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章 劝降
凡蒙元官职迁擢两秩以下者,皆由张弘道定夺,什么意思呢?
比如史家守着真定府的四子史杞如今官至正四品的“参议中书省事”,而张弘道则可以承诺给史杞一个正三品的新唐官职。
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优待,显然会依据其实力、才能、人品等因素,张弘道进行酌情任用。
真正到了施行的时候,只怕能官升两秩的人一只手数得过来。
至于世袭地方军民之权这种世侯的核心权力,依旧是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相比起蒙古那时候的招降条件,说来还是严苛。
但李瑕一向就是这么严苛,这才长年没能吸引到北面世侯的归附。
多年以来受着这种政策的弊端,现在,只稍稍松了一点口子,便能让北人感受到这是李瑕难得大方的时候。
至少史杠是这么想的。
他甚至都能想像到,只要与张弘道打点好关系,一到真定府,该有多少人会拥上来巴结他。
至于张弘道,闻言反而皱起了眉头,接过李瑕的亲笔信细看起来。
他想到的是,李瑕之所以放权,必然是形势有了变化,且是不太好的消息。
果然,信上说的便是张弘范已整合好河套兵马,将要回援河北之事。
张弘道舔了舔嘴唇,没来由感到一丝烦躁。
他有点怕了。
怕对上自己的九弟又要输……
“五郎?”
“张帅?”
再回过神来,只见史杠正用灼灼的目光看着自己,亲近之间带着些奉承之色。
这眼神倒是让张弘道自信了不少。
他踱了两步,手扶着墙垛,望向了南面的孟津渡码头。
后续的兵马、辎重过河还需要几日光景,而北面的敌人显然也在抢时间。
“我亲自去一趟沁阳。”张弘道忽然这般应道。
董文用马上便会过意来,问道:“大帅想去招降郑鼎?但亲自去是否太冒险了?”
“不会。”张弘道已恢复了果决之色,“与其等大军压境胁迫他,不如现在以诚相劝,免得到时山西兵马已穿过太行陉。”
“那小心行事,多带人手。”
张弘道点点头,招呼了史杠,道:“你随我走一趟。”
~~
寥寥数十骑向北而行。
“了解沁阳郑家吗?”
“哈,那种小世侯。”史杠朗笑了一声,道:“金末时,郑皋聚集乡众自保,金国于是拉拢他,提擢他为兵马提控,后来进阶忠昌军节度同知。蒙军南下,他投降了木华黎,被任为忠昌军节度使。”
“嗯,郑皋死的时候,我大概十七八岁,代我父亲来吊唁过。”张弘道淡淡道:“记得是郑皋的儿子郑鼎袭位,任沁阳万户府万户、武卫亲军都指挥使。”
“听起来显赫。”史杠道,“不过据一小小的沁阳。”
张弘道没再说话,手在马鞍上轻轻拍着,考虑着。
李瑕是放权给他了不假,这代表的是信任。而他也不可能允诺郑鼎继续任什么沁阳万户府万户。
也只有在大蒙古国才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官职,一个个国中之国。
在今日之大唐,夺掉兵权以后,郑鼎至多就是一个“知沁阳县”。
一个下县的知县,就是官升两秩了,也不过一从七品的承议郎、云骑尉。
让张弘道为难的就是该怎么对一个沁阳万户说“我要夺掉你的兵权,迁擢你为承议郎……”
大军压境的时候还好说,这般登门劝降,把握便低了不少。
尤其以他自己的性格,做实事可以,嘴皮子的功夫却不太好。
否则当年也不会一刀直接杀了额日敦巴日,也许可以想想该怎么糊弄过去。
毕竟不是王荛那种大嘴。
“史杠。”
张弘道想了一会之后,忽道:“由你来劝降郑鼎。”
史杠愣了愣,不由大喜。
“大帅放心,不过说服一乡巴佬。”
……
作为独镇一方的军民总管,郑鼎绝不是什么乡巴佬。
抛开实力不谈,他与史天泽、张柔一样,都是保护乡邻,致力恢复中原生机的汉臣。
他疏导汾水,溉民田千余顷,每逢灾年,他亲自进入民居,抚慰伤残,赈济粮草布匹。
总而言之,在郑家的治理下,沁阳一带渐渐在三十年间重新有了些许烟火气。
进入沁阳地界之后,沿官道而行,可看到路边成片的青绿色麦田。
张弘道看着这麦田,眼中泛起沉思之色。
前方远远地已能看到县城。
忽然,有马蹄声传来,不一会儿,两百余骑赶到,张弓列阵。
“来者何人?敢入我沁阳境内!”
史杠一听便冷笑了一声,自语道:“还‘来者何人’,明知故问。虚张声势的草包。”
他向张弘道一拱手,驱马上前。
“大唐奉天讨逆北伐军北路元帅张弘道,特来与郑鼎一见。”
对面的元兵虽拉着弓,却未放箭,容史杠到了近前。
他们显然早便知道来的是张弘道。
然而,阵列中却响起一声颇为诧异的呼唤。
“史三郎?!柔明兄?!”
那些骑兵们的阵型分开,一名将领策马而出。
史杠定眼看去,见此人不过十七八岁模样,一身鲜亮的盔甲,看着细皮嫩肉的。倒是确实有几分面熟。
“柔明兄可还记得小弟?郑制宜,字守志。你我在燕京时曾聚过五次。”
史杠这才想起来,惊讶于自己与郑制宜竟有聚过五次这么多,也难为对方记得清楚。
他惯是能应付这种场面,语气愈发傲慢。
“原来你已经回来了,原不是在忽必烈身边为质子吗?”
郑制宜一愣,因史杠直呼忽必烈之名而有些骇然。
史杠却已招了招手,轻笑道:“愣着做什么?还不过来扶为兄下马?”
……
那边张弘道一行人犹驻马而立,远远看着这一幕。
“五郎。”沈开放下望筒,道:“史杠这般轻慢,无妨吗?”
“由他去张狂。若陈述利弊由郑家清醒地判断,反而要反复考虑、提诸多条件,倒不如让史杠拿气焰去压。”
张弘道面色深沉,末了,还补了一句。
“人对权势仰慕,有时能让他们盲从。”
沈开只觉高深莫测,不由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史杠才回来。
“那是郑鼎的儿子郑制宜,我主动与他说的,入城与郑鼎谈,如何?”
“郑制宜?因地制宜,倒是个好名字……”
~~
沁阳县。
身披盔甲站在城头的郑鼎听着郑制宜派回的亲兵说了几句话。
“张五郎、史三郎是以故交的身份前来拜会,只叙私宜,不论国事。”
话虽如此,其中的意思大家却也都明白。
郑鼎思忖片刻,道:“回府接待吧。”
他回到家中,第一件事便是卸下盔甲,换上了一身布衣。
他特意留意了一下,衣衽是向右掩的。
很快有下人来报,郑制宜带着张弘道、史杠到了。
郑鼎虽说做好了招待的准备,却没想到他们真敢进城,不由佩服其胆色。
此时他若一声令下,大可斩下此二人的首级,向忽必烈报功。
然而,郑鼎却只是调整了一下表情,用手指在嘴角挤出一丝笑意,大步迎了出去。
郑家大堂格局很漂亮,古朴中透着雅致,匾额上书的是“嘉泽”二字。
郑鼎朗笑着迎了上去,他年纪虽大,但口呼张弘道、史杠的名号,却是与他们同辈论交。
郑制宜的辈分当时便降了一辈。
主客落座,捧茶寒暄了几句,郑鼎便犹豫着开口想提出一点点招降的条件。
他要求也不高,郑家久在沁阳,往后能继续世代守着这一方山水、一方百姓也便可以了。
今日若只是张弘道在,他定然是严词拒绝的,之后则会一本正经地陈述利害……
“呵,什么东西?”
然而,史杠已冷笑了一声,语态轻蔑,又道:“顺天张氏、真定史氏、藁城董氏归顺大唐都不曾这般提条件,沁阳郑氏好大的排场。”
张弘道从来不会这么说,他从不以自己代表顺天张氏。
长久以来,就连在他自己心里,张六郎、张九郎才是顺天张氏的继承者。
此时史杠一说,郑鼎即变了脸色。
“柔明兄……叔父言重了。”郑制宜尴尬笑着,连忙出来解围。
史杠却已倏地站起身来,道:“倒是我的不是了,顾着与你的义气情份,求着五郎亲自来一趟,保你族中老小,未想到你们比伯颜还了得,想要以这点乡兵独抗王师。”
“不敢,不敢。家父不过是想要提些……”
“提些条件?忽必烈尚且要夺世侯之权,连我史家尚且不敢提世代镇守一方,你们也提得出来?”
史杠显然是懂得仗势欺人的,声音不大,语气却是嚣张。
“我告诉你们,如今王师横扫六合,昔日助胡虏为虐之家,能保全阖族性命、能为乡绅富户者,且偷着乐吧。”
郑鼎目光看去,正对上史杠的眼神。
他看得出来,史杠不是在恫吓他,而是打心眼里就没把他这沁阳万户当一回事。
比起看不到的兵势,这种轻蔑更快地打掉了他心里的底气。
~~
这日傍晚,沁阳城头上的大旗缓缓降下,城门大开。
张弘道策马而出,又回望了一眼。
“史杠还是懂这些小世侯的。”
“在末将看来,是五郎用人有方。”沈开策马上前,玩笑道:“五郎便没让末将来劝说郑鼎。”
张弘道便笑了笑,道:“你没那种底气。”
“没有长年累月的富贵,谁能有史三郎的张扬。”沈开笑道,“但在末将看来,五郎内蕴于心,沉稳有度,比他们都要本事。”
“也许吧。”
“真的,九郎不过是更擅长些诗词,好与人打好交道,因此总得人夸赞。真为家族、百姓做事,五郎才是真出力的。”
“莫说胡话了,走吧,尽快回孟州调兵,从此处到保州,要下的城池还多。”
他们都很清楚,拿下沁阳,由此北上,会有越来越多的城池望风而降……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7s 2.331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