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华路之我不为刀俎 第336章 农工商并举

    /

    由于没有临时公函,十来个随从刚刚踏入烽火台的地盘,二百守军重重围住了他们,一阵打斗之后,随从们都被缴械了,一个个被五花大绑了。

    随从杨通甫大骂“奶奶的,老子是陪安抚使大人和杨通文将军来慰问你们的,竟然敢如此无理?”

    一个校尉走过来,啪的一声给了杨通甫一个耳光“没有公函,叫什么叫?本校尉我只认公函,不认人。”

    “大哥,这家伙打我的脸,你咋不出声啊?”杨通甫急得大喊。

    “你说杨通文是吧,我不认识。军事禁地禁止撞入,你不识字吗?都给我站直了,今天我要问问你们为何擅入烽火台?”校尉举起了皮鞭,眼看皮鞭就要落下去了。

    杨通文隔着老远高喊道“不得无礼,放下鞭子!”

    守备军的文书认识杨通文,连忙阻止了校尉“杨将军我认识,没有假,快拜见将军。”

    校尉收好皮鞭“末将见过将军,方才冒犯,请将军恕罪。”

    杨通文拍了拍校尉的肩膀,哈哈一笑“做得好,你何罪有啊?”

    “多谢将军!兄弟们,集合!将军来看望我们了。”校尉说完,二百士兵迅速站成了方阵,手握兵器,等着杨通文检阅。

    “兄弟们,这位是闯入五万金军营中活捉叛徒张安国、威震山东的大英雄——荆湖南路安抚使辛大人。”杨通文大声地介绍说。

    “大人神武,大人神武!”

    将士们对着目光有棱、红颊青眼、壮健如虎的辛弃疾高喊。

    “好汉莫说当年勇了,大宋的未来就依仗诸位后生了!”辛弃疾摆摆手。

    “烽火台我不是给你配备了300人马吗?还有一百呢?”杨通文问校尉。

    “回将军,还有一百人在附近的山林种地,一会半会回不来。”校尉道。

    “好样的!以农养兵,以兵护农,不愧是我杨家军的楷模。”杨通文连连夸赞。

    “辛大人,请您给将士们训导吧!”杨通文说。

    “诸位,本使想在城步寨招募飞虎军,不知你们愿意加入否?”辛弃疾一脸严肃。

    “抗金杀敌,绝不退缩!我等愿意追随大人!效忠将军!”……

    随后,辛弃疾等在校尉的陪同下,登上了烽火台瞭望,他看到了南边有一大片高山草原,方圆约百里以上,群山异常平坦而宽阔,俨然北方的草原,数不清的马群在悠闲的啃着草儿。

    往下看,山腰是原始次森林,植被丰茂,苔藓、野草、灌木、杜鹃等随处可见。

    辛弃疾边走边问杨通文“此处叫什么?为何有这么多马匹?”

    杨通文回道“此乃十里平坦也,我杨家军的战马基地,马匹数以千计。此地风景奇特,因风大之缘故,上面植物大多十分矮小,部分背风区域的树木形成了天然的盆景园。”

    辛弃疾不由称赞“想不到杨家军未雨绸缪,豢养战马藏于此山,本使佩服之极。”

    杨通文道“急天下之所急,我杨家将素来不打无准备之战。”


    辛弃疾道“将军所言极是,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若再辟东山为养马场,我大宋骑兵何愁无马焉?”

    “哈哈哈——”两人相视而笑。

    “东山马场之事,本使回潭州即修书,奏请圣上批准便是。”

    “有劳大人了。”……

    杨通文将带来的猪肉、羊肉、牛肉、蔬菜、水果分发给了将士们,守备校尉执意挽留杨通文、辛弃疾等吃了早晚饭再走,杨通文坚决推辞道“我和辛大人还要去别处巡察,就不要麻烦了!”

    辛弃疾对二宝顶烽火台的守备将士非常满意,寻思道若所有宋军部队都若此耳,大宋一统中原大有希望了。

    荆湖南路匪患虽然平息,但是经过多年兵灾,武备空虚的问题暴露无遗。辛弃疾在城步寨巡视后,对杨家将武装集团的军力、军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就将组建地方特种部队的重任交给了杨通文。而后他上书朝廷,要求把这支还在筹措中的军队划归自己名下,不受其他官员的节制。

    朝廷当然不会同意这样的“无理要求”-——这是典型的拥兵自重。但是,建功心切的辛弃疾看不懂朝廷的意思,他以为朝廷是因为不了解情况才驳回他的建议。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他就把朝廷的命令按下不发布,日夜亲自督促建军事宜,打算先斩后奏。

    在建营过程中,遇到了缺少瓦片的尴尬。辛弃疾当即下令到居民家里把盖沟的瓦取来建军营。有了杨通文的协助,百姓纷纷捐献瓦片。

    不到两日,瓦片就筹措完备。虽然辛弃疾到荆湖南路只有短短的一年,但他早把湖南人“霸蛮”的功夫学到了家。他行事起来雷厉风行,精明干练,事后辛弃疾得到了孝宗皇帝的嘉奖,实际上却是多方得罪,四处树敌。

    地方官员嫉恨他敛财扰民,断了他们的财路,威胁到了他们的势力范围,时不时有人向朝廷打小报告,辛弃疾依然我行我素。

    连朝廷也开始对他放心不下了,万一这种“先斩后奏”的行为在朝内蔚然成风,国家岂不失控?更何况人心隔肚皮,如果某些人手握重兵而居心叵测怎么办?

    辛弃疾这样不谙世事大而化之的英雄为湖南官场所不能容,不少地方官员纷纷上书,朝廷大员也借机弹劾辛弃疾。当一个人不能与环境相融合的时候,就是时候离开了,在官场尤其如此。树大招风,颇有政绩的辛弃疾在荆湖南路看来是待不长久了。

    正当辛弃疾在荆湖南路羽翼已就之时,准备将飞虎军扩充、大干一场的时候,吏部一纸调令把他调到到江西,担任隆兴(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荆湖南路的官员们一个个幸灾乐祸,拍手称快,在他们看来,这是为朝廷也为湖南官场除去“一害”。

    杨通文在城步寨训练飞虎军仅仅一年,就具备了顽强的战力,颇有成效,飞虎军建成后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杨通文因为和辛弃疾走得太近,辛弃疾一走,荆湖南路安抚使就立即解除了杨通文对飞虎军的直接指挥权。

    杨通文忿然道“人走茶凉,概莫如此。朝廷执意不用我杨家将,还故意打压,还怕我杨家抢了赵家的天下不成?我杨家已经出了隋文帝、隋炀帝两个皇帝了,做皇帝真有那么威风吗?当今皇上是不是疯了?”

    杨通文被无缘无故地弃之不用,一下子无所适从,他对朝廷算是彻底失望了。年过四十的杨通文刚刚燃起的希望,又被一盆冷水给浇灭了。

    杨通文一次次的自问人生有多少个二十年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谁不希望过和平日子?可是强敌入侵,能够安宁吗?若打仗是为了换来更长久的太平,也值了!屈辱的割地、求和、赔款,苟且偷生有尊严吗?

    辛弃疾调往江西以后,仕途并不顺畅,当年十一月,由于受奸人弹劾,官职被罢。带湖新居正好落成,辛弃疾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他和杨通文仍有书信往来,时刻关注城步寨的军事力量和社会经济发展动态。

    如果城步苗家商贸行有商队去江西送货时,杨通文总会托人给他送去一些土特产。辛弃疾念念不忘这个老朋友,只要杨通文有什么新的经济措施,他都给予精神鼓励。因为在他看来,杨通文不是个心血来潮的人,信任想法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办事稳重老成,体恤百姓,深得人心。

    辛弃疾夸赞杨通文道“城步寨自立自强,政治清明,文武兼修,仓廪充实,社会和谐,是大宋难得的一方净土。”

    杨通文被踢出了特种部队,三年守孝的期限也到了,兵部要他回原部队复职。杨通文以没有战事为借口,不愿意再回江淮前线,他看不惯军中将士慵懒、死气沉沉、一盘散沙的场面。

    可在城步寨杨通文就是没有册封的苗王,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虽然杨家封地不及五代时期,但方圆上千里,人口10万户,也可以一展宏图了。

    杨通文和族弟杨通甫两个在某一年的夏、秋两季,亲自到潭州、岳州、衡州、邵州以及金国境内考察了市场,惊喜发现城步寨的无核蜜桔、西瓜、高山河鱼等土特产很是受欢迎,供不应求,经常缺货。

    经济作物、特色养殖这两个行业很有发展潜力,于是兄弟两个对赤水峒的土质做了检测,并做了试验,土质很适合大面积发展经济作物,种出来的西瓜皮薄肉厚、个大脆甜,改良后的南丰蜜桔色泽金黄、皮薄、少核、肉嫩无渣、甜酸爽口、清香独特,这两项可以大幅度增加苗民的收人,改善他们的生活。

    城步寨河网密布,纵横交错,只要修建两个大型水库,有足够的水面,特色养殖同样可行。经过与众人商议之后,“新经济方案”在杨通文的脑子里基本成型。

    。



第336章 农工商并举  
相关:    魔本为尊  穿呀!主神  全属性武道  九死丹神诀  飞越泡沫时代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好书友荣华路之我不为刀俎第336章 农工商并举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7s 2.3989MB

搜"荣华路之我不为刀俎"
360搜"荣华路之我不为刀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