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龙叔来京
去年就已经从中纪委退休回家的周雅玲现在彻彻底底的接了老管家的班,用刘家人的话来说,老管家为了刘家真算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到了这个年龄也该享受天伦之乐了,其实以周雅玲的年龄来算,就算是退休了也能在妇联政协这些二线单位继续发挥余热,刘老以及刘家人都尊重周雅玲的选择,不过她最终还是选择彻底退休,作为刘家的大媳妇,她一直工作太忙,也没有照顾好刘老他们,心里一直有些愧疚。
李三生回北京,刘家其余人都工作忙的脱不开身,就连子雅也因为学校的各种事不能接机,这项工作自然落在了周雅玲的身上,其实随便派个警卫员过来接李三生都是可以的,李三生一个大活人又丢不了,可周雅玲觉得刘家欠李三生太多了,没人接机好像有点不重视这孩子,生怕李三生心里有了芥蒂,这才自己亲自接机。
回到刘家四合院之后,在路上得知李三生没有吃午饭,周雅玲便亲自下厨给李三生收拾午饭,让李三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却也不能拒绝,亲情这东西,有时候就得逆来顺受着。
三进院的刘家四合院就算是在外公大寿的前几天也是颇为冷清,可北京城这样的深闺大院多了去了,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跨不过那道坎,就好像鲤鱼跃龙门一般,过去了,那便得道升天了,过不去,那就继续羡慕吧。
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之后,李三生这才准备去后院,毕竟再过几天就是外公的九十大寿了,四合院显然已经被打扫的干干净净的,走廊和过道以及门楼上都被挂上了大红灯笼,在后院问了值班的医护人员之后得知外公正在书房里面练字,李三生便轻轻的推开了书房的门,有点意外这次没有遇见双峰异常雄伟壮观的萧姐姐,等到李三生进了书房,外公正埋头在书桌前练字,手拿毛笔,身正不斜,苍松筋骨,气势凛然,丝毫不像是已经九十岁的老童,老管家安安静静的站在外公的旁边,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看着,时而抿嘴,时而点头,两个年龄相差二十多岁的老人如此的和谐,让李三生不忍打搅。
老管家听到书房的门响了响,便看了过来,李三生笑着对老管家点了点头,并做了个嘘的动作以不打扰外公,刘老依旧是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面,不亦乐乎的,李三生放轻脚步缓缓的走了过去,看到李三生的样子,老管家慈祥的笑了起来,想到当年李爷带着小三生离开北京城的时候,小三生才敢刚出生,胖嘟嘟的样子异常的可爱,刘老抱着小三生是眉开眼笑的,嘴基本上都没合过,比刘家任何孩子出生都要高兴,可事与愿违,盛怒的李爷一气之下带着小三生离开了这政治利益和黑暗的中心,从此,爷孙俩便长达二十多年不能相见,他时常看到刘老对着小三生仅有的那张照片发呆,想到一个为了这个国家和民族贡献了一辈子的老人在晚年的时候连自己的外孙都见不到,他就唏嘘不已。
曾经刘老几度病危,三零一医院甚至都已经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可躺在病床上的刘老紧紧的拉着他的手用虚弱的声音断断续续的说道“小王啊,我还不能死啊,三生还没回来,刘家欠李家太多了”
那时的刘老哪里像是曾经一度权势滔天,执掌共和国大权的伟人,只是一个垂死挣扎不愿死去只想见一眼唯一外孙的无助老人,他是多么希望老天能可怜一下这个老人,让他见一面外孙,可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当曾经是个婴儿,如今早已长大成人的小三生回来的时候,他比谁都要高兴。
李三生自然不知道在刘家已经待了大半辈子的老管家心里的想法,只是安静的看着外公练字,白色的上等宣纸上已经落下了字正方圆的厚德载三个柳体正楷大字,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外公自然是要写厚德载物四个字,厚德载物出自《易经》坤卦之《大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和它相对应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是出自于《易经》之乾卦,清华大学现在的校训便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过很多人知道以前的清华校训还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八字,至于为什么取消了,普通人也就不得知了。
刘老练字的时候很认真,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身子只是微躬,却如同一颗矗立在悬崖上的苍松,巍巍不倒,在李三生看来,外公的字已经大成,虽然比不上启功老先生他们的字,但比一些自称大师的人却也高出了不少境界,李三生记得爷爷说过,柳体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从这方面看外公已经到了这个境界,学柳体的人都知道一句话,“书贵瘦硬方通神”,较之颜体,柳体稍均匀瘦硬,故史有“颜筋柳骨”之称。
等到老爷子最后一笔完美收官之后,李三生和老管家都笑着拍起了手,老爷子将毛笔轻轻放下之后并没有直身,依旧盯着厚德载物四个字看,更像是想要堪破什么玄机一样,过了会貌似早已经知道李三生进来了,轻声问道“三生,知不知道唐穆宗和柳少师的故事?”
李三生摇了摇头,他只知道柳公权权曾经官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老爷子在老管家的搀扶下缓缓起身,看着李三生皱眉思索的样子,很疼爱的笑了笑说道“柳少师四十岁的时候因为书法大成便被唐穆宗招进宫中,唐穆宗学柳少师的字总是得其形不得其意,便问柳少师有什么诀窍,柳少师便说了九个字,这九个字被后世一直奉为真谛”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李三生淡淡的说道,这句话很小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告诉过他,说一个人心术不正,写出来的字再怎么写也都是歪的。
老爷子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心正则笔正,笔正则字正,字正则人正”
老爷子在老管家的搀扶下缓缓的走出书房淡淡的看了眼李三生轻声说道“事在人为,心正了事也就正了,心正了,也就不怕做错事了”
外公的话,李三生铭记在心,他猜到外公估计已经知道了他的事,这话里有话更像是在提醒他。
外公的精神很弱,虽然在小司徒的几味中药的调理之下身子比以前强了些,但毕竟年龄已经太大了,所以医护人员对外公的要求很严格,每天只能活动几个小时,没过一会,便有医护人员过来提醒老管家,刘老该睡午觉了。这些医护人员都是中央警卫局在全军各大医院里面层层选拔严格挑选的,除过专业技术过硬,对政治要求才是最重要的。
李三生跟老管家和医护人员将外公送进房间便退了出来,老管家看着李三生语重心长说道“心里怎么想的就去怎么做,别怕犯错,有时候不犯错怎么知道自己做的是错的”
李三生疑惑的看着老管家,不知道老管家为什么要说这一番话,老管家笑了笑便出了后院。
回家的第一天很平淡,李三生吃完午饭便在大舅妈的招呼下跟着老管家开始忙碌外公九十大寿的一些事情,期间刘家四合院来了好几位大人物,都是每天晚上都能出现在没有结局的新闻联播上的真正的大佬,或者说是中央大员,如果是还是以前在小村子里面的李三生见到这些人的话,估计会和村长老耿见到刘建武一样吓的不知所措,可如今的李三生早已经习惯了,外公大寿,党和国家领导人们来看看这位为共和国奉献了一生的老同志也是理所因该的,只是觉得刘家的四合院的门槛不是一般的高,省部级都很难踏入,以前的他就算是奋斗一辈子最终也还是仰望了,因为有些高度,是要几辈子人奋斗的。
第二天早上,也就是外公九十大寿前的第二天,在学校早已经急不可耐的子雅终于回到了开始热闹起来的四合院,只是见到李三生的第一句话却让李三生郁闷,竟然是问小司徒呢?显然这刘家千金喜欢人见人爱的小司徒的程度早已经超过了他这个表哥,李三生老实回答小司徒有事回不来。
其实小司徒自从上次回到杭州之后便被他扔到了西湖边上的灵隐寺里面,至于为什么,他自有原因,就连这次外公九十大寿,他也没叫小司徒。
吃过早饭,子雅悄悄告诉李三生准备晚上带他去一个有趣的地方,李三生也不知道这丫头又要玩什么,反正现在的刘家,年龄相近的也就是他们两个,其余的表哥表姐们,除过子佳表姐,哪个没有孩子。
不过,中午时候的一个电话便改变了李三生的计划,为什么,因为龙叔来北京了。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6s 2.275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