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马士阮的坦荡,阮大铖这人倒是更奸滑,最终也是降了清。
朱以海细细思量,其实他现在立起监国旗号后,监国朝廷并没能真正建立起来,表面上现在浙东八府都已经拥他,但实际上真正较有影响力的也就是宁绍台三府。
不说什么福建广东四川云南,就是这金严衢和温处五府,都鞭长莫及,方国安也好,马士英也罢,朱以海现在其实也是完全管不着的。
“召马士英入行在为光禄少卿,阮大铖为太仆少卿!”
“朱大典以文华大学士,建行台督师,辖金华、衢州、严州三府,兼安徽总督!”
朱以海口述,沈宸荃提笔草诏。
“殿下,臣以为殿下还有两人忘记妥善处置。一是目前正在衢州招兵买马举旗的南阳王朱聿键,其二是福建的郑氏。”
“臣听说南京失守后,镇江总兵郑鸿逵便拥南阳王南下,杭州潞王降清后,郑鸿逵更数次劝进。又有黄道周、苏观生等一同南下,共同劝进。”
朱以海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很平静的道,“皇叔不是拒绝了吗?”
他穿越过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抢在朱聿键之前即位监国的,监国后动身南下临海前,还特意让张国俊、刘朝派人马去追朱聿键,就是想避免唐鲁二藩内讧争斗。
或许是他的穿越,改变了历史。
朱聿键在郑鸿逵等的护卫下一路到了衢州,然后与历史进程发生了变化。先是朱聿键因为郑鸿逵派兵攻打衢州烧杀抢掠表示不满,要与郑氏约法三章。
结果郑鸿逵很跋扈不肯依从,然后那位南阳王也是个拗人,便拒绝监国。本来若是按历史轨迹,朱聿键最终还是南下福建监国了。
但现在正在他们闹矛盾时,朱以海的使者快马加鞭的追到了,带头使者是陈函辉的弟弟,他也跟陈函辉一样都拜在黄道周名下读过书的。
之前黄道周拥南阳王南下福建,还曾去信给弟子陈函辉邀他南下呢,结果陈函辉当时觉得救国无望,打算自杀殉国。
如今他派弟弟在锦衣、东厂人员的护卫下,赶到老师这里,送上兄长亲笔信,告知鲁王已在台州即位监国,并说鲁王如何勇烈果决等等。
总之,大明又有希望了,而且这位鲁监国十分果决,绝对比什么桂王、潞王等强,让老师赶紧回台州共襄大事。
拿到这封信,黄道周纠结了。
本来他一开始是准备去广西拥最有资格继位抗清的桂王的,可半路遇到郑鸿逵和南阳王,对那位前唐王朱聿键他也有所了解,一路上相处也更加佩服,于是也决定共拥朱聿键监国继位。
可谁知在衢州发生了意外,朱聿键跟郑鸿逵倒是先闹了矛盾,他和苏观生等也是百般居中调和,但效果不大。
朱聿键态度很坚决,认为若是郑氏连这么简单的约法都不肯,那也别谈什么拥他监国抗清恢复之类的了。
而郑鸿逵明显也想借机拿捏立威,要让这位王爷明白,我郑家有兵马有钱粮有地盘,肯拥你那是我们看的起你,你别不识抬举,别跟我二四五六的立什么规矩谈什么条件。
谁都不肯先让步,都觉得这个先例不能开。
这一来二去,倒是出现变故了。
黄道周看过信后跟苏观生私下讨论,两人也一时犹豫。
就这么犹豫间,朱聿键和郑鸿逵又僵持了几天,他们也就一直暂驻衢州。而更多的消息不断传来,鲁监国义旗高举,宁绍台响应,什么于颖在越,各路义师汇聚钱塘,总之声势越来越大。
降清的浙江总兵王之仁都又在鲁监国的亲自前往劝说后率部反正等等。
渐渐的,黄道周和苏观生都犹豫了,之前局势崩溃,他们都想着挽救时局,可谁能想到,如今站出来一位鲁监国,还这般了得,并深得浙东军民拥护呢?
那还何必舍近求远?
监国都有了,再拥岂不是自乱阵脚?
对比下那边还在闹矛盾僵持着的南阳王和郑鸿逵等,经过反复商议后,他们去见了朱聿键,把浙东鲁王监国,并得宁绍台军民响应拥护,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说了。
朱聿键的反应倒也很平静,他对两人很客气的询问了意见。
黄道周和苏观生认为,本来大家是要拥殿下监国的,可因为这些天的耽误,鲁王先监国了,还已经做出了这么大声势,那么也许这是上天注定。
为了大明朝,还请殿下以国事为重,以大局为重,不如就上表拥立鲁王监国,免的大明自家先混乱了。
听完这两位的话后,朱聿键倒反而长松了口气。
很痛快的表示,这可能确实就是上天注定了,他同意亲自写一封信,上表拥护鲁王监国,但他也有一个小要求,就是他不打算去福建,也不打算去广西了。
他希望鲁监国能够让他就留在衢州,而且他也不想只跟以前一样当个哪里也不能去的藩王,他希望能够在这国家危亡之际,出来贡献自己一份力气。
他要如当年崇祯朝时,招募义勇,组建军队,要北上抗虏打鞑子。
这个要求听起来有些很过份,违反祖制。
不过既然南阳王肯让位,黄道周他们还是很佩服的,当即表示,愿意向鲁监国上书请求,为朱聿键恢复唐王爵位,至于是否改封衢州,以及募兵建军之事,还得请监国同意。
这事情达成一致后,朱聿键和黄道周、苏观生等一起召来郑鸿逵,告诉了他事情经过和结果。
郑鸿逵一听不乐意了。
他这个时候表示浙东的鲁王根本没资格监国,也没有实力挡的住清军,他希望朱聿键能够随他回福建即位监国,郑家愿意拥立他中兴大明。
可此时的朱聿键早看透了郑鸿逵,认定这个家伙没安好心,自己就算去了福建,也不过是任他摆布的傀儡,朱聿键无意更改主意。
双方最后一番争吵,不欢而散。
气极的郑鸿逵本来还想硬绑着朱建键南下福建,但看他态度坚决,于是便干脆仍下他不管,带兵撤往福建了。
衢州这边的情况传到台州,再送到朱以海这,可以说事情的意外发展,让他也是大吃一惊。
不过这终究是好事。
只是他担心的是郑鸿逵回福建后,郑氏只怕也未必会就此甘心,也许他们转头就会拥立桂王,或拥立朱聿键的弟弟唐王朱聿锷称帝也是极有可能的,毕竟郑氏实力雄厚,有资本有力量,岂会放过这样增强自己势力的机会?
虽说历史上的郑氏集团,在明末清初的历史中,始终显得目光短浅,毫无大志,只是想趁乱做个割据一方的军阀,郑芝龙后来降清还没落个善终,倒是后来郑芝龙年轻的儿子郑森十分英雄了得。
硬生生的在郑氏混乱崩溃后,还重新整合了郑氏,并还能坚持抗清多年,甚至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了台湾。
郑芝龙郑鸿逵郑彩等人脱不掉海盗、商人的小算计,朱以海也一直在考虑如何对待他们。
“臣以为南阳王能够在此时表现的如此大度,应当恩赏,他论辈份且是殿下从叔,不如恢复其唐王故爵,但其欲打破祖宗制度,要改封衢州募兵北上一事不能答应。”
朱以海望着那碧海蓝天,却是另一个想法。
“孤倒觉得,国难当头,太祖子孙,皆当效力救国。朱聿键是孤从叔,他崇祯时犯罪贬为庶人,唐王爵位早改封给其弟聿锷。现任唐王聿锷也没有过错,现在又怎么能把唐王爵再收走?”
“孤认为,倒不如改封南阳王为邓王,恢复亲王爵位,只是封号另赐。至于他想封镇衢州,甚至要幕兵伐清,这是好事。”
“这样,拟旨进封南阳王聿键为邓王,封镇衢州,拜征虏大将军,兼领中军都督府!”
“特旨邓王可招募王府护卫三营,兵额三千,由行在供应粮饷,先特拔两万两白银。”
“殿下,不可,宗室岂可领兵,此头一开,只怕·····”
“只怕什么?如今乱世,真要有想法的也管不了,”朱以海很平静的道,就如义阳王朱朝墠,他在崇明都称监国了,朱以海能管的了他吗?
还有诸如靖江王等以后肯定也还会站出来称监国甚至要当皇帝的,这是阻止不了的。朱聿键现在肯放弃不争监国位,朱以海自然也得有所表现。他想要募兵伐清,那就答应好了。
只要他不南下福建,那么北上是不用担心的,一个亲王,没有了监国或皇帝的名号,他就没有资本跟朱以海这个监国竞争的。
征虏大将军在大明朝那是大有来历,徐达、冯胜、蓝玉都先后拜过征虏大将军远征漠北,而常遇春、李文忠、傅友德、王弼这些名将,也不过是征虏副将军。
但如今,朱以海就算给这大将军印朱聿键,又有什么呢。
加一个兼领中军都督府,也不过是空衔而已。
朱以海真正给朱聿键的是许他恢复三营护卫,但也仅三千兵额,朱聿键没有福建郑氏支持,没有监国或皇帝名号,就凭一个邓王头衔,让他招三千兵也不用担忧的。
若是几个空衔就能安抚住朱聿键,避免唐鲁内讧,朱以海觉得是非常划算的。
“福建郑氏呢?他们意图拥立南阳王监国,图谋不轨,控制东南沿海,兵强马壮,尤其是海上力量极强,兼垄断东南海上贸易,须得小心对待。”
“其实郑氏本是一群海贼,更利好名而已,这些人不可信任,但眼下也得加以笼络。”朱以海沉思许久,“孤念你写。”
“加封福建总镇、南安伯郑芝龙为福建总督,晋封南安。
加封镇江总兵郑鸿逵为定虏伯,福建提督总兵官。”
“加封郑芝豹为澄济伯,福宁镇总兵,郑彩为永胜伯,建宁镇总兵。”
“赐封芝龙子郑森国姓,赐名成功,授锦衣卫千户世职,召入行在组建水师营,授副总兵。”
朱以海一口气给郑家封了一个总督三个总兵一个副总兵,一个侯爵,三个伯爵,一个世袭千户。
沈宸荃提笔草诏,一边道,“殿下如此厚恩封赏,福建郑氏必将一心拥护。”
朱以海却只是笑笑,他对郑家不抱半点希望,现在不过是安抚一下,希望他们不要在后方拆台罢了,但很大可能,郑家估计不会满足的。
人嘛,都是得陇望蜀的。
“殿下,前方出现陆地,看,是那秦望山!相传当年秦始皇巡海盐时,曾登临此山眺望海盐城。”张名扬过来禀报。
朱以海抬头,果然远方出现陆地。
秦望山,据说中国各地有二十多座,都得名于秦始皇登山望远,而浙江的杭州、绍兴和海盐都有一座秦望山。
朱以海此行目的地海宁,其实是海宁卫城,在嘉兴府的海盐县城中,并不是在杭州府的海宁县。
海盐县南有秦望山,也叫秦驻山,在这片浙西平原上,也算是海边难得的一处高点。
“臣建议先派一支夜不收上岸侦察,若是附近没有敌人,则先据秦望山建营地,此处居高临下,沿海依江,且可将海盐城一览无余,兵家必争之地。”
“好,便依卿言。”朱以海从谏如流。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6s 2.330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