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泉州开拓甚早。
在**流域的各县,都有大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古发现:距今三、四千年前,居住在此地的闽越族“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使用石制工具,已经掌握了种植水稻、纺织、陶器制作等技术。
先秦夏、商两代,今泉州地理区划属扬州。
西周时,为七闽地。
出现关于泉州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属闽越地。
居住在这里的闽越人擅长造舟航海,“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水行而山处,”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
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前后,越亡,其族人部分流播闽中,或为王,或为君,并服于楚,泉地属之。
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立闽中郡,泉地归之,为闽越族酋长无诸所领。
汉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因助汉灭秦、楚之功,被封闽越王,领闽中故地,都东冶。
泉地属闽越国。
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因闽越国不断举兵侵百越,汉兴师问罪,废除闽越王封号,并先后封两王(越繇王与东越王)以共领前闽越国地。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东越王因叛被杀,汉改封越繇王为东成侯,并命军吏徙闽越民于江、淮间。
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因遁逃山谷未迁的闽越民逐渐繁衍,设立冶县,隶属会稽郡。
泉地属冶县。
后又改属会稽南部都尉的侯官县。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会稽南部都尉改为建安郡,析建安郡侯官县地置建安郡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
为本地设县置治之始。
辖今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市、南安市及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莆田市、厦门市、,以及漳州市部分地区。
今德化县属侯官县。
两晋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置晋安郡。
改东安县为晋安县,管辖现在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四市地,县治在今丰州镇,属晋安郡;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入南安县。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中原战乱,衣冠士族南渡入闽,部分沿古南安江两岸聚居,后改南安江为**。
南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析晋安郡置南安郡,下领三县:晋安、龙溪、兰水;郡治设于晋安(今南安市丰州镇)。
泉地属南安郡晋安县。
南安郡初隶江州,普通六年(525年)改隶东扬州。
陈·永定元年(557年):在晋安郡置闽州(今福州),辖晋安、建安、南安三郡。
天嘉六年(565年),闽州罢,仍隶东扬州。
陈·光大二年(568年):于晋安郡置丰州(治所设在闽县,今福州市区),南安郡属之。
分南安地另置莆田县,属丰州之南安郡(今泉州)所辖。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大幅度地裁减郡、县。
改丰州为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南安郡撤销,晋安县改为南安县,归其管辖。
于是,福建历史上首次出现“泉州”之名。
大业二年(606年),复改泉州为闽州,南安县改属闽州。
大业三年(607年):废除州治,改闽州为建安郡,今泉州市地除德化因侯官县废归属闽县外,均属南安县。
唐太宗继位后,对州、县大加并省,并依据山河形势、地理区域分全国为十道。
福建属岭南道,下辖丰州(治所在今泉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建州(治所在今建瓯)。
武德五年(622年),于南安故郡地置丰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并分南安地复置莆田县,属丰州。
丰州下领南安、莆田、龙溪三县。
贞观元年(627年),丰州撤消,南安、莆田、龙溪三县并入泉州(治所在今福州)。
嗣圣元年(684年),析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之南安、莆田、龙溪三县置武荣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
不久,武荣州废,三县仍属泉州。
699年,划莆田县西部设清源县(今莆田市仙游县)。
久视元年(700年),又于今泉州市鲤城区置武荣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四县。
在北隅依云榭筑衙,并建六曹都堂署及参军厅,衙前辟南大街为市。
不久开始在治地建城,是为唐城。
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隶属闽州都督府。
泉州建制自此始。
莆田、清源二县属泉州所辖。
开元六年(718年),泉州刺史冯仁智以州治无县,请析南安县东南地置**县。
至此,泉州领有五县。
开元间(713~741年),泉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五县,37054户,约24.95万人。
天宝元年(742年),唐廷下诏改州为郡,泉州易名清源郡,属岭南道,领南安、莆田、仙游(因郡、县同名,清源县改为仙游县)、**四县,时为中州。
天宝间(742~755年),清源郡有23806户,160295人。
乾元元年(758年),清源郡复为泉州。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福州都督府升节度使,泉州等六州属之。
大历六年(771年),罢节度使,置都团练观察处置使,泉州仍属之。
贞元八年(792年),泉州刺史席相重修北楼。
翌年欧阳詹作《北楼记》。
贞元十九年(803年)、长庆二年(822年)、咸通五年(864年),先后析南安县地立大同场(今同安县)、桃林场(今永春县)、小溪场(今安溪县)。
贞元二十年(804年)七月,因福建观察使柳冕所奏,在泉州设万安监。
浯洲岛(今金门)设牧马区属之。
有陈渊率十二姓氏前往牧马,耕稼渔盐开始兴起,人口日益蕃衍。
贞元间(785~804年),析永泰县之归义乡置归德场(今德化)。
元和年间(806~820年),泉州有35571户,238400人,由中州升为上州。
大和年间(827~835年),泉州刺史赵棨增开泉州仁风门、素景东西两门,合四门,北城墙建有立候楼;又辟东街、西街通东西两门。
大中十一年(857年),设嘉禾里(今厦门),属泉州。
光启二年,王潮为泉州刺史,任内兴筑泉州子城,周三里又百六十步,辟东行春门、西肃清门、南崇阳门、北泉山门。
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建立闽国,封为闽王。
王审知死后,其长子王延翰继位,自称“大闽国”。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审知次子王延钧杀兄篡位称帝,国号大闽,泉州归之。
升归德场为德化县,升桃林场为桃源县(今永春),大同场升为同安县,属泉州。
后晋天福三年(938年),桃源县改称永春县。
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升大同场为同安县,至此,泉州计领六县。
后晋天福八年(943年),富沙王延政称帝于建州,国号大殷。
开运元年(944年)年底,泉州改隶大殷。
开运二年(945年)正月,大殷改国号闽,泉州隶之;八月,闽主降南唐;九月,泉州归属南唐。
南唐封留从效为**王。
后汉乾佑二年(949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下辖今泉州、莆田),兼领南州(即漳州)。
同年,德化划归清源军,增领原属尤溪的常平、进城二乡。
留氏卒后,继由清源军统军使莆田人陈洪进割据。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升小溪场为清溪县(今安溪)。
北宋宋代的地方政权建置。
基本上承袭唐朝与五代之州、县制。
宋时的军、州、府实为同级行政机构,州、县以上的路,相当唐朝的道。
北宋时,福建称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和邵武、兴化二军。
南渡后升建州为建宁府。
福建因此包括一府五州二军,共计八个同级行政机构,故号称为“八闽”,共辖42县。
乾德二年(964年),清源军改名平海军,名义上归两浙西南路。
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宋复灭吴越,平海军改为泉州。
至此,泉、漳二州正式顺归宋王朝,福建全境才真正纳入宋朝版图。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划莆田县百丈镇(今莆田大洋、新县、庄边、白沙乡)和仙游县游洋镇(今仙游游洋、石苍、钟山、象溪乡)及福州之永福(今永泰县)、福清边境的一些边地,另置兴化县,县治设在古邑(今仙游游洋)。
同年,建太平军,又改为兴化军,直属两浙西南路,辖莆田、仙游和兴化三县,军治亦设于兴化县治所在地。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划德化县九座山区(今仙游县凤山、西苑乡)归仙游县辖。
长泰县析归漳州。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县东北部16里置惠安县。
至此,泉州领七县:南安、**、同安、德化、永春、清溪、惠安。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闽地从两浙西南路分出,独设福建路。
雍熙二年(985年):泉州改隶福建路。
熙宁初(1068~1070年):四县同巡检寨设置于永宁里石湖村,专管**、南安、惠安、同安陆路地方事务,额管125人。
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泉州升为望郡。
宣和三年(1121年),清溪县改称安溪县。
至此,泉州辖**、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7县。
据史书记载:宋代澎湖已正式划归泉州,隶属**县管辖。
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七月,福建(泉州)提举市舶司并归转运使。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五月,复置福建(泉州)提举市舶司。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十二月,南外宗正司由镇江迁置泉州。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县安海东西两市商人因争夺码头发生械斗,榷税官难以控制。
朝廷差官临监,始置石井镇。
朱松(朱熹之父)为首任镇官。
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福建提举茶盐官兼领福建市舶司。
十月,移司泉州。
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在澎湖建造房屋200间,派水军长期驻守,并编管台湾户籍。
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毗舍耶人再犯**沿海,始置水澳寨(官称永宁寨),驻扎水军60名,以为防御。
嘉定年间,真德秀知泉州整修,增驻水军50名,并于永宁石湖新造军房50所,额定兵员325人。
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泉州城南置宝林寨,城东置法石寨,分兵守卫。
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三月,宋廷命福建提点刑狱陈公亮、漳州知州朱熹一同措置漳、泉、汀三州经界。
因遭权贵豪强反对,无法实行。
嘉定十一年(公元1218年),在**县围头澳置宝盖寨,由宝林移120名士兵来此守卫,节制建平、清石诸屯,加强海防。
淳佑间(公元1241—1252年),泉州户口增至255758户、1329940人,为历史上第一次人口高峰,由上州升为望州。
景炎二年(1277年):改兴化军为兴安州。
年底,兴安州即为元军所陷。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元廷在泉州设立行宣慰司,兼领行征南元帅府事。
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元廷在泉州设置市舶提举司。
至元十五年(1278年):福建全境入元版图。
元朝统一中国后,施行行省制度。
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作为地方政权机构,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升泉州为泉州路总管府,领南安、**、同安、永春、安溪、德化、惠安七县及南、北二录事司(以领在城之民);翌年,南北二录事司合而为一。
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元廷令各路府、州、县设儒学教授、学正、教谕。
泉州路总管府儒学设教授、学正、学录各1员,训导6员;县学设教谕1员、训导2员。
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二月,再设泉州行省。
至元二十一年九月,泉州行省并入江淮行省。
至元二十九年复设福建行省。
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泉州路始设阴阳学,依儒学、医学之例,路设教授、学正各1人,县设训术1人,教授天文、历算、周易、数学。
至元二十七年前后,开始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隶属泉州路同安县。
当时澎湖列岛有居民1600余人,贸易至者岁常数十艘,有“泉州外府”之称。
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为图琉求(今台湾),改福建行省为福建平海行中书省,遂徙治泉州,辖诸州。
大德三年二月罢,置福建宣慰司都元帅府,移治福州。
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改泉州路总管府为泉宁府。
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复为泉州路,隶属江浙行省。
皇庆二年(1313年),兴化县治由游洋迁至汀溪(今莆田新县)。
民间称前者为旧县(今仙游古邑),后者为新县。
延佑七年(公元1320年),泉州设都转运盐分司,直属户部,专掌场灶榷办盐货及批验盐商引目等事。
至治年间(1321~1323年),福建境内设八个路,均归江浙行中书省管辖。
兴化路下领莆田、仙游、兴化三县。
至正十六年(1356年),撤福建路,成立福建省,此为福建设省的开始。
至正十七年(1357年),亦思巴奚战争至正十六年(1356年),复立福建行中书省,泉州路隶之。
至正十八年(1358年),设立泉州分省。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十二月,吴王朱元璋命左御使大夫汤和、中书平章廖永忠率领舟师2万人从明州(今浙江宁波)航海攻克福州。
汤和遣元降官原福建行省参政袁仁招谕兴化、漳、泉诸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明”。
二月,泉州路降于明。
泉州置卫指挥使司,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隶福建都指挥使司。
这是明朝在泉州设置的第一批海防军卫所。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福建全省八路先后改为福州、建宁、延平、邵武、兴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
改泉州路为泉州府,隶福建行中书省;罢录事司。
泉州府仍领**、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七县。
洪武三年(1370年),明廷在泉州设立福建市舶司,管理对琉球(今台湾)的贸易。
洪武七年(1374年)正月,罢福建(泉州)市舶司,严海禁以防倭寇。
泉州官方海外通商贸易基本停止。
洪武九年(1376年):废除行中书省机构,各省分别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司和都指挥使司等“三司”,以掌行政、司法、军政大权,并直属中央。
布政使司下领府、州、县。
改福建行中书省为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隶之。
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廷实行防倭封海,废澎湖巡检司。
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廷命江夏侯周德兴到福建沿海福、兴、漳、泉四府经略海防。
改永宁寨为永宁卫,于浯洲置金门守御千户所,另筑峰上、田浦、官澳、陈坑、烈屿、祥芝等处巡检司,屯兵驻守,以备倭寇。
祥芝巡检司并造司城,周一百五十丈,高二丈,寓铺六,有南北二门。
始筑厦门城。
至洪武三十一年,在泉州沿海先后增设:永宁卫,福全、崇武、中左、金门、高浦5个守御千户所,巡检司45个,筑卫所司城16座,以加强海防。
清清承明制,全国分为十五省,实行省、府(州、厅)、县三级制。
泉州府为闽八府之一。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永春升为直隶州,德化归其所辖。
泉州府辖**、惠安、南安、安溪、同安五县。
清设兴泉永道,辖泉州府、莆田县、仙游县、永春直隶州和厦门。
民国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州府,复县设道。
泉州初归厦门道,后属泉州道。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废道,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泉州划为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惠安、金门(待统一)八县。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闽变后成立兴泉省,辖莆田泉州,设省政府于泉州,不久即废,后改为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但辖县不变,直至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泉州于1949年9月1日解放(尚有金门县待统一),并于9月9日设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辖县依旧,辖**、惠安、同安、莆田、仙游、安溪、永春、金门(待统一),政区依旧。
同年12月,德化县归之。
1950年3月改称福建省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德化归永安专区;9月改为**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政区依旧;10月德化复归所辖。
1951年1月划**县城关和近郊设泉州市。
1955年3月改为**专区专员公署。
1956年5月撤销闽侯、永安专区,划福清、平潭、永泰和大田县到**专区。
1958年析同安县归厦门市。
1959年8月析福清、平潭、永春归福州所管。
1963年4月析大田县归三明专区。
1968年9月撤销**专区专员公署,成立福建省**专区革命委员会。
1970年6月析莆田、仙游归莆田专区,同时划同安县归**专区。
1971年6月改称**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3年6月析同安县归厦门市,1983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莆田地区,将莆田、仙游2县划回归**地区,9月划莆田仙游从**地区出成立莆田市。
1985年5月撤销**地区,原泉州市升为地级市,实行市辖县体制,辖鲤城区、惠安、**、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及金门县(待统一)。
1987年12月,析**县石狮、永宁、蚶江三镇和祥芝乡为石狮市(县级市)。
1992年和1993年,**、南安相继撤县设市。
1996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肖厝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为泉州市政府派出机构,析原惠安县所辖的涂岭、后龙、南埔、山腰和埭港5个镇及国营山腰盐场归其所辖,1997年6月,从鲤城区析出丰泽区、洛江区。
2000年肖厝管委会改为泉港区。
至此,泉州市辖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石狮市、**市、南安市和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泉港、清蒙共计四区三市五县和一个管委会。
1607年福建泉州地震“万历三十年秋地大震,暴风淫雨,搂拣飘摇,倾圮日甚。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九月李光缙撰”“万历三十五年秋地震,桥圮,大石桥折入于海,桥北故址塌南四尺奇。
余乃采石从海底结趾二十三,葺旧三十五,整补扶栏五百,增两翼镇风塔各一,折梁重易,关搂亭榭一新。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十月姜志礼撰这也就是泉州从十七世纪开始衰弱的原因之一,也因此在英法联军侵略和日本侵略中不被视为对象,有幸躲过了很多战争。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1188s 3.770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