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包钢,先用简单的钢条做一把钢片刀,试一下尺寸和重量,等各项指标都定下来之后再用折叠包钢工艺正式做。一笔阁 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说”
赵枢觉得这些工匠也有些不知变通,试验品也这么认真不是浪费时间吗。
算了……也别对这些文盲匠人要求太多,等几年后他培养的学生接管了作坊,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交代完马刀后,赵枢去找建筑队,然后拿着李鹿起草他签字盖章的条子去砖窑拿砖——这也是赵枢定的规矩,任何作坊要出货都需要他、白露或是李鹿签字盖章的凭条。
沈初七的风干设想是盖一座类似砖窑的风干窑,然后用水力鼓风机往砖窑里通风,模仿强力的自然风,使得木材能够日夜受风从而干燥更快。
当然,赵枢认为实际情况并没有沈初七想象的这么简单,应该需要在风口处生火通热风控制湿度才行,这就是个大工程了,每次实验恐怕都要以几个月的时间计算,所以虽然理论上可行,但赵枢认为没有三五年摸不到头绪。
好在赵枢还有三五年时间,对于有潜力的设想愿意试一试。
跟建筑工人商量好风干窑的设计,已经是晚饭时间了,赵枢又策马去半山腰的学校找李鹿吃饭。
赵枢能理解李鹿抱怨了,他这一天早上从城里赶过来,然后跑去别院忙了半天,即便以他持续多年锻炼的体格也觉得有些乏了,何况李鹿这半个文弱书生。
“你看那些作坊的工作,”李鹿满嘴都是赵枢带来的李妈妈做的菜,口齿不清说道,“觉得如何,还满意吗?”
“有李鹿兄盯着,怎么可能不满意啊?一切都好。”
“有一点那些工匠跟你说了没,有几样水力机械磨损得厉害,需要更换零件了。”
“看过,都是正常磨损,用来润滑的菜油润滑效果太差,等海州的鲸油送过来就好了。”
“嗯,你见到周楚没?”
“见到了,今天下午就是他陪我忙活的,我让他回去休息了,你跟他学射箭效果如何了?”
“还好,我用软弓已经能在十五步内上靶了。”
周楚是西军弓箭手出身,用弓用弩都是高手,赵枢曾经为了李鹿的人身安全不让他碰弓,不过后来还是允许他在周楚的看护下学习射箭。
“其实弓箭没什么好练的,准确度不重要,还是要多练臂力,同样的时间能射出十五支不准的箭要比射出五支百发百中的箭更有用。”
“咦~周楚也说过同样的话。”
“废话,这些话就是他跟我说的。”
赵枢最开始是出宫前由控鹤军一个指挥使打的底子,后来一直跟周楚学射箭,虽然不敢说百步穿杨,但据周楚所说,赵枢的箭法已经远远高于控鹤军的平均水平了。
“再说了,等我把耐火砖解决了,以后就是火枪的时代,十年后弓箭就会被全面淘汰,只能用来强身健体。”
“我保留意见。”
李鹿觉得赵枢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赵枢也不以为忤,他的步子确实迈得很大,他的计划直接跨过了七百年的火器发展,如果不是金属加工工艺实在太差,他还考虑过直接上后装纸壳定装弹的夏赛波步枪。
不过他实在是不知道不迈大步的理由,火门枪和击发枪之间唯二的技术难度就是簧片和击发药,簧片涉及钢铁加工技术,但就算实在做不出来用竹片也能解决,只是需要经常换而已,至于击发药,周君易脸上还没痊愈的伤痕可以说明问题。
说白了火器几百年的发展都是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在不断的摸索和试错中进行,但赵枢毫无理由把这期间的落后路线都走一遍,所以迈大步也就成了必然。
当然把图纸做成实物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现在就在耐火砖上卡了两年,不过还是那句话,三五年赵枢还是等得起的。
好在李鹿也是务实之人,相信拳头大才是硬道理,不像那些迂腐的书生讲什么“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所以说可以对他画大饼,
“你想想,火枪面前人人平等,任你是全身批甲还是百战精兵,挨一枪都要死。到时候咱们大宋几千万支火枪人人皆兵,还有哪个异族敢直视?”
“你说的是很好啦……不过我总觉得事情不会这么顺利。”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我可以确信这条路线绝对没错,只是需要靠你帮我实现。”
“反正已经上了你的贼船了,也只能相信你是对的。”
“聪明,你不会后悔现在的选择的。”
忽悠完李鹿,二人回小楼,李鹿开始备明天的课,赵枢则拿起了早上李鹿给他的那叠写着学生们异想天开的建议的纸。
大部分都是工匠和周围农村的孩子结合家里的生产情况想出的一些点子,的确如李鹿所说绝大多数都是异想天开,受制于本身的知识储备,有一些干脆就是早就被淘汰几百年的技术。虽然无用,赵枢决定还是鼓励一番,这种开创精神很难得。
不过其中还有些在现在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以赵枢的理解来说确实有一定可行性的,当然,还要从实践中慢慢摸索。
赵枢觉得提高工匠的文化水平很有必要,李鹿制定的很多条例他们根本看不懂,这还是竹樱费劲找的一流工匠,他们尚且如此,更别说那些底层工匠了,怪不得古代科技发展如此缓慢。
不过赵枢暂时没有多余的人力来给工匠进行扫盲,又不是不能用,虽然效率低一些,但执行力还是不错的,做出的产品也拿得出手。
比如赵枢交代任务第二天工匠就把钢片刀打好了,赵枢试了一下,二斤重的长刀重量已不算低,但赵枢用起来还是觉得有些轻了。
“长度没问题,弯度也正好,加厚一分吧,重量加三两,可以用折叠包钢法打成品了。”
“是。”
而后赵枢又在各个作坊指手画脚了两天,自认为对各项工作做出了很大的改进,然后跑去学校给新一批学生讲物理和生物课。
“好累啊……”
讲了五天课后,赵枢躺在院子的摇椅上感叹。
<>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46s 2.277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