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人生活困苦。虽然时间发展到现在,海南岛里已经几乎看不到生黎的山寨,汉黎之间的冲突较之元明时候也大大消弱。但是种族就是种族,汉黎区别还依旧很深重的。
齐大林在海南两年,对这些情况自然了如指掌。却也更相信一个事实——黎人当兵以后,更好管理,更好塑造。因为他们生活困苦,当兵是改善他们生活和未来的一条路。
两年时间,齐大林招募了七八百人当兵。其中一些人被他调去了琼州的港口,身边剩有一个整编大队级别的力量。现在齐大林在海南的经营很好。因为鸿基煤的缘由,琼州镇旧人无论上下对他都是感恩戴德。
而如果他愿意放手招募,他可以招募更多的人。但是考虑到‘低调’和‘不引人瞩目’这两点,齐大林一直都很有控制的。但是秦军在黎人当中的影响力每日剧增,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那些两年来陆续加入秦军的黎人士兵,其家庭生活逐渐之好转,肉眼可见。对于绝大部分是‘贫下中农’的黎人,这就是最惹人羡慕与向往的了。
两年时间,齐大林对琼州府地方的事物介入很小。琼州知府从最初开始的戒心满满,到最后的轻松自在,军政泾渭分明,这对琼州知府来说就是最好的结果了。可是齐大林对地方事务毫无介入,是自己主动的不介入,而非自己不能介入。现在,当他要去介入的时候,琼州府根本无法拒绝。
昌化县石碌镇南约六里地的金牛岭山麓,这片地方齐大林连招呼都没跟琼州府打一声就直接给占了。圈地方圆三十里。
石碌铁矿在昌化江的上游。离昌化江入海口有相当的距离,直线距离差不多上百里,且大多是丘陵山区,所以水运,铁矿石开采后必须走水运。而且伴随着石碌铁矿一起生成的还有大面积的山砂岩。这里的丘陵很多是都含大量粘土的石灰石。这种石灰石不需要配料就可以直接烧制高质量的水泥,所以又俗称“水泥岩”。伴随着石碌铁矿的开发,海南岛第一个水泥厂的兴建也是前脚追后脚。当然,石碌铁矿除了三亿吨高品质的铁矿石外,还伴生着钴、铜、镍、银、硫、白云石等多种矿石,要不是这里不产煤。石碌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型煤铁复合体基地了。
齐大林从二月开始,就大规模的招揽起了人手。要开发石碌铁矿,除了从鸿基煤矿和汉中陆续调来的一千多人外,至少也要上万劳动力才行。而现在整个琼州府的户口还不满十万户,人口只四五十万人。算上岛内一些距离太远的黎人村寨。总人口强强也就六七十万罢了。
齐大林这么一招就要上万劳动力,这是能震动整个琼州府的数额。琼州知府紧急火燎的跟齐大林联系,但这并不能阻止齐大林的行动。因为这个时候琼州乃至广东才发现,齐大林虽然亲自出面招揽劳力,但是披的却是汉元招商局的招牌。而所谓的汉元招商局,那就是秦军成立的一个类似轮船招商总局的机构。只是非股份制度,外人不能自由入股。
而且金牛岭的那片山地,无声无息的。连昌化知县都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落到了琼州本地的一个商贾手中,而这个商贾就在上个月才把这片地卖给了汉元招商局。
“石碌”一名起源。可追溯到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在此大山地表发现了铜矿,呈孔雀石类型,故名“石绿岭”,后改称“石碌岭”,当地并于乾隆四十七年立碑“严禁私采”。但这一切在石碌岭的露天铜矿被采挖结束后,就不复存在了。之后的几十年里。只有石碌镇上的铁匠会手工开采些许矿石,私自冶炼。石碌岭的价值已经完全从地方官府眼中消失了。
齐大林只是稍微的用点手段。只付出了三千两不到的银子,就把金牛岭方圆十里地的地契拿到了手。而至于齐大林圈地的时候。直接占了三十里方圆的土地,那就纯粹是人的霸道了。
不过招募的劳力还是有分别得。除了在矿场干活的劳力外,齐大林还招募了不少定了长契的契约奴。他们的工作就不是在昌化,而是分散在海南岛的各地,在那一片片事先准备好的庄园里,干起了农奴。
海南是后世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产地,虽然比不得东南亚的产量高,但刘暹什么时候才能插手东南亚呢?这距离现在的他太遥远了。而刘暹在钢铁厂建成不久,就需要大量的橡胶用。
除了做雨披、胶靴和行军帐篷等用具,刘暹还需要橡胶做车带。钢铁厂生产出的钢铁,并不是全都用在军火加工和钢轨上。秦军内部是根本用不完的。刘暹除了卖给别的机器厂外,还需要为自己的钢铁另找销路。而自行车、三轮车、黄包车,就是他找的摇钱树。
……
三个整编大队,也就是琼州镇的三个营头,分成或一个班,或三四个班的小队伍,散布在琼州府各县内。他们是齐大林这回招募的劳工队伍,沿途转送之中的保镖。
齐大林发动了整个琼州镇的力量,各地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分段负责口粮、住所。劳工队伍一入境,就有人迎接充当向导,沿途设置休息点,供应米汤馒头。有些地方过于荒凉没有休息站,就由劳工自己带着粮食,自己起火烧水做饭吃。
沿途路上不喝生水,每晚住宿都有安排,绝不露宿。这样一段接着一段的送,劳工们还没走到石碌,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了。因为他们路上都能吃得好,休息的好,将来到地了还会没希望吗?
再有,这两年来海南岛就跟广西差不多,山匪绺子被秦军队伍扫了一遍又一遍的,不少全境之中无有匪寇,至少没谁敢不长眼的来劫杀秦军的人。所以到了石碌镇之后,劳工们的身体状况都很不错,路上也没出现多少病号或是伤号的。超过九成五的人到达石碌镇后,稍加休息就能立马投入劳动。
……
“滴滴……滴……”
柳州提督衙门的后院,刘暹正满脸开心的逗趣着自己的宝贝女儿。已经满周岁的刘梦瑶,还叫不清‘爹’这个字,但跟刘暹很亲。
“噢,噢……”
小孩子最喜欢有人跟她闹。刘暹抱着女儿撂高高,房间里立刻就响起了孩子高兴地笑声。
但要说房间里最高兴的人是谁,那必然是孩子的母亲无疑。张妙彤虽然担心孩子不小心磕着了,但对刘暹对孩子表露的那爱意,真心是高兴地不能在高兴了。
“老爷这阵子尽忙外面的事儿了,瑶瑶都想你了。”
刘暹继续跟女儿玩着,一边满意的道,“我的女儿,当然要想我了。”对一边奶妈脸上那一脸的紧张视而不见。
这天晚上刘暹在张妙彤这里吃了饭,歇息自然也在张妙彤这里。云消雨散后,刘暹搂着老婆柔嫩的身子,有些感慨,又有些激昂的说道:“我秦军的基石,再过几个月就要真正的夯实了。当拿时候,我一定会给孩子打下一个大大的基业。”
“所以,妙彤,你可一定要给我生个儿子啊……”
张妙彤脸上还残余的红润,瞬间消了下去。“都是妾身不好。老爷年已而立,都还没一个后……”
“这怎么能怪你。”刘暹紧紧的抱了她一下,手抚着黑丝,“我这不也才从新疆回来两年么。再说,没孩子的不是你一个,其他三不也如此?真要有毛病,还是我自己的毛病。”张妙彤还不知道,现在柳州都有谣言编排刘暹的‘无后’——说是一声作孽太多,天上降下报应了。
虽然传谣言的混蛋已经见了阎王爷,但谣言毕竟是传开了。别说,还挺有市场的。一时半会儿,刘暹看是还消不下了。
“老爷怎么能这么说自己。”张妙彤万万没想到刘暹能把责任归到自己身上,紧张的忙伸手堵住了刘暹的嘴。“是妾身和姐妹们福薄,没那个福气给老爷诞下子嗣。刚才的话儿,以后再也不能说了。”
刘暹笑了。“好。不说,不说……”张妙彤的这种紧张很让他受用,而且刘暹能保证——自己老婆不是在演戏。
房间里沉默了半响。张妙彤幽幽的声音才传进刘暹的耳朵。“老爷刚才说的话叫妾身害怕呢。刘家的基业已经够大了……”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太多心,刘暹已经不止一次说出这样的话了,每次听了都让张妙彤莫名的心惊胆战。
“外面的事儿,自由爷们操心。你就别管了。只要安心的给我剩下个嫡子,你就是我刘家最大的功臣。”
“我已经去信无棣。小舅子今年乡试不管中是没中,都让他来广西。如今这官途并不一定非要走科举的路。你看看这天底下的封疆大吏,举人,甚至是秀才出身的人,有多少?”
“过去有发匪捻子,现在有洋务。一样是出人头地。就像先前来府上的那个盛宣怀。不就是落地的秀才麽。我刘暹,连大字都认不全!”(未完待续)R655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41s 2.353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