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0167五一庆典
五一国际劳动节在苏联是一个比较盛大的节日,毕竟这是由伟大导师恩格斯发起,并由第二国际推动实行的,这是全世界工人阶级的一个节日。
因为正值战争期间,今年苏联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庆典相比起往年来,要简化了不少,庆典的游行队伍方阵仅有29个,主要是来自莫斯科及其周边的一些院校和厂矿。
庆典从上午9点正式开始,持续一个半小时,到10点40分之后,就是各团体在莫斯科市区内的游行庆祝环节了。为了体现出节日的气氛,由卡冈诺维奇同志提议,经斯大林批准,莫斯科战时供给委员会调拨了一定的物资,在节日期间向莫斯科市民发放。这里面包括一定量的肉食和奶制品。
鲍里斯实际上对什么节日庆典之类的喧闹并不感兴趣,不过,这次的情况有些特殊,因为他第一次获得了登上列宁墓观礼台的机会,哪怕只是排在最尾端,那也是一个向全苏联所有人展示自己的机会。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得很到位,红场上布满了各式彩旗,广场正中央的位置,也竖起了数面印有列宁头像的红旗,而在克里姆林宫的外墙上,则悬挂了各加盟共和国的国旗。
可惜的是,等到节日正式到来的时候,意外出现了,五月一日当天,从早上六点开始,天上就开始飘落小雨,等到了八点钟的时候,雨势不仅没有停止,反倒下得更大了。
鲍里斯是在天明之前赶到克里姆林宫的,为了今天的庆典,他还上还从未穿过的将军礼服,自参战以来,获得的全部勋章也都佩戴在了胸前,以至于左胸的胸前位置,都被勋章个占满了。
斯大林今天也要穿一身白色的军礼服,不要误会,他这可不是空军亦或是海军的军礼服,而是属于他自己的,仅有的一种款式,不过,他的身上倒是没有佩戴勋章,这一点上,与后来的勋章爱好者勃列日涅夫完全不同。
有资格参加庆典并登上列宁墓的人,都在1号办公楼集合,偌大的会议室里坐得满满的,大家都在等候着开始时间的到来,也是在等着斯大林的出现。
八点四十分,斯大林的身影准时出现在会议室门口,这位领袖同志今天的情绪显然很不错,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脸上还带着笑,他甚至还与站在门口位置的莫洛托夫开了两句玩笑。
时间比较紧凑,斯大林没有在会议室多做停留,只是与少数几个人简单的交谈了两句,便出门上车,开始赶赴列宁墓出席庆典。
别看下着中雨,可汇聚到红场的民众还是热情不减,按照相关部门的统计,今年的庆典总共动员了20万人,嘈杂的人声即便是在克里姆林宫内也听得清清楚楚。
与那些政治人物们不同,鲍里斯他们这些穿着军装的军人,坐的都是吉普车,走的路径也不同,他们是从救世主塔的入口处离开克里姆林宫,前往列宁墓的。而诸如赫鲁晓夫他们那些政治人物,则是走的尼古拉塔方向,并由那里前往列宁墓。
乘坐的车子一离开克里姆林宫,刚从救世主塔的门洞出去,坐在车里的鲍里斯就感觉到一片扑面而来的“热浪”,只见眼前触目可及的地方,全都是晃动的人群和摇曳的鲜花与旗帜,嘈杂的欢呼声更是此起彼伏。
内卫军的士兵在车辆通行的地方,布置了一条通道,以便将军们乘车绕行到列宁墓的后方。
鲍里斯坐在车里,心情没来由的一阵紧张,对他来说,登上列宁墓的观礼台,在某种程度上,就算是爬上了这个国家权力的高峰,在这座山峰上,真正能够停留住的人,是少之又少的。
车子在救世主塔正前方的广场上转向,几乎是同一时间,汇聚在红场的人群中爆发出震天般的欢呼:“乌拉……乌拉……乌拉!”
鲍里斯暗自猜想,应该是斯大林乘坐的车辆出现在红场上了,无论后世对这位领袖的评判如何,至少在现如今的苏联,他的威望无人能及。
车队抵达列宁墓,自有穿着军礼服的士兵赶过来,替鲍里斯他们打开车门,而在下车的那一刻,又有专门的人撑着伞上来,为他们遮挡雨水。
鲍里斯谨守着规矩,目光瞄准了安东诺夫,见人家动了他才动,就那么紧跟着安东诺夫走上了列宁墓右侧的楼梯,而后转过两道平台,上了最顶层的观礼台。
整个过程,红场上都充斥着民众的欢呼声,这似乎也预示着旷日持久的苏德战争,已经到了转机出现的时刻,这个庞大的国家已经喘过气来了。
就在鲍里斯迈上观礼台最后一级台阶,脚步还没有站定的时候,布置在红场上的数十个扩音喇叭,同时奏响了乐曲,是雄壮的《国际歌》。等到鲍里斯站稳脚,但是身影还没有出现在观礼台外弦的时候,广场上已经响起了欢呼声,同时,莫洛托夫的声音响起,开始为今年的庆典致辞——这些,都预示着鲍里斯虽然已经贴近了苏联的最高权力核心,但还只是蹭了个尾巴。
不过,鲍里斯的心态还是很好的,他并不计较这些,毕竟他还年轻,这条路还很长,他有理由相信,总有一天,这个流程的安排,会考虑到他的节奏。
终于,鲍里斯以一种打酱油的心态,站到了列宁墓观礼台的护栏前,俯瞰下方的广场,到处都是密匝匝的人头,尽管雨势越来越大,但撑着伞的人却是极其少见。不管看不看得清,所有人都以一种狂热的心态目视着列宁墓的方向,对他们来说,那里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地方,而站在那里的人,同样也都是至高无上的。
莫洛托夫的致辞之后,紧接着便是斯大林的讲话。当莫洛托夫的声音在扩音喇叭中说出斯大林的名字时,整个红场瞬间变得鸦雀无声,而在这一刻,鲍里斯的思绪却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
在鲍里斯的记忆中,前一次出席如此盛大的活动,还是在去年莫斯科战役进行的时候,当时,他是以掌旗官的身份出现在红场的,所站立的位置,则是在列宁墓下方的长明灯旁边。现在,一年时间过去,在这个庆典进行的时候,他已经登上了列宁墓。
那么,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自己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又是如何从列宁墓下方,登到列宁墓的观礼台上的?
在博罗季诺,鲍里斯曾经协助波洛苏欣指挥第32步兵师,最终,该部苏军损失过半,伤亡数千人;在克林城,鲍里斯负责指挥第133步兵师,在随后的战斗中,该部苏军虽然进展顺利,但最终的伤亡数字也不会少于两千人;在诺沃西利……在斯大林格勒……
不细细的数一数还没有察觉到,如今,认真的计算一下,鲍里斯惊讶的发现,虽然自己自战争爆发以来,就没有打过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败仗,但在自己指挥下阵亡的苏军士兵人数,估计仍旧有数万人之多。
数万人啊,一具具的尸体摆放在一起,恐怕早就铺满整个红场了,当然,若是摞起来的话,高度也早就足够将他从烈士墓送到观礼台上了。
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过去,鲍里斯对这个说法还从没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如今回想起来,它说的实在是太有道理了。
鲍里斯觉得,这逝去的数万名士兵,都是在自己的命令之下前仆后继的牺牲的,是自己将他们送上了战场,送到了死亡线上,而今,荣誉归属于自己,这些人却永远倒在了自己通往成功之路的荒地上。
呵呵,思绪从沉湎中拉回来,鲍里斯觉得自己有些无病呻吟了,战争便是如此,总不能每个人都做将军的,试想,最初的时候,他不也是从炮灰那样的角色一步步走过来的?如果硬要说和别人,尤其是和那些至今拼搏在战场一线的士兵们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只能说他的运气比较好罢了。
放弃了那些不切实际的悲天悯人,鲍里斯开始将全副心思都收回到正在进行的庆典上,不过到了这个时候,负责庆典表演的几个方阵已经通过了红场,正在走过的,则是来自各个工矿企业的代表团体。在穿过红场之后,这些游行的人群会在莫斯科市区内继续行进,而这样的庆祝活动,将会持续一整天。
如此盛大的活动,自然免不了会有外国记者的采访,而苏联政府也很乐意将这繁盛的一幕向全世界展示。
“……规模盛大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庆典活动,预示着拥有钢铁般意志的斯大林和他的将军们,已经带领着整个国家,渡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期,”《时代周刊》在评述这场庆典活动时,使用了这么一段话,“同时,也意味着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走到了转折点。”
五一国际劳动节庆典结束后的第二天,莫洛托夫向斯大林提交了一份来自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倡议,这份倡议提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掀开了新的篇章,为了确定三国在今后对德作战中的共同行动原则,三国领导人应进行一次“符合时宜”的会晤。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4s 2.274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