不用担心被人威胁乃至掐断。
只是让岳山没想到的是,在事情结束之后禄东赞再次前来拜访,态度非常的诚恳。这让他很好奇,就决定见他一面。
“听说小论在在谈判时力压宝髻、象雄两国使节团,保住了吐蕃的利益。京中都在盛传此事,连圣人都称赞你乃人杰。今日一见,才知传言非虚。”岳山道。
“岳文首谬赞了,在您面前我安敢言才能,您才是我最敬佩的大家。”禄东赞操着有些怪异的官话说道。
文首这个称呼最早来自于周边藩属国的读书人,后来传到国内,被新学派采用,然后又通过大唐传到更多的地区。
很多人,尤其是藩属国的人都会用岳文首来称呼他。
两人相互吹捧寒暄了一番之后,禄东赞真的犹如学生一般开始请教起学问上的事情。这让岳山很惊讶,不过还是一一作出了回答。
一开始岳山还以为他是故意借此拉近距离,可越聊就越惊讶。
禄东赞对佛学的研究非常深,问的很多问题都很有深度,角度也很出人意料。也幸好这些年他也研究过佛家的东西,要不然还真不好应对。
不过身为一个‘身兼百家之长’的人,很多问题他回答的时候用的并不是单纯的佛家理论,而是各家学问夹杂着来的。
禄东赞非但没有因此小觑岳山,还更加佩服他的渊博。
作为一名政客他本身就是一名实用主义者,佛学深厚不是因为他多喜欢佛家,而是在吐蕃他能学到的也就只有佛教和佛学了。
这几年随着大唐对宝髻和象雄两国的文化渗透,很多书籍也流传到了吐蕃,禄东赞就利用身份优势收集相关的书籍潜心研究。
新的知识体系带给他许多灵感,解答了之前的很多疑惑。只是流传过去的书籍不全,也没有人指导,在解决部分问题的同时还带给他更多的疑惑。
这次出使大唐他就买了许多书籍准备带回去好好研究,现在有机会向岳山这样的大家请教,自然不会放过。接连好几天,他得空都会过来请教。
岳山也没有拒绝,悉心教导,甚至还把自己写的一些经典的注释版送给了他。
有人或许会说,这不是资敌吗?前世倭国就是通过学习中国变强,后面忘恩负义反噬中国,还有棒子和猴子也一样。
这里大家的思维就出现了一个误区,首先真正资敌的不是思想方面的书籍,而是工匠和各种生产技术。
其次,文化渗透并没有错,错的是没有后续的行动。
前世中国历朝历代只是被动的用文化渗透周边各个国家,没有想过进一步同化他们,最后才引起的反噬。
大唐不一样,文化渗透只是第一步。先让你们承认大唐是你们的宗主国,让你们使用大唐的文字、语言、钱币等等。
然后通过种种方法同化你们,最终实现民族大融合。从此大家在不分彼此,都是华夏文明的一份子,都是唐人。
对四夷藩属用的都是这种方法,十几年前也已经在宝髻和象雄实施,接下来就是吐蕃。
现在岳山教给禄东赞的东西本来就是大唐将来想要做的,并不是什么资敌。而且他传授的都是文化方面的东西,不涉及任何技术。
还有一点,吐蕃是佛教国家。从上到下接受的都是佛教教育,禄东赞从大唐学去的知识能影响到吐蕃高层,甚至造成吐蕃高层思想上的分裂。
总而言之一句话,当你强的时候,除了白给之外,任何计谋都能对弱小的势力造成打击。当你弱小的时候,强国看似白给的帮助很可能就是致命的蜜糖。
禄东赞是带着使命过来的不可能停留太久,在敲定所有事情之后就要返回国内了。
临走前他再次拜访岳山,在表达感谢的同时,也希望岳山能照顾一下来当质子的吐蕃王子贡松贡赞和他自己的儿子钦陵赞卓,要是能收到书院读书学习就更好了。
松赞干布没有兄弟姐妹,子女也就只有贡松贡赞这一根独苗,他不可能把独子一个人送到大唐为质。
除了大批随从照顾,还会派遣一些权贵的子女一起过来作为玩伴,禄东赞的长子钦陵赞卓就是随行者之一。
大唐正式接受了吐蕃的朝贡,并赐下了唐吐蕃国王印和册封诏书,双方确定了主从关系。
然后鸿胪寺出面把宝髻、象雄、吐蕃三国的使节团叫到一起,调停三国战争。
在这场谈判中表现最突出的是禄东赞,凭着才智和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说的宝髻、象雄两国的使节哑口无言,为吐蕃争取到了许多有利条件。
但吐蕃毕竟是战争的发起者,纵使禄东赞口灿莲花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该有的赔偿还是要有的。
不但吐出了之前侵占的领土,还要赔偿海量的钱财。
只是鉴于吐蕃国力凋敝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在大唐的协调下改为分期付款,十年内还清。
后面三国划定国界,签订互不入侵协议等等就不值一提了。
持续了十几年对吐蕃作战计划至此终于结束,大唐内部的保守派弹冠相庆,以为自己左右了国家局势,试一次难得的胜利。
主战派虽然有意见,但也不好说什么。实在是那块地方太难打了,这么多年劳民伤财确实不划算。
只有极少人知道,大唐这次又挖了一个坑,准备一次把高原三国全埋进去。
岳山自然是门清的,因为这个坑就是十几年前他谈吐蕃的时候提出来的,只是当时条件不成熟一直没用。现在被李世民改了个样子拿了出来。
说穿了很简单。
高原的环境实在太恶劣了,大唐暂时无力经营,打下来也治理不了。把那里弄成藩属地确立主从关系就可以了,等后续在慢慢经营改造。
但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让高原完成统一,否则就会成为大唐的心腹之患。三角形才是最稳固的结构,高原三国相互牵制对大唐来说才是最完美的形态。
为了防止三国相互勾结共同对抗大唐,就要给他们埋雷,于是就有了分期付款的战争赔款。
只要战争赔款存在一天,吐蕃和另外两个国家就不可能合作。就算吐蕃高层忍得下这口气,下面的百姓也不会愿意的。
而且真以为三国就这么听话,签了停战协议就老老实实不打仗了?不可能,双方之间的仇恨太深了,不是靠一张纸就能约束的了的。
三国相互牵制自然也就无力他顾,大唐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就是安全的,不用担心被人威胁乃至掐断。
只是让岳山没想到的是,在事情结束之后禄东赞再次前来拜访,态度非常的诚恳。这让他很好奇,就决定见他一面。
“听说小论在在谈判时力压宝髻、象雄两国使节团,保住了吐蕃的利益。京中都在盛传此事,连圣人都称赞你乃人杰。今日一见,才知传言非虚。”岳山道。
“岳文首谬赞了,在您面前我安敢言才能,您才是我最敬佩的大家。”禄东赞操着有些怪异的官话说道。
文首这个称呼最早来自于周边藩属国的读书人,后来传到国内,被新学派采用,然后又通过大唐传到更多的地区。
很多人,尤其是藩属国的人都会用岳文首来称呼他。
两人相互吹捧寒暄了一番之后,禄东赞真的犹如学生一般开始请教起学问上的事情。这让岳山很惊讶,不过还是一一作出了回答。
一开始岳山还以为他是故意借此拉近距离,可越聊就越惊讶。
禄东赞对佛学的研究非常深,问的很多问题都很有深度,角度也很出人意料。也幸好这些年他也研究过佛家的东西,要不然还真不好应对。
不过身为一个‘身兼百家之长’的人,很多问题他回答的时候用的并不是单纯的佛家理论,而是各家学问夹杂着来的。
禄东赞非但没有因此小觑岳山,还更加佩服他的渊博。
作为一名政客他本身就是一名实用主义者,佛学深厚不是因为他多喜欢佛家,而是在吐蕃他能学到的也就只有佛教和佛学了。
这几年随着大唐对宝髻和象雄两国的文化渗透,很多书籍也流传到了吐蕃,禄东赞就利用身份优势收集相关的书籍潜心研究。
新的知识体系带给他许多灵感,解答了之前的很多疑惑。只是流传过去的书籍不全,也没有人指导,在解决部分问题的同时还带给他更多的疑惑。
这次出使大唐他就买了许多书籍准备带回去好好研究,现在有机会向岳山这样的大家请教,自然不会放过。接连好几天,他得空都会过来请教。
岳山也没有拒绝,悉心教导,甚至还把自己写的一些经典的注释版送给了他。
有人或许会说,这不是资敌吗?前世倭国就是通过学习中国变强,后面忘恩负义反噬中国,还有棒子和猴子也一样。
这里大家的思维就出现了一个误区,首先真正资敌的不是思想方面的书籍,而是工匠和各种生产技术。
其次,文化渗透并没有错,错的是没有后续的行动。
前世中国历朝历代只是被动的用文化渗透周边各个国家,没有想过进一步同化他们,最后才引起的反噬。
大唐不一样,文化渗透只是第一步。先让你们承认大唐是你们的宗主国,让你们使用大唐的文字、语言、钱币等等。
然后通过种种方法同化你们,最终实现民族大融合。从此大家在不分彼此,都是华夏文明的一份子,都是唐人。
对四夷藩属用的都是这种方法,十几年前也已经在宝髻和象雄实施,接下来就是吐蕃。
现在岳山教给禄东赞的东西本来就是大唐将来想要做的,并不是什么资敌。而且他传授的都是文化方面的东西,不涉及任何技术。
还有一点,吐蕃是佛教国家。从上到下接受的都是佛教教育,禄东赞从大唐学去的知识能影响到吐蕃高层,甚至造成吐蕃高层思想上的分裂。
总而言之一句话,当你强的时候,除了白给之外,任何计谋都能对弱小的势力造成打击。当你弱小的时候,强国看似白给的帮助很可能就是致命的蜜糖。
禄东赞是带着使命过来的不可能停留太久,在敲定所有事情之后就要返回国内了。
临走前他再次拜访岳山,在表达感谢的同时,也希望岳山能照顾一下来当质子的吐蕃王子贡松贡赞和他自己的儿子钦陵赞卓,要是能收到书院读书学习就更好了。
松赞干布没有兄弟姐妹,子女也就只有贡松贡赞这一根独苗,他不可能把独子一个人送到大唐为质。
除了大批随从照顾,还会派遣一些权贵的子女一起过来作为玩伴,禄东赞的长子钦陵赞卓就是随行者之一。
大唐正式接受了吐蕃的朝贡,并赐下了唐吐蕃国王印和册封诏书,双方确定了主从关系。
然后鸿胪寺出面把宝髻、象雄、吐蕃三国的使节团叫到一起,调停三国战争。
在这场谈判中表现最突出的是禄东赞,凭着才智和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说的宝髻、象雄两国的使节哑口无言,为吐蕃争取到了许多有利条件。
但吐蕃毕竟是战争的发起者,纵使禄东赞口灿莲花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该有的赔偿还是要有的。
不但吐出了之前侵占的领土,还要赔偿海量的钱财。
只是鉴于吐蕃国力凋敝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在大唐的协调下改为分期付款,十年内还清。
后面三国划定国界,签订互不入侵协议等等就不值一提了。
持续了十几年对吐蕃作战计划至此终于结束,大唐内部的保守派弹冠相庆,以为自己左右了国家局势,试一次难得的胜利。
主战派虽然有意见,但也不好说什么。实在是那块地方太难打了,这么多年劳民伤财确实不划算。
只有极少人知道,大唐这次又挖了一个坑,准备一次把高原三国全埋进去。
岳山自然是门清的,因为这个坑就是十几年前他谈吐蕃的时候提出来的,只是当时条件不成熟一直没用。现在被李世民改了个样子拿了出来。
说穿了很简单。
高原的环境实在太恶劣了,大唐暂时无力经营,打下来也治理不了。把那里弄成藩属地确立主从关系就可以了,等后续在慢慢经营改造。
但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让高原完成统一,否则就会成为大唐的心腹之患。三角形才是最稳固的结构,高原三国相互牵制对大唐来说才是最完美的形态。
为了防止三国相互勾结共同对抗大唐,就要给他们埋雷,于是就有了分期付款的战争赔款。
只要战争赔款存在一天,吐蕃和另外两个国家就不可能合作。就算吐蕃高层忍得下这口气,下面的百姓也不会愿意的。
而且真以为三国就这么听话,签了停战协议就老老实实不打仗了?不可能,双方之间的仇恨太深了,不是靠一张纸就能约束的了的。
三国相互牵制自然也就无力他顾,大唐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就是安全的,不用担心被人威胁乃至掐断。
只是让岳山没想到的是,在事情结束之后禄东赞再次前来拜访,态度非常的诚恳。这让他很好奇,就决定见他一面。
“听说小论在在谈判时力压宝髻、象雄两国使节团,保住了吐蕃的利益。京中都在盛传此事,连圣人都称赞你乃人杰。今日一见,才知传言非虚。”岳山道。
“岳文首谬赞了,在您面前我安敢言才能,您才是我最敬佩的大家。”禄东赞操着有些怪异的官话说道。
文首这个称呼最早来自于周边藩属国的读书人,后来传到国内,被新学派采用,然后又通过大唐传到更多的地区。
很多人,尤其是藩属国的人都会用岳文首来称呼他。
两人相互吹捧寒暄了一番之后,禄东赞真的犹如学生一般开始请教起学问上的事情。这让岳山很惊讶,不过还是一一作出了回答。
一开始岳山还以为他是故意借此拉近距离,可越聊就越惊讶。
禄东赞对佛学的研究非常深,问的很多问题都很有深度,角度也很出人意料。也幸好这些年他也研究过佛家的东西,要不然还真不好应对。
不过身为一个‘身兼百家之长’的人,很多问题他回答的时候用的并不是单纯的佛家理论,而是各家学问夹杂着来的。
禄东赞非但没有因此小觑岳山,还更加佩服他的渊博。
作为一名政客他本身就是一名实用主义者,佛学深厚不是因为他多喜欢佛家,而是在吐蕃他能学到的也就只有佛教和佛学了。
这几年随着大唐对宝髻和象雄两国的文化渗透,很多书籍也流传到了吐蕃,禄东赞就利用身份优势收集相关的书籍潜心研究。
新的知识体系带给他许多灵感,解答了之前的很多疑惑。只是流传过去的书籍不全,也没有人指导,在解决部分问题的同时还带给他更多的疑惑。
这次出使大唐他就买了许多书籍准备带回去好好研究,现在有机会向岳山这样的大家请教,自然不会放过。接连好几天,他得空都会过来请教。
岳山也没有拒绝,悉心教导,甚至还把自己写的一些经典的注释版送给了他。
有人或许会说,这不是资敌吗?前世倭国就是通过学习中国变强,后面忘恩负义反噬中国,还有棒子和猴子也一样。
这里大家的思维就出现了一个误区,首先真正资敌的不是思想方面的书籍,而是工匠和各种生产技术。
其次,文化渗透并没有错,错的是没有后续的行动。
前世中国历朝历代只是被动的用文化渗透周边各个国家,没有想过进一步同化他们,最后才引起的反噬。
大唐不一样,文化渗透只是第一步。先让你们承认大唐是你们的宗主国,让你们使用大唐的文字、语言、钱币等等。
然后通过种种方法同化你们,最终实现民族大融合。从此大家在不分彼此,都是华夏文明的一份子,都是唐人。
对四夷藩属用的都是这种方法,十几年前也已经在宝髻和象雄实施,接下来就是吐蕃。
现在岳山教给禄东赞的东西本来就是大唐将来想要做的,并不是什么资敌。而且他传授的都是文化方面的东西,不涉及任何技术。
还有一点,吐蕃是佛教国家。从上到下接受的都是佛教教育,禄东赞从大唐学去的知识能影响到吐蕃高层,甚至造成吐蕃高层思想上的分裂。
总而言之一句话,当你强的时候,除了白给之外,任何计谋都能对弱小的势力造成打击。当你弱小的时候,强国看似白给的帮助很可能就是致命的蜜糖。
禄东赞是带着使命过来的不可能停留太久,在敲定所有事情之后就要返回国内了。
临走前他再次拜访岳山,在表达感谢的同时,也希望岳山能照顾一下来当质子的吐蕃王子贡松贡赞和他自己的儿子钦陵赞卓,要是能收到书院读书学习就更好了。
松赞干布没有兄弟姐妹,子女也就只有贡松贡赞这一根独苗,他不可能把独子一个人送到大唐为质。
除了大批随从照顾,还会派遣一些权贵的子女一起过来作为玩伴,禄东赞的长子钦陵赞卓就是随行者之一。
大唐正式接受了吐蕃的朝贡,并赐下了唐吐蕃国王印和册封诏书,双方确定了主从关系。
然后鸿胪寺出面把宝髻、象雄、吐蕃三国的使节团叫到一起,调停三国战争。
在这场谈判中表现最突出的是禄东赞,凭着才智和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说的宝髻、象雄两国的使节哑口无言,为吐蕃争取到了许多有利条件。
但吐蕃毕竟是战争的发起者,纵使禄东赞口灿莲花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该有的赔偿还是要有的。
不但吐出了之前侵占的领土,还要赔偿海量的钱财。
只是鉴于吐蕃国力凋敝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在大唐的协调下改为分期付款,十年内还清。
后面三国划定国界,签订互不入侵协议等等就不值一提了。
持续了十几年对吐蕃作战计划至此终于结束,大唐内部的保守派弹冠相庆,以为自己左右了国家局势,试一次难得的胜利。
主战派虽然有意见,但也不好说什么。实在是那块地方太难打了,这么多年劳民伤财确实不划算。
只有极少人知道,大唐这次又挖了一个坑,准备一次把高原三国全埋进去。
岳山自然是门清的,因为这个坑就是十几年前他谈吐蕃的时候提出来的,只是当时条件不成熟一直没用。现在被李世民改了个样子拿了出来。
说穿了很简单。
高原的环境实在太恶劣了,大唐暂时无力经营,打下来也治理不了。把那里弄成藩属地确立主从关系就可以了,等后续在慢慢经营改造。
但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让高原完成统一,否则就会成为大唐的心腹之患。三角形才是最稳固的结构,高原三国相互牵制对大唐来说才是最完美的形态。
为了防止三国相互勾结共同对抗大唐,就要给他们埋雷,于是就有了分期付款的战争赔款。
只要战争赔款存在一天,吐蕃和另外两个国家就不可能合作。就算吐蕃高层忍得下这口气,下面的百姓也不会愿意的。
而且真以为三国就这么听话,签了停战协议就老老实实不打仗了?不可能,双方之间的仇恨太深了,不是靠一张纸就能约束的了的。
三国相互牵制自然也就无力他顾,大唐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就是安全的,不用担心被人威胁乃至掐断。
只是让岳山没想到的是,在事情结束之后禄东赞再次前来拜访,态度非常的诚恳。这让他很好奇,就决定见他一面。
“听说小论在在谈判时力压宝髻、象雄两国使节团,保住了吐蕃的利益。京中都在盛传此事,连圣人都称赞你乃人杰。今日一见,才知传言非虚。”岳山道。
“岳文首谬赞了,在您面前我安敢言才能,您才是我最敬佩的大家。”禄东赞操着有些怪异的官话说道。
文首这个称呼最早来自于周边藩属国的读书人,后来传到国内,被新学派采用,然后又通过大唐传到更多的地区。
很多人,尤其是藩属国的人都会用岳文首来称呼他。
两人相互吹捧寒暄了一番之后,禄东赞真的犹如学生一般开始请教起学问上的事情。这让岳山很惊讶,不过还是一一作出了回答。
一开始岳山还以为他是故意借此拉近距离,可越聊就越惊讶。
禄东赞对佛学的研究非常深,问的很多问题都很有深度,角度也很出人意料。也幸好这些年他也研究过佛家的东西,要不然还真不好应对。
不过身为一个‘身兼百家之长’的人,很多问题他回答的时候用的并不是单纯的佛家理论,而是各家学问夹杂着来的。
禄东赞非但没有因此小觑岳山,还更加佩服他的渊博。
作为一名政客他本身就是一名实用主义者,佛学深厚不是因为他多喜欢佛家,而是在吐蕃他能学到的也就只有佛教和佛学了。
这几年随着大唐对宝髻和象雄两国的文化渗透,很多书籍也流传到了吐蕃,禄东赞就利用身份优势收集相关的书籍潜心研究。
新的知识体系带给他许多灵感,解答了之前的很多疑惑。只是流传过去的书籍不全,也没有人指导,在解决部分问题的同时还带给他更多的疑惑。
这次出使大唐他就买了许多书籍准备带回去好好研究,现在有机会向岳山这样的大家请教,自然不会放过。接连好几天,他得空都会过来请教。
岳山也没有拒绝,悉心教导,甚至还把自己写的一些经典的注释版送给了他。
有人或许会说,这不是资敌吗?前世倭国就是通过学习中国变强,后面忘恩负义反噬中国,还有棒子和猴子也一样。
这里大家的思维就出现了一个误区,首先真正资敌的不是思想方面的书籍,而是工匠和各种生产技术。
其次,文化渗透并没有错,错的是没有后续的行动。
前世中国历朝历代只是被动的用文化渗透周边各个国家,没有想过进一步同化他们,最后才引起的反噬。
大唐不一样,文化渗透只是第一步。先让你们承认大唐是你们的宗主国,让你们使用大唐的文字、语言、钱币等等。
然后通过种种方法同化你们,最终实现民族大融合。从此大家在不分彼此,都是华夏文明的一份子,都是唐人。
对四夷藩属用的都是这种方法,十几年前也已经在宝髻和象雄实施,接下来就是吐蕃。
现在岳山教给禄东赞的东西本来就是大唐将来想要做的,并不是什么资敌。而且他传授的都是文化方面的东西,不涉及任何技术。
还有一点,吐蕃是佛教国家。从上到下接受的都是佛教教育,禄东赞从大唐学去的知识能影响到吐蕃高层,甚至造成吐蕃高层思想上的分裂。
总而言之一句话,当你强的时候,除了白给之外,任何计谋都能对弱小的势力造成打击。当你弱小的时候,强国看似白给的帮助很可能就是致命的蜜糖。
禄东赞是带着使命过来的不可能停留太久,在敲定所有事情之后就要返回国内了。
临走前他再次拜访岳山,在表达感谢的同时,也希望岳山能照顾一下来当质子的吐蕃王子贡松贡赞和他自己的儿子钦陵赞卓,要是能收到书院读书学习就更好了。
松赞干布没有兄弟姐妹,子女也就只有贡松贡赞这一根独苗,他不可能把独子一个人送到大唐为质。
除了大批随从照顾,还会派遣一些权贵的子女一起过来作为玩伴,禄东赞的长子钦陵赞卓就是随行者之一。
大唐正式接受了吐蕃的朝贡,并赐下了唐吐蕃国王印和册封诏书,双方确定了主从关系。
然后鸿胪寺出面把宝髻、象雄、吐蕃三国的使节团叫到一起,调停三国战争。
在这场谈判中表现最突出的是禄东赞,凭着才智和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说的宝髻、象雄两国的使节哑口无言,为吐蕃争取到了许多有利条件。
但吐蕃毕竟是战争的发起者,纵使禄东赞口灿莲花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该有的赔偿还是要有的。
不但吐出了之前侵占的领土,还要赔偿海量的钱财。
只是鉴于吐蕃国力凋敝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在大唐的协调下改为分期付款,十年内还清。
后面三国划定国界,签订互不入侵协议等等就不值一提了。
持续了十几年对吐蕃作战计划至此终于结束,大唐内部的保守派弹冠相庆,以为自己左右了国家局势,试一次难得的胜利。
主战派虽然有意见,但也不好说什么。实在是那块地方太难打了,这么多年劳民伤财确实不划算。
只有极少人知道,大唐这次又挖了一个坑,准备一次把高原三国全埋进去。
岳山自然是门清的,因为这个坑就是十几年前他谈吐蕃的时候提出来的,只是当时条件不成熟一直没用。现在被李世民改了个样子拿了出来。
说穿了很简单。
高原的环境实在太恶劣了,大唐暂时无力经营,打下来也治理不了。把那里弄成藩属地确立主从关系就可以了,等后续在慢慢经营改造。
但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让高原完成统一,否则就会成为大唐的心腹之患。三角形才是最稳固的结构,高原三国相互牵制对大唐来说才是最完美的形态。
为了防止三国相互勾结共同对抗大唐,就要给他们埋雷,于是就有了分期付款的战争赔款。
只要战争赔款存在一天,吐蕃和另外两个国家就不可能合作。就算吐蕃高层忍得下这口气,下面的百姓也不会愿意的。
而且真以为三国就这么听话,签了停战协议就老老实实不打仗了?不可能,双方之间的仇恨太深了,不是靠一张纸就能约束的了的。
三国相互牵制自然也就无力他顾,大唐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就是安全的,不用担心被人威胁乃至掐断。
只是让岳山没想到的是,在事情结束之后禄东赞再次前来拜访,态度非常的诚恳。这让他很好奇,就决定见他一面。
“听说小论在在谈判时力压宝髻、象雄两国使节团,保住了吐蕃的利益。京中都在盛传此事,连圣人都称赞你乃人杰。今日一见,才知传言非虚。”岳山道。
“岳文首谬赞了,在您面前我安敢言才能,您才是我最敬佩的大家。”禄东赞操着有些怪异的官话说道。
文首这个称呼最早来自于周边藩属国的读书人,后来传到国内,被新学派采用,然后又通过大唐传到更多的地区。
很多人,尤其是藩属国的人都会用岳文首来称呼他。
两人相互吹捧寒暄了一番之后,禄东赞真的犹如学生一般开始请教起学问上的事情。这让岳山很惊讶,不过还是一一作出了回答。
一开始岳山还以为他是故意借此拉近距离,可越聊就越惊讶。
禄东赞对佛学的研究非常深,问的很多问题都很有深度,角度也很出人意料。也幸好这些年他也研究过佛家的东西,要不然还真不好应对。
不过身为一个‘身兼百家之长’的人,很多问题他回答的时候用的并不是单纯的佛家理论,而是各家学问夹杂着来的。
禄东赞非但没有因此小觑岳山,还更加佩服他的渊博。
作为一名政客他本身就是一名实用主义者,佛学深厚不是因为他多喜欢佛家,而是在吐蕃他能学到的也就只有佛教和佛学了。
这几年随着大唐对宝髻和象雄两国的文化渗透,很多书籍也流传到了吐蕃,禄东赞就利用身份优势收集相关的书籍潜心研究。
新的知识体系带给他许多灵感,解答了之前的很多疑惑。只是流传过去的书籍不全,也没有人指导,在解决部分问题的同时还带给他更多的疑惑。
这次出使大唐他就买了许多书籍准备带回去好好研究,现在有机会向岳山这样的大家请教,自然不会放过。接连好几天,他得空都会过来请教。
岳山也没有拒绝,悉心教导,甚至还把自己写的一些经典的注释版送给了他。
有人或许会说,这不是资敌吗?前世倭国就是通过学习中国变强,后面忘恩负义反噬中国,还有棒子和猴子也一样。
这里大家的思维就出现了一个误区,首先真正资敌的不是思想方面的书籍,而是工匠和各种生产技术。
其次,文化渗透并没有错,错的是没有后续的行动。
前世中国历朝历代只是被动的用文化渗透周边各个国家,没有想过进一步同化他们,最后才引起的反噬。
大唐不一样,文化渗透只是第一步。先让你们承认大唐是你们的宗主国,让你们使用大唐的文字、语言、钱币等等。
然后通过种种方法同化你们,最终实现民族大融合。从此大家在不分彼此,都是华夏文明的一份子,都是唐人。
对四夷藩属用的都是这种方法,十几年前也已经在宝髻和象雄实施,接下来就是吐蕃。
现在岳山教给禄东赞的东西本来就是大唐将来想要做的,并不是什么资敌。而且他传授的都是文化方面的东西,不涉及任何技术。
还有一点,吐蕃是佛教国家。从上到下接受的都是佛教教育,禄东赞从大唐学去的知识能影响到吐蕃高层,甚至造成吐蕃高层思想上的分裂。
总而言之一句话,当你强的时候,除了白给之外,任何计谋都能对弱小的势力造成打击。当你弱小的时候,强国看似白给的帮助很可能就是致命的蜜糖。
禄东赞是带着使命过来的不可能停留太久,在敲定所有事情之后就要返回国内了。
临走前他再次拜访岳山,在表达感谢的同时,也希望岳山能照顾一下来当质子的吐蕃王子贡松贡赞和他自己的儿子钦陵赞卓,要是能收到书院读书学习就更好了。
松赞干布没有兄弟姐妹,子女也就只有贡松贡赞这一根独苗,他不可能把独子一个人送到大唐为质。
除了大批随从照顾,还会派遣一些权贵的子女一起过来作为玩伴,禄东赞的长子钦陵赞卓就是随行者之一。
大唐正式接受了吐蕃的朝贡,并赐下了唐吐蕃国王印和册封诏书,双方确定了主从关系。
然后鸿胪寺出面把宝髻、象雄、吐蕃三国的使节团叫到一起,调停三国战争。
在这场谈判中表现最突出的是禄东赞,凭着才智和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说的宝髻、象雄两国的使节哑口无言,为吐蕃争取到了许多有利条件。
但吐蕃毕竟是战争的发起者,纵使禄东赞口灿莲花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该有的赔偿还是要有的。
不但吐出了之前侵占的领土,还要赔偿海量的钱财。
只是鉴于吐蕃国力凋敝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在大唐的协调下改为分期付款,十年内还清。
后面三国划定国界,签订互不入侵协议等等就不值一提了。
持续了十几年对吐蕃作战计划至此终于结束,大唐内部的保守派弹冠相庆,以为自己左右了国家局势,试一次难得的胜利。
主战派虽然有意见,但也不好说什么。实在是那块地方太难打了,这么多年劳民伤财确实不划算。
只有极少人知道,大唐这次又挖了一个坑,准备一次把高原三国全埋进去。
岳山自然是门清的,因为这个坑就是十几年前他谈吐蕃的时候提出来的,只是当时条件不成熟一直没用。现在被李世民改了个样子拿了出来。
说穿了很简单。
高原的环境实在太恶劣了,大唐暂时无力经营,打下来也治理不了。把那里弄成藩属地确立主从关系就可以了,等后续在慢慢经营改造。
但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让高原完成统一,否则就会成为大唐的心腹之患。三角形才是最稳固的结构,高原三国相互牵制对大唐来说才是最完美的形态。
为了防止三国相互勾结共同对抗大唐,就要给他们埋雷,于是就有了分期付款的战争赔款。
只要战争赔款存在一天,吐蕃和另外两个国家就不可能合作。就算吐蕃高层忍得下这口气,下面的百姓也不会愿意的。
而且真以为三国就这么听话,签了停战协议就老老实实不打仗了?不可能,双方之间的仇恨太深了,不是靠一张纸就能约束的了的。
三国相互牵制自然也就无力他顾,大唐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就是安全的,不用担心被人威胁乃至掐断。
只是让岳山没想到的是,在事情结束之后禄东赞再次前来拜访,态度非常的诚恳。这让他很好奇,就决定见他一面。
“听说小论在在谈判时力压宝髻、象雄两国使节团,保住了吐蕃的利益。京中都在盛传此事,连圣人都称赞你乃人杰。今日一见,才知传言非虚。”岳山道。
“岳文首谬赞了,在您面前我安敢言才能,您才是我最敬佩的大家。”禄东赞操着有些怪异的官话说道。
文首这个称呼最早来自于周边藩属国的读书人,后来传到国内,被新学派采用,然后又通过大唐传到更多的地区。
很多人,尤其是藩属国的人都会用岳文首来称呼他。
两人相互吹捧寒暄了一番之后,禄东赞真的犹如学生一般开始请教起学问上的事情。这让岳山很惊讶,不过还是一一作出了回答。
一开始岳山还以为他是故意借此拉近距离,可越聊就越惊讶。
禄东赞对佛学的研究非常深,问的很多问题都很有深度,角度也很出人意料。也幸好这些年他也研究过佛家的东西,要不然还真不好应对。
不过身为一个‘身兼百家之长’的人,很多问题他回答的时候用的并不是单纯的佛家理论,而是各家学问夹杂着来的。
禄东赞非但没有因此小觑岳山,还更加佩服他的渊博。
作为一名政客他本身就是一名实用主义者,佛学深厚不是因为他多喜欢佛家,而是在吐蕃他能学到的也就只有佛教和佛学了。
这几年随着大唐对宝髻和象雄两国的文化渗透,很多书籍也流传到了吐蕃,禄东赞就利用身份优势收集相关的书籍潜心研究。
新的知识体系带给他许多灵感,解答了之前的很多疑惑。只是流传过去的书籍不全,也没有人指导,在解决部分问题的同时还带给他更多的疑惑。
这次出使大唐他就买了许多书籍准备带回去好好研究,现在有机会向岳山这样的大家请教,自然不会放过。接连好几天,他得空都会过来请教。
岳山也没有拒绝,悉心教导,甚至还把自己写的一些经典的注释版送给了他。
有人或许会说,这不是资敌吗?前世倭国就是通过学习中国变强,后面忘恩负义反噬中国,还有棒子和猴子也一样。
这里大家的思维就出现了一个误区,首先真正资敌的不是思想方面的书籍,而是工匠和各种生产技术。
其次,文化渗透并没有错,错的是没有后续的行动。
前世中国历朝历代只是被动的用文化渗透周边各个国家,没有想过进一步同化他们,最后才引起的反噬。
大唐不一样,文化渗透只是第一步。先让你们承认大唐是你们的宗主国,让你们使用大唐的文字、语言、钱币等等。
然后通过种种方法同化你们,最终实现民族大融合。从此大家在不分彼此,都是华夏文明的一份子,都是唐人。
对四夷藩属用的都是这种方法,十几年前也已经在宝髻和象雄实施,接下来就是吐蕃。
现在岳山教给禄东赞的东西本来就是大唐将来想要做的,并不是什么资敌。而且他传授的都是文化方面的东西,不涉及任何技术。
还有一点,吐蕃是佛教国家。从上到下接受的都是佛教教育,禄东赞从大唐学去的知识能影响到吐蕃高层,甚至造成吐蕃高层思想上的分裂。
总而言之一句话,当你强的时候,除了白给之外,任何计谋都能对弱小的势力造成打击。当你弱小的时候,强国看似白给的帮助很可能就是致命的蜜糖。
禄东赞是带着使命过来的不可能停留太久,在敲定所有事情之后就要返回国内了。
临走前他再次拜访岳山,在表达感谢的同时,也希望岳山能照顾一下来当质子的吐蕃王子贡松贡赞和他自己的儿子钦陵赞卓,要是能收到书院读书学习就更好了。
松赞干布没有兄弟姐妹,子女也就只有贡松贡赞这一根独苗,他不可能把独子一个人送到大唐为质。
除了大批随从照顾,还会派遣一些权贵的子女一起过来作为玩伴,禄东赞的长子钦陵赞卓就是随行者之一。
大唐正式接受了吐蕃的朝贡,并赐下了唐吐蕃国王印和册封诏书,双方确定了主从关系。
然后鸿胪寺出面把宝髻、象雄、吐蕃三国的使节团叫到一起,调停三国战争。
在这场谈判中表现最突出的是禄东赞,凭着才智和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说的宝髻、象雄两国的使节哑口无言,为吐蕃争取到了许多有利条件。
但吐蕃毕竟是战争的发起者,纵使禄东赞口灿莲花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该有的赔偿还是要有的。
不但吐出了之前侵占的领土,还要赔偿海量的钱财。
只是鉴于吐蕃国力凋敝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在大唐的协调下改为分期付款,十年内还清。
后面三国划定国界,签订互不入侵协议等等就不值一提了。
持续了十几年对吐蕃作战计划至此终于结束,大唐内部的保守派弹冠相庆,以为自己左右了国家局势,试一次难得的胜利。
主战派虽然有意见,但也不好说什么。实在是那块地方太难打了,这么多年劳民伤财确实不划算。
只有极少人知道,大唐这次又挖了一个坑,准备一次把高原三国全埋进去。
岳山自然是门清的,因为这个坑就是十几年前他谈吐蕃的时候提出来的,只是当时条件不成熟一直没用。现在被李世民改了个样子拿了出来。
说穿了很简单。
高原的环境实在太恶劣了,大唐暂时无力经营,打下来也治理不了。把那里弄成藩属地确立主从关系就可以了,等后续在慢慢经营改造。
但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让高原完成统一,否则就会成为大唐的心腹之患。三角形才是最稳固的结构,高原三国相互牵制对大唐来说才是最完美的形态。
为了防止三国相互勾结共同对抗大唐,就要给他们埋雷,于是就有了分期付款的战争赔款。
只要战争赔款存在一天,吐蕃和另外两个国家就不可能合作。就算吐蕃高层忍得下这口气,下面的百姓也不会愿意的。
而且真以为三国就这么听话,签了停战协议就老老实实不打仗了?不可能,双方之间的仇恨太深了,不是靠一张纸就能约束的了的。
三国相互牵制自然也就无力他顾,大唐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就是安全的,不用担心被人威胁乃至掐断。
只是让岳山没想到的是,在事情结束之后禄东赞再次前来拜访,态度非常的诚恳。这让他很好奇,就决定见他一面。
“听说小论在在谈判时力压宝髻、象雄两国使节团,保住了吐蕃的利益。京中都在盛传此事,连圣人都称赞你乃人杰。今日一见,才知传言非虚。”岳山道。
“岳文首谬赞了,在您面前我安敢言才能,您才是我最敬佩的大家。”禄东赞操着有些怪异的官话说道。
文首这个称呼最早来自于周边藩属国的读书人,后来传到国内,被新学派采用,然后又通过大唐传到更多的地区。
很多人,尤其是藩属国的人都会用岳文首来称呼他。
两人相互吹捧寒暄了一番之后,禄东赞真的犹如学生一般开始请教起学问上的事情。这让岳山很惊讶,不过还是一一作出了回答。
一开始岳山还以为他是故意借此拉近距离,可越聊就越惊讶。
禄东赞对佛学的研究非常深,问的很多问题都很有深度,角度也很出人意料。也幸好这些年他也研究过佛家的东西,要不然还真不好应对。
不过身为一个‘身兼百家之长’的人,很多问题他回答的时候用的并不是单纯的佛家理论,而是各家学问夹杂着来的。
禄东赞非但没有因此小觑岳山,还更加佩服他的渊博。
作为一名政客他本身就是一名实用主义者,佛学深厚不是因为他多喜欢佛家,而是在吐蕃他能学到的也就只有佛教和佛学了。
这几年随着大唐对宝髻和象雄两国的文化渗透,很多书籍也流传到了吐蕃,禄东赞就利用身份优势收集相关的书籍潜心研究。
新的知识体系带给他许多灵感,解答了之前的很多疑惑。只是流传过去的书籍不全,也没有人指导,在解决部分问题的同时还带给他更多的疑惑。
这次出使大唐他就买了许多书籍准备带回去好好研究,现在有机会向岳山这样的大家请教,自然不会放过。接连好几天,他得空都会过来请教。
岳山也没有拒绝,悉心教导,甚至还把自己写的一些经典的注释版送给了他。
有人或许会说,这不是资敌吗?前世倭国就是通过学习中国变强,后面忘恩负义反噬中国,还有棒子和猴子也一样。
这里大家的思维就出现了一个误区,首先真正资敌的不是思想方面的书籍,而是工匠和各种生产技术。
其次,文化渗透并没有错,错的是没有后续的行动。
前世中国历朝历代只是被动的用文化渗透周边各个国家,没有想过进一步同化他们,最后才引起的反噬。
大唐不一样,文化渗透只是第一步。先让你们承认大唐是你们的宗主国,让你们使用大唐的文字、语言、钱币等等。
然后通过种种方法同化你们,最终实现民族大融合。从此大家在不分彼此,都是华夏文明的一份子,都是唐人。
对四夷藩属用的都是这种方法,十几年前也已经在宝髻和象雄实施,接下来就是吐蕃。
现在岳山教给禄东赞的东西本来就是大唐将来想要做的,并不是什么资敌。而且他传授的都是文化方面的东西,不涉及任何技术。
还有一点,吐蕃是佛教国家。从上到下接受的都是佛教教育,禄东赞从大唐学去的知识能影响到吐蕃高层,甚至造成吐蕃高层思想上的分裂。
总而言之一句话,当你强的时候,除了白给之外,任何计谋都能对弱小的势力造成打击。当你弱小的时候,强国看似白给的帮助很可能就是致命的蜜糖。
禄东赞是带着使命过来的不可能停留太久,在敲定所有事情之后就要返回国内了。
临走前他再次拜访岳山,在表达感谢的同时,也希望岳山能照顾一下来当质子的吐蕃王子贡松贡赞和他自己的儿子钦陵赞卓,要是能收到书院读书学习就更好了。
松赞干布没有兄弟姐妹,子女也就只有贡松贡赞这一根独苗,他不可能把独子一个人送到大唐为质。
除了大批随从照顾,还会派遣一些权贵的子女一起过来作为玩伴,禄东赞的长子钦陵赞卓就是随行者之一。
大唐正式接受了吐蕃的朝贡,并赐下了唐吐蕃国王印和册封诏书,双方确定了主从关系。
然后鸿胪寺出面把宝髻、象雄、吐蕃三国的使节团叫到一起,调停三国战争。
在这场谈判中表现最突出的是禄东赞,凭着才智和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说的宝髻、象雄两国的使节哑口无言,为吐蕃争取到了许多有利条件。
但吐蕃毕竟是战争的发起者,纵使禄东赞口灿莲花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该有的赔偿还是要有的。
不但吐出了之前侵占的领土,还要赔偿海量的钱财。
只是鉴于吐蕃国力凋敝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在大唐的协调下改为分期付款,十年内还清。
后面三国划定国界,签订互不入侵协议等等就不值一提了。
持续了十几年对吐蕃作战计划至此终于结束,大唐内部的保守派弹冠相庆,以为自己左右了国家局势,试一次难得的胜利。
主战派虽然有意见,但也不好说什么。实在是那块地方太难打了,这么多年劳民伤财确实不划算。
只有极少人知道,大唐这次又挖了一个坑,准备一次把高原三国全埋进去。
岳山自然是门清的,因为这个坑就是十几年前他谈吐蕃的时候提出来的,只是当时条件不成熟一直没用。现在被李世民改了个样子拿了出来。
说穿了很简单。
高原的环境实在太恶劣了,大唐暂时无力经营,打下来也治理不了。把那里弄成藩属地确立主从关系就可以了,等后续在慢慢经营改造。
但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让高原完成统一,否则就会成为大唐的心腹之患。三角形才是最稳固的结构,高原三国相互牵制对大唐来说才是最完美的形态。
为了防止三国相互勾结共同对抗大唐,就要给他们埋雷,于是就有了分期付款的战争赔款。
只要战争赔款存在一天,吐蕃和另外两个国家就不可能合作。就算吐蕃高层忍得下这口气,下面的百姓也不会愿意的。
而且真以为三国就这么听话,签了停战协议就老老实实不打仗了?不可能,双方之间的仇恨太深了,不是靠一张纸就能约束的了的。
三国相互牵制自然也就无力他顾,大唐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就是安全的,不用担心被人威胁乃至掐断。
只是让岳山没想到的是,在事情结束之后禄东赞再次前来拜访,态度非常的诚恳。这让他很好奇,就决定见他一面。
“听说小论在在谈判时力压宝髻、象雄两国使节团,保住了吐蕃的利益。京中都在盛传此事,连圣人都称赞你乃人杰。今日一见,才知传言非虚。”岳山道。
“岳文首谬赞了,在您面前我安敢言才能,您才是我最敬佩的大家。”禄东赞操着有些怪异的官话说道。
文首这个称呼最早来自于周边藩属国的读书人,后来传到国内,被新学派采用,然后又通过大唐传到更多的地区。
很多人,尤其是藩属国的人都会用岳文首来称呼他。
两人相互吹捧寒暄了一番之后,禄东赞真的犹如学生一般开始请教起学问上的事情。这让岳山很惊讶,不过还是一一作出了回答。
一开始岳山还以为他是故意借此拉近距离,可越聊就越惊讶。
禄东赞对佛学的研究非常深,问的很多问题都很有深度,角度也很出人意料。也幸好这些年他也研究过佛家的东西,要不然还真不好应对。
不过身为一个‘身兼百家之长’的人,很多问题他回答的时候用的并不是单纯的佛家理论,而是各家学问夹杂着来的。
禄东赞非但没有因此小觑岳山,还更加佩服他的渊博。
作为一名政客他本身就是一名实用主义者,佛学深厚不是因为他多喜欢佛家,而是在吐蕃他能学到的也就只有佛教和佛学了。
这几年随着大唐对宝髻和象雄两国的文化渗透,很多书籍也流传到了吐蕃,禄东赞就利用身份优势收集相关的书籍潜心研究。
新的知识体系带给他许多灵感,解答了之前的很多疑惑。只是流传过去的书籍不全,也没有人指导,在解决部分问题的同时还带给他更多的疑惑。
这次出使大唐他就买了许多书籍准备带回去好好研究,现在有机会向岳山这样的大家请教,自然不会放过。接连好几天,他得空都会过来请教。
岳山也没有拒绝,悉心教导,甚至还把自己写的一些经典的注释版送给了他。
有人或许会说,这不是资敌吗?前世倭国就是通过学习中国变强,后面忘恩负义反噬中国,还有棒子和猴子也一样。
这里大家的思维就出现了一个误区,首先真正资敌的不是思想方面的书籍,而是工匠和各种生产技术。
其次,文化渗透并没有错,错的是没有后续的行动。
前世中国历朝历代只是被动的用文化渗透周边各个国家,没有想过进一步同化他们,最后才引起的反噬。
大唐不一样,文化渗透只是第一步。先让你们承认大唐是你们的宗主国,让你们使用大唐的文字、语言、钱币等等。
然后通过种种方法同化你们,最终实现民族大融合。从此大家在不分彼此,都是华夏文明的一份子,都是唐人。
对四夷藩属用的都是这种方法,十几年前也已经在宝髻和象雄实施,接下来就是吐蕃。
现在岳山教给禄东赞的东西本来就是大唐将来想要做的,并不是什么资敌。而且他传授的都是文化方面的东西,不涉及任何技术。
还有一点,吐蕃是佛教国家。从上到下接受的都是佛教教育,禄东赞从大唐学去的知识能影响到吐蕃高层,甚至造成吐蕃高层思想上的分裂。
总而言之一句话,当你强的时候,除了白给之外,任何计谋都能对弱小的势力造成打击。当你弱小的时候,强国看似白给的帮助很可能就是致命的蜜糖。
禄东赞是带着使命过来的不可能停留太久,在敲定所有事情之后就要返回国内了。
临走前他再次拜访岳山,在表达感谢的同时,也希望岳山能照顾一下来当质子的吐蕃王子贡松贡赞和他自己的儿子钦陵赞卓,要是能收到书院读书学习就更好了。
松赞干布没有兄弟姐妹,子女也就只有贡松贡赞这一根独苗,他不可能把独子一个人送到大唐为质。
除了大批随从照顾,还会派遣一些权贵的子女一起过来作为玩伴,禄东赞的长子钦陵赞卓就是随行者之一。
测试广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46s 2.296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