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史弥远的反应就能够解释通了。
史弥远肯定是相信了谣言,这让郑清之不寒而栗。
他在史弥远手下干过多年,自然知道这位权臣的恐怖。
这么多年,那些弹劾他的大臣,没有一个有好下场,他甚至连宁宗太子都给逼死了。
现在史弥远认为自己背叛了他,还不整死自己?
他让李知孝进中书省,就是要用李知孝取代他,然后把他踢出朝廷。
想到这里,郑清之想骂娘了。
他在史弥远身边忍辱负重,做了那么多年的乖媳妇儿,就是为了取得史弥远的信任,可现在却全完了。
“到底是谁,这么缺德,坏我大计!”郑清之真是恨透了散播谣言之人。
“一定是李知孝这个畜生!”郑清之并没有怀疑赵泰,因为两人到现在连面都没见,他首先想到的人,便是即将进入中书省的李知孝。
郑清之咬牙切齿,“这厮早就想进中书省,一定是他在害我!”
想到这里,郑清之咬牙切齿,他快步走回书房,提笔写起了奏疏。
他在史党多年,对于史党内部的事情门清,知道不少黑料。
那李知孝居然使出这样卑鄙的手段,他便决定抖出他的黑料,明天弹劾李知孝。
这既是报复,同时也是告诉史弥远,是李知孝在害他。
次日清早,一夜未睡的郑清之抖擞精神,袖子里揣着奏疏上朝。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皇帝身前,内侍朗声唱道。
郑清之手伸入袖中,刚要出班参奏,便听一名谏台官出列,“臣弹劾参知政事郑清之,挪用公帑!”
郑清之目光惊愕,又见一人出班,“陛下,臣弹劾郑清之,自诩清廉,却在中书省看春宫图,并且常常出入青楼,与多名青楼女子有染!”
郑清之的奏疏还没拿出来,朝堂上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弹劾声,内容不是他贪污受贿,就是作风有问题,不仅嫖娼,还上班看黄书。
嘉定元年,也就是108年,朱熹等人被宋廷平反后,理学逐渐成为南宋显学。
宋朝是明令官员禁止狎妓的朝代之一,不过具体实行的时候,没那么严格,私下里嫖妓,基本没什么人管。
毕竟民间传言,宋朝皇帝也嫖妓,只不过这事都是心照不宣,一般不会拿到台面上说,可现在拿出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
郑清之作为参知政事,朝廷副相,私下里悄悄地做没什么问题,可现在被人挖出嫖妓,还在朝堂上说出来,问题就大了。
毕竟现在理学盛行,肯定舆论哗然。
史弥远主政这么多年,斗争经验极为丰富,郑清之还没开口,就被史党的弹劾给淹没了。
这时他再一次被打懵,手里拿着黑料,也没机会开口。
这么多人弹劾他,史弥远已经占据先机,他再开口,也会被人认为是狗急跳墙,胡乱咬人。
赵昀听了百官围攻郑清之,也有些不知所措,“郑爱卿,你解释解释吧!”
郑清之百口莫辩,百官参奏之事,虽然大多捕风捉影,但是有些却也确有其事。
郑清之只能慌忙行礼:“陛下,臣冤枉啊!”
郑清之也是拥立赵昀的功臣之一,赵昀对他的宠幸虽不及史弥远,可也恋着旧情,他看着群情激奋的百官,只能沉声道:“你回去写份奏疏自辩,在此之前,不要回中书省了!”
语毕,赵昀起身离座,内侍立刻高唱道:“退朝!”
百官退出大殿,郑清之如遭雷击般,杵在大殿内,知道他已经被史弥远彻底抛弃。
郑清之失魂落魄地步出大殿,跨门槛时,一时不慎,险些栽倒,门口的侍卫也没人扶一把。
现在的情况,各人都清楚,史相公昨天让李知孝入中书,今天百官就对郑清之群起攻之,便说明郑清之马上就要被史相公赶出中书。
届时,贬出朝廷还算好的,就怕流放千里,在路上把他做掉。
宋朝一般不杀士大夫,可是要把人整死,手段还是蛮多的。
现在各人都知道,郑清之得罪了史相,所以没人敢与他亲近,害怕被牵连处罚。
……
李知孝进中书,郑清之被百官参奏的事情,在临安城内,很快就传播开。
这时,在政治氛围比较浓郁的太学附近,学子们都在小生议论此事。
“听说了吗?郑参政今天被百官弹劾了!”
“怎么没听说,说是狎妓,还被爆出在中书省看春宫图!”
“这要是真的,郑参政岂不名誉扫地!”
“这肯定是奸相陷害,想把郑参政赶出朝廷!”
“是啊!前两天听说郑参政,指使李御史死谏,一定是这件事情,让奸相愤怒了!”
赵泰扮作士子,坐在酒肆内,听着学生们议论,大概了解到朝堂上发生的事情。
他听着议论,露出微笑,“郑清之,你不愿意与史弥远斗,我就逼着你与他斗。现在你也算被逼到墙角,我看你身上倒底有没有一丝血性。如果你现在还不敢反抗,那就是我看错你了!”
想到这里,赵泰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对承德道:“走,回去!”
……
郑清之回到府邸,饭都没吃,便把自己关在书房内。
他没想到自己隐忍这么多年,临近成功时,却忽然被史弥远抛弃。
他跟随史弥远多年,知道史弥远的手段,一旦对他出手,就不会给他翻身的机会。
在史弥远让李知孝进中书后,郑清之还存在一丝幻想,今天也只准备参奏李知孝,可不想他还没开口,就迎来了史弘远的猛烈攻击。
此时,郑清之不禁有些后悔,这些年史弥远排除异己,他都是坐视不理,看着一个个忠义之臣,被史弥远赶出朝廷。
如今轮到他,才发现朝堂上,已经没有能够帮他的人,自己也避免不了,被清洗的命运。
现在这个情况,他如果硬抗,恐怕会招致更加猛烈的攻击,他想要自保,恐怕只有认输服软,自请外放,或许还保住一条性命。
这时郑清之正胡思乱想之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他的思绪,门外想起管家的敲门声,“相公,那天来人又到府外,执意要求见相公!”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4s 2.346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