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的卯金刀 第三百四十二章 陶侃扬名

    刘泰安安稳稳的等待着自己手上数件工程的完成,等待对蜀地完成致命一击。

    而司马绍从成汉李雄使者那里知道刘泰这几年拿下中原后虽并没再对晋廷进攻,但却先后收复洛阳长安,灭赵国,降张茂,甚至还打退了成汉。

    如今切实获得曾经魏晋的土地与势力,而如今晋廷却只能蜗居在东吴鼠辈的江南之地。

    这种感觉,让司马绍无可奈何,却又有无与伦比的危机感,作为整个晋朝上下唯一正常且性情偏向坚毅的皇帝,司马绍也开始想办法。

    在历史上,司马绍是果断拉拢游郗鉴,祖约,苏峻等流民帅为外援。

    因为这群人原本土地被北方异族占领,他们想打回北方的心思最炙热,而且不想要造反的他们,也需要朝廷在名义上的认可,所以司马绍能非常容易把这股力量引为己用。

    事实上就算在大怂时,赵九非常容易拿捏北方流民为代表的的岳飞就是这原因。

    因为这些北方流民想回家,想尽可能团结所有人,必须要朝廷的号召与认可。

    但当他们太过相信朝廷的时候,那差不多也就到了他们要被卖掉的时候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南宋后流民势力不被朝廷信任,多少也受到这段历史影响。

    因为以流民为根基的刘寄奴,便靠着流民帅为代表的北府军篡位了晋廷,建立了刘宋。

    而对大怂来说,因为自己得国不正,所以怎么统一天下的事他们不会太过研究。

    但历史上各种篡位的典籍那一定是要仔细琢磨,免得自己的位置被人篡位了。

    所以赵九果断以史为鉴,初期需要岳飞能打,所以重用岳飞,但岳飞太能打了,所以他只能让岳飞去死了,不然,难道还让岳飞做第二个刘寄奴,还是赵匡胤!

    辛弃疾也一样,他被打压才是正常的,毕竟赵宋上下谁看他,都觉得他想做刘寄奴第二。

    只不过司马绍想要额外力量时,才发现流民帅这种好用好骗的打手居然没了!

    没办法,因刘泰看问题的角度跟这时代其他人有一点点的不同。

    所以先后收服祖约与李矩,然后果断进攻苟纯,直接把晋廷最具有北伐意志的流民先给打灭了,这才放心西进。

    否则从刘泰角度来说,如果西进过程中,南边出现要北伐的家伙,其实也挺头疼的。

    毕竟对方未必打得过自己安排的王桑与卞壶,但是看着恶心啊!

    而打掉了流民军这个团体后,晋廷失去了最想北伐的家伙,自己也不需要担心晋廷真的冒出哪个团体支持晋廷北伐,你看,这不就让自己与晋廷间友好合作了好些年。

    毕竟现在晋廷剩下来的团体中,衣冠南渡的世家,虽然占领朝廷中枢,哪怕真有心怀天下想要北伐的人,但没有一支真正属于这一派且想北伐的力量,那也没意义。

    再看看以江南士族与本地豪强,刘泰不否认里面肯定是有人才,但他们的部曲制制度决定了他们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毕竟为公家干活,凭什么要自己私人出力!

    所以想任用他们,就不像是流民那般的好打发,只要一个朝廷名头,流民军基本上都愿意出死力。

    因为流民军是真正想要打回北方,想要重新回到自己家园去。

    但换成江南强豪的话,他们的家就在本地,他们麾下的士卒也都是本地人。

    他们就很难有流民军那样的觉悟,或者说,流民军级别的画饼是不可能圈住江南强豪的。

    需要切切实实的利益拿出来,江南强豪们才愿意为司马绍提供有限的服务。

    所以,司马绍挑选良久,最后还是选择陶侃作为依仗,选择任免他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督扬交广三州的军事。

    主要目的,还是让他调度士卒,以做好剿灭的王敦的准备。

    只能说,司马绍也不知道自己所作所为到底是对是错。

    如果重用流民兵的话,那自己根本不需要付出如此的代价,但现在不依仗陶侃,自己又能依靠谁。

    只能寄托希望陶侃不要像是董卓,曹操,祖辈一样的野心勃勃,不然自己怕驱狼吞虎了!

    毕竟陶侃到底是江南本地的豪族,这就让陶侃如果做大,想要制衡他会相对更加困难。

    当然,在武力上司马绍准备好陶侃,在政治上,司马绍则开始交好王导,并尽可能去修复自己老爹差点灭了王导全族间的感情。

    最重要得是,引导王导与王敦间的政治理念出现碰撞,给王导一个自己是皇帝,您就是相父,您完全能实现政治抱负的暗示。

    但王敦做了皇帝,您虽然贵为琅琊王氏,但又哪里如今日丞相般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毕竟说到底,你虽然跟王敦一内一外控制朝廷,但到底双方平等的,甚至你还多少能制衡王敦,但要是王敦成了皇帝,伱的最好待遇怕就是要去做宗室宗正了!

    王导是聪明人,甚至比司马绍都要看清楚的多,自己应该选谁。

    就好像是,为什么历史上武则天要称帝一样。

    因为她原本就是李治在身体不好时的白手套,但真干着皇帝的活,论起职位甚至能算得上常务副皇帝,其二圣临朝的地位,怕也就只有朱标干太子时能媲美,是切实抓着权利的。

    但等到李治驾崩,儿子李显继位,武则天马上便从常务副皇帝,成为连垂帘听政在名义上都有些不合法的皇太后。

    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对任何一个政治生物来说,都是难以忍受的。

    若说武则天处心积虑做皇帝,那自然是不现实,但若说连武则天也难以忍受失去了权利之后的虚空与不安,怕才是她下定决心要称帝来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

    而眼下的王导便是如此,对比起王敦所能给王导的价码,实际上维持现在局面对王导来说才是愿意见到的。

    在这样的局面下,王导在这时代最顶尖的政治协调能力才真正得以发挥出来。

    这就让王导想要尽全力的维持当前的局面,对于王敦想要造反什么的想法,反正他明面上是绝对划清界限的。

    只不过,这样的局面是王导想要见到的,却不是王敦想要见到的。

    说到底,王导想得是千年世家,而王导想到得是这皇位司马家坐得,难道我王敦坐不得!


    只能说,因为司马氏篡位夺权这活干得太粗糙了,让所有人的心中都不自觉的腾升起一股,连司马家这样的人都能做皇帝,自己的品德再差劲,也总比司马家要强几分吧。

    所以他们在夺取皇位这一件事情上,不论是什么人,至少在私德上觉得自己肯定够了!

    只不过,有时候机会就这么一次,失去了就很可能再也没有了。

    司马绍进行相应的安排后,开始借助王导来拉拢江东士族与豪强,以确保王敦作乱时,至少北方士族与江南强豪不会支持王敦,处于两不相帮的地步。

    接下来,便是等待机会了。

    司马绍虽并没学过什么路径依赖的道理,但司马绍作为晋朝少有的明君,还是非常明白,王敦靠着造反夺取了现在所又拥有的一切,那王敦必然还是会造反的!

    而事实上,王敦也是这么想的,毕竟自己第一次造反的时候,问题大大小小可以说出了无数问题,但自己还是造反成功了。

    那么第二次造反,自己经验更丰富,权势更滔天,资源更丰富,已经更成熟的自己,又怎么可能会造反失败呢!

    所以,对司马绍这样的小动作,王敦自然是看在了眼里。

    只不过这一段时间王敦生病了,感受到了自己权利的流失,直接任命王应为武卫将军做自己副职,任命王含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为自己突然死去而做好相应的准备。

    而王敦生病的消息传来,司马绍下定决心,首先便询问应詹的意见。

    应詹算是司马绍真正的心腹,也是司马绍手上的最后底牌。

    毕竟司马绍敢任用陶侃,应詹便是司马绍的制衡底气之一,至少当初打杜弢的时候,应詹便是跟陶侃算是有过合作。

    所以,在应詹认可了司马绍在这时动手后,司马绍相继任免司徒王导为大都督,诸葛恢,陶侃与应詹要职,做好了与王敦决一雌雄的准备。

    这次历史,没了任用流民军作为绝杀的胜负手,快速结束了这次王敦的叛乱。

    所以司马绍所能够依靠的,以及自己所能掌握的力量也就只有这眼下势力。

    首先便是司马绍打理拉拢的王导,王导便带领琅琊王氏的弟子,给王敦发丧,做出王敦已经因病而死的样子。

    毕竟王导这个琅琊王氏的头面人物出面,没有人认为这是假的。

    这就让司马绍的手下士气大增,全部认为自己只需要去捡便宜就好。

    这就好像是黄四爷的替身当做黄四爷死后,所有人都敢去攻打黄四爷的碉堡一个道理。

    而王导的面子比黄四爷的替身更让所有人相信,毕竟琅琊王氏怎么可能会放弃王敦?!

    对于此,王敦自然是大怒,只不过他真的生了重病,那是真的统不了兵。

    于是任命王含为统帅,钱凤邓岳及周抚等领兵攻向建康,并以诛杀奸臣诸葛恢与陶侃。

    而接下来,便到了陶侃的表演时间,让所有人都知道陶侃的军事能力。

    王含水路并进,率领五万士卒进军江宁,逼近建康。

    陶侃亲自率领士卒作为诱饵,伪装战败,将其引诱到了秦淮河,将王含军队军阵拉扯散。

    预先埋伏好的士卒乘坐轻舟从水上杀出,直接断首截尾,把王含已经拉扯成数段的军队截断。

    然后陶侃果断带领军队反扑,王含的军队大败,斩杀将领何康。

    紧接着陶侃有意的放王含逃跑,自己的大军在身后不紧不慢的追逐,但每到一地,便告知当地王敦已死,王含大败,如今还不拨乱反正,难道还要给王敦陪葬不成!

    当地世家不清楚情况,王敦病重的消息他们还是清楚的,王含战败也是切切实实的。

    所以这时候,就算没直接跳反,但也果断解决掉了陶侃的后勤问题,甚至有些大胆的直接派遣自己家族的年轻人与部曲加入陶侃的军队,一起讨伐王敦,多少算是分一点资历。

    所以,陶侃一开始的士卒也不过只是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精锐,也就才过了万余人。

    但等到自己率领大军追着王含大军打时,不知不觉便是到了五万人有余。

    王敦听到这消息,直接就病死了。

    王应接手了王敦剩下来的兵力,选择秘不发丧,但这种事情,在兵临城下的时候又怎么可能隐瞒得住,没有王敦稳定人心,王应面对陶侃直接被打穿了。

    但陶侃丝毫没有休息,因为沈充钱凤等人开始应和王敦开始叛乱。

    陶侃安排自己人清理局势,紧接自己着率领本部精锐抽身,向着沈充扑去。

    沈充及后带领一万多兵原本的计划是与王含军会合的,但陶侃进军速度实在太快了。

    毕竟在沈充原来看来,王应对上陶侃,守城怎么也要守上几个月,这时间足够自己直扑建康了,但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前脚跟宣布叛乱,后脚跟王应就被陶侃平叛了。

    那么沈充自然坐蜡了,原本还在思索着自己先跟王含残军汇合。

    但陶侃却明白,越是这时候自己就越是要快速把这些说残兵摧枯拉朽的摧毁,以快打快才能发挥出自己精兵悍将的优势。

    所以沈充完全没有想到,陶侃直接舍弃掉在王敦的老巢里面劫掠,而是带兵杀向自己。

    三战三败,沈充钱凤以及王含全被陶侃斩杀,邓岳和周抚率领残军向王桑处逃跑!

    可以说陶侃,就这么从头到尾的杀了一圈,王敦那看起来十多万的军队,面对陶侃这般不堪一击。

    不但麾下士卒打出了士气,自己麾下的军队还越来越多,看得司马绍等人却是有几分的目瞪口呆,陶侃的表现简直让他们感觉到匪夷所思,战争是这么容易的事情吗?!

    因为陶侃的决策,明明每一步只要走错,陶侃就会万劫不复,甚至有可能全军覆没。

    但此刻陶侃到底是打赢了,那回过头来再看,就是每一步都举重若轻了。

    而这,就是进入正史七十二将的硬实力。

    当然,相对于七十二将中的其他人,陶侃最擅长的便是练兵,尤其练自己家私兵。

    这就让陶侃麾下精锐,虽然平时不显山露水,但真战斗起来却冠绝整个晋廷。



第三百四十二章 陶侃扬名  
相关:  宠使  一世仙朝  耕耘贞观  兵道争锋  阵修士  精灵之从头再来  梦境厮杀  精灵之神奥之主    娶了一只小草精,肆爷娇宠哄不停  我有一卷度人经  断刃行  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好书友晋末的卯金刀第三百四十二章 陶侃扬名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71s 2.3694MB

搜"晋末的卯金刀"
360搜"晋末的卯金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