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暗子

    望着代王二人离开的身影,朱祁玉不由轻轻靠在榻上,心神有些飘远。

    所以说,代王最容易被人拿捏的,就是他懦弱的性格。

    刚刚的那番吓唬,换到别人的身上,绝不足以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毕竟,有了建文殷鉴在前,朝廷对于藩王能用的手段,其实并不多,轻些的降斥,召斥,禁足,重些的削禄,移封,只要不是大逆之罪,也就到这了。

    理论上来说,只要他自己安分守己,朱祁玉其实也不能把他怎么样,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已故的老代王朱桂。

    这位太祖子嗣,可谓是恶行累累,在代藩作威作福,什么擅役军民,敛夺财物,甚至就连他的王妃,中山王徐达之女,太宗皇后之妹,都丝毫不放在眼里,太宗刚刚驾崩,他就把代王妃祖孙几个,全都撵去别院不给衣食,任其自生自灭。

    这般行径,引来了朝廷的无数次申斥,甚至先皇曾经亲自下旨,命朱桂不得苛待代王妃及世孙,命他从王府禄米内岁拨三百石给故世子之子,并需遣王府官属教习世孙读书。

    但是,面对着朝廷的圣旨,朱桂接是接了,接完就束之高阁,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明目张胆的违抗圣意,可偏偏,朝廷还没法子治他,申斥无用,削禄他也不怕,禁足什么的,他压根就不听,违抗圣旨是大罪,可毕竟也够不上大逆,不可能降再重的责罚,所以,也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说白了,作为藩王,只要自己不要脸,真的是可以肆意横行。

    当然,这和朱桂的身份辈分有关,其他的藩王,大抵不至于像他一样敢完全无视朝廷的诏命,不过,要说是故意为难,其实也不容易。

    这也是朱祁玉选择代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他这样的性格,才是最合适去漳州府的。

    至于说代王等人顾虑的问题,朱祁玉自然也考虑过。

    首先是倭患的问题,有了前世的经历,朱祁玉很清楚,倭患的根源,其实就在海禁上头。

    最初东南一带的乱局,源于张士诚的旧部落草为寇,同倭寇勾结,形成了最初的倭患。

    为了解决此事,太祖定策立禁,本质上是为了清扫张士诚的势力,但是海禁愈严,让当地濒海的百姓受到影响,东南一带,可耕田地并不多,依靠捕鱼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大多行商取利。

    海禁一起,许多依靠行商的百姓都难以为继,继而纷纷成为海盗,伪装为倭寇,行私贩之事,所以说,这些人实际上才是倭患的根源,至于那些真正来自倭国的浪人,数量反而不多。

    所以,想要根治倭患,开海是最好的办法。

    但是,开海有两个大问题,一是一旦开海,会动摇重农抑商的本业观念,让诸多百姓都会趋于行商,进而影响朝廷岁入,二是海禁之策乃是太祖所定,若想更易,实则艰难。

    现在朱祁玉所做的,其实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尽可能的辗转腾挪,做出改变。

    如今并非是洪武年间,天下初定,百业凋敝,人丁不丰之时,自然要让百姓归于本业,厉行生产。

    虽说经过了土木一役,但是,地方各处,受影响却并不算大,尤其是这两年各地受灾之后,出现的大量流民,让朱祁玉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

    那就是,朝廷一方面头疼流民的安置问题,另一方面,却又担心百姓脱离本业,这中间的矛盾之处,该如何解决。

    说白了,不是没有足够的人来耕种,只是百姓得不到自己的田地来耕种,所以在此基础之上,他才有了设立皇庄的想法。

    如果说这条路子可行的话,那么,大量的归拢流民回归到本业之上,原本因为担心民间商贾风气盛行,影响本业而对商贾的压制,也就可以松上一松了,这是所有事情的前提。

    在此基础之上,第二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开海的问题。

    直接开肯定是不行的,如今大明的倭患,说实话,虽然已经是东南积弊了,但是,和嘉靖之时相比,还远远不足。

    朝廷对于东南一带的政策方向开始转移,是以嘉靖倭乱为标志的,彼时因为长久海禁,各地松弛,数十倭寇,竟可长驱直入,横行数十日,直逼南京,方被围歼,正是由于此事,才让朝廷真正开始重视起倭患。

    在此之后,一方面重整备倭军,厉行捕杀倭寇,另一方面,朝廷也才有官员开始提出“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的观点,最终促成了隆庆开关。

    所以事实上,朱祁玉很清楚,祖制并非不可更易,但是,往往只有在出现严重后果的时候,多数人才能幡然醒悟,在此之前,想要改变,确是千难万难。

    当然,朱祁玉既然知道了,就不可能坐视不理,开海很难,但是,开一个小口子,却是容易的。

    代王说得对,所谓勘察地理,完善舆图,这个由头只要放出去,必定有大把的商人,借着这个理由出海行私贩之事。

    但朱祁玉想要的,其实也就是如此。

    要知道,现如今即便是没有理由,也有大把的商人伪装成倭寇,行私贩之事,这根本就难以禁绝。

    所以,不如给一个相对正常一点的理由,将私贩转到半明面上来,如此,便可以在不触动海禁的情况下,逐渐将商贾和倭寇剥离,抑制倭患。

    这也就是他非要让一个藩王过去坐镇的原因,除了藩王之外,不管是谁,都不可能有这样的特权。

    之前尹王胆大包天,命人袭击朝廷命官,事后堂而皇之的将其庇护在府,地方的官员对此毫无办法,直到于谦亲自前去,才将此事平定,便可看出这一点。

    藩王在地方上,有着近乎无穷的司法豁免权,有藩王在背后坐镇,那些商贾才会放心大胆的抛弃倭寇的身份,将私贩摆到半明面上。

    所以朱祁玉才说,代王只需要管好自己的差事就好,别的由地方官来管,想也知道,这根本不现实。

    这些商人是替代王去办事的,地方官想管,要么是有当场查获的铁证,要么就得先过代王这一关。

    可是,要过代王这一关,就得上奏朝廷,有了这一道流程,这事情到了朝廷,理所当然的,也就从政务,变成了宗务。

    既然是宗务,那么朱祁玉可用的理由就多了,什么亲亲之道之类的理由,可以扯一大堆,反正这些事情,对于藩王来说,都是小事,象征性的下旨申斥一番,也就了了。

    朝廷当中,最多将此归为代王胡作非为,就算是严重些,真的牵扯到海禁,那也是代王为牟私利,私纵商贾出海。

    但是,这又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代王是自己处于好奇,让这些人去勘探地理,完善舆图的。

    对,是代王自己想要完善舆图,就是纯好奇而已,和别人没关系,当然,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这个招牌在,代王只要抵死不认,别人也难以把这罪名扣死在他头上。


    就算是真的扣上了,还是那句话,涉及宗室藩王,处置权最终都握在朱祁玉的手中。

    真要是朝臣们逼迫过甚,消息传扬出去,保不齐就会演变成文臣在针对宗室,到时候,各地诸王求情的奏本一上,也便只能息事宁人了。

    这倒算是一个变通的法子,待得以后这舆图真的完善了之后,航线成熟,也可为重设市舶司做准备。

    不过,这并非一二年间可以完成之事,还是要徐徐图之……

    这般想着,怀恩悄然上前,禀道。

    “皇爷,舒良公公到了。”

    “召进来吧。”

    朱祁玉回过神来,随口吩咐了一句。

    代王这边既然说动了,那么,之前布下的暗子,也该起用处了。

    “奴婢叩见皇爷。”

    舒良一如往常,态度恭敬的走进殿中,跪了下来。

    免了他的礼,朱祁玉也没多废话,直接了当的道。

    “刚刚代王叔出宫,朕已经同他商议好了,将代藩移封漳州府,代藩其余诸王听其意愿,不过,朕估摸着,想移封的,也只有代王叔自己,你回头将这个消息传过去,漳州府那边的事,也该加紧着办了。”

    闻言,舒良开口道。

    “奴婢遵旨。”

    于是,朱祁玉点了点头,继续问道。

    “最近可有新的消息传来?”

    远航之事,既然早有打算,自然是有所准备,至于这个准备,就是……

    “回皇爷,刚传回来的消息,任公子已经在漳州府立下脚跟了,按您的吩咐,漳州府本地的仕绅富户,基本上都已经有所结交,多数人的底细,也都有所了解。”

    “但是,这些人狡诈的很,想要抓到证据,确是不易的很,任公子去的时间太短,所以并没有完全取得信任,更难加入进去,不过,就目前来看,如皇爷所料,现今活动在东南一带的倭寇,有七成以上都和这些富户有关,光是已经抓到痕迹的,就有数十户之多。”

    “这还仅是漳州府而已,泉州府,兴化府,福州府情况更加严重,其中,尤其以泉州府和福州府,最为猖獗,任公子怀疑,他们这些富户暗中已经结成了联盟,同海外真倭勾结,不仅行私贩之事,甚至有些真倭手中拿到了火器,也是从他们手中流出。”

    “好大的胆子!”

    朱祁玉神色一寒,顿时让殿中的气氛有些紧张。

    东南一带的情势,他早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却没想到,走私之外,竟然还有人敢私贩军器。

    要知道,这可是朝廷明令严禁之事,看来这帮地方的富豪之家,的确是安逸的太久,以至于忘了朝廷的威严了。

    拧眉思索了片刻,朱祁玉便缓缓开口道。

    “查,细细的查,私贩军器是重罪,务必要查到背后主使之人!”

    不过,停了片刻,朱祁玉又摇了摇头,道。

    “这件事情,让任弘暗中探查,切记不可泄露行迹,查办之事,朕会另外再遣朝廷官员前去。”

    “是,奴婢领命。”

    不错,所谓的准备,其实指的就是任弘。

    当初,朱祁玉亲自去任府见他,为的就是这桩事。

    说起来,这个年轻人,在朱祁玉看来,心性能力都是上上之选,只不过,身体弱了些。

    若是任家不倒,凭他自己,无论是读书还是袭爵,总归能够有所成就。

    但是可惜的是,任礼肆意妄为,断送了他的前途。

    实话实说,将他派去东南一带,朱祁玉也很犹豫,毕竟,任弘各方面都足够出色,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身子有些弱,并没有怎么习过武。

    不过,他身上的那股韧劲儿和狠劲儿,却是极适合在这种混乱的地方生存下去的。

    想要根治倭患,除了要将假倭和真倭分开,还有就是要将普通的私贩商人和那些真的落草为寇的大盗分开。

    东南一带,假借倭寇之名的商贾众多,但是,其中也各有区别,有些人只是借此名躲避官府,私下里只是做些生意而已,但是有些人,是真正的亦商亦盗。

    这当中,前者属于可以给机会,让他们迷途知返的,至于后者,要如何处置,就要视其情状而定了,当然,那些私贩军器的,肯定是要按通倭之罪剿灭的。

    但是,这前提是,要有人能够探明东南一带各方势力的情况,任弘要做的,就是这些事。

    除此之外,朱祁玉还给了他不少锦衣卫的人手,如果有可能的话,在任弘的能力足够出众的情况下,凭借这支力量,他或许可以先成为假倭的一支,然后逐渐壮大,在朝廷开海之前,控制海上的航线,通过血拼内斗的方式,替朝廷扫平根除倭患的障碍。

    当然,这一点非常难,而且有一个风险,那就是,一旦势力膨胀之后,有可能会不受控制。

    但是,朱祁玉当初之所以选择任弘,就是看中了他的诚孝,任家一门还在京城,有他们在,任弘背叛的概率很小,更不要提,他身边还有隐藏起来的一支孤魂小队。

    当初,考虑到任弘并不会武艺,且要做的事情十分艰难,朱祁玉派了一支小队随他同去,但是,只有其中两人的身份,任弘是知道的,其余的人,都隐匿在普通的锦衣卫当中,只在关键时刻出手,即便是任弘,也不会知道他们的身份……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暗子  
相关:  北宋官家  大唐皇太子  明谋天下  重生大唐皇太子    盛赋  鹰视狼顾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最强雄狮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好书友皇兄何故造反?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暗子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46s 2.3072MB

搜"皇兄何故造反?"
360搜"皇兄何故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