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学生有话要说!”
看他站都站不稳的样子,朱棣眉头微蹙,想让人将他扶下去,但考虑到在场还有这么多新科进士,便打消了这个想法。
“说。”他沉声道。
俗话说,酒壮怂人胆,酒醉之后,会说出什么样的话,这谁也无法预料。
若是于谦接下来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他这个皇帝要如何下台?
难不成斩了于谦吗?
那样的话,造成的影响可就大了。
想到此处,朱棣狠狠瞪一眼杨轩没事拉着他喝这么多酒干嘛,你不知道自己的酒量吗?
我就是想帮他完成一下心愿,看看一个新科进士敢不敢当着你的面谏言杨轩对着朱棣笑着眨了眨眼。
朱棣:(╬??皿??)
朱棣和杨轩的交流其实很快,多年来的默契,只需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想说什么。
而在场的礼部官员,还有新科进士,好像都预感到了大事不妙。
他们的目光都在于谦身上,心中祈祷着于谦千万不要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
“陛下。”终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于谦开口了。
“学生听闻,陛下又要发动北伐?”
“没错。”朱棣道。
“难道陛下不知道五十万大军出征要花费多少吗?”
“如此劳民伤财之举,请陛下收回成命。”
“学生还听闻,陛下要御驾亲征。”
“恕学生妄言,陛下此举乃是不顾江山社稷之安危。”
“陛下您要知道,您是大明的定海神针,若出意外,天下大乱。”
“百姓好不容易过上几天好日子,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
朱棣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但他还是压制着。
他现在好像有些明白杨轩为什么看重于谦了,感情这小子是个愣头青啊!
“你喝多了,来人,扶他下去休息!”
话音落下,就有两名侍从上来搀扶于谦。
哪料于谦直接挣脱,大声道:“陛下,学生还没有说完!”
“鞑靼入侵,我大明自然不能无动于衷,但发兵五十万,未免有好大喜功,劳民伤财之嫌!”
“前几次北伐,皆耗资甚巨。”
“学生实在不忍心看着如今的盛世破灭。”
“所以恳请陛下,收敛好战之心,与民更始,施恩于天下!”
这些话,仿佛是用尽了于谦所有的力气,说完他就直接倒在了地上。
看到这一幕,杨轩脸色一变,赶忙冲了出来,仔细检查了一下。
还好,只是睡着了。
而在场的其他人,却是呆呆的不敢言语。
看向地上的于谦时,心中也不由升起敬佩。
勇士!
此人是勇士啊!
竟敢当着陛下的面,说陛下劳民伤财,好大喜功。
尤其是和于谦同为浙//江出身的新科进士,脸色煞白,额头上浮现密密麻麻的冷汗。
完了,陛下不会迁怒我们吧?
他们相视一眼,一颗心沉了下来。
此刻的朱棣呢,他的脸色变了又变,心中想了很多对于谦的处理办法。
有好几次都想砍了他。
要知道他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但他更清楚,于谦不能杀。
他是皇帝,难道要计较一个新科进士的酒后胡言吗?
传出去,他还要不要脸了?
再说了,于谦说的这些,出发点是好的。
传出去也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今天这个亏,他不吃也得吃。
他再次看向正在扶着于谦的杨轩,心中一阵恼怒。
这厮实在是太可恶了。
“于谦醉了,酒后胡言,朕不会计较。”
“来人,把他扶下去吧!”
朱棣的意思很明显,他不会迁怒任何人,也不会降罪于谦。
众新科进士,尤其是和于谦同乡的新科进士,齐齐松了口气。
刚刚陛下的样子好可怕!
“陛下圣明!”
众人齐声道。
“你们继续,朕先走了!”
朱棣收回目光,生着闷气,走了。
“恭送陛下!”
朱棣没有回头,很快就消失在了众人眼前。
顿时,众人感觉气氛都为之一轻。
目光也再次投向了于谦身上,很是复杂。
这家伙运气可真够好的,这都没事。
而且他们也看出来了,长平侯对这个家伙很重视。
杨轩将于谦交给侍从,又叮嘱了一番,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礼部尚书金纯的位置是在杨轩的正对面。
虽然朱棣这个皇帝提前离开了,但他还不能走,杨轩这个侯爷还在呢。
于是他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跟杨轩聊着。
好不容易等到杨轩吃饱喝足,金纯松了口气。
这厮也太能吃了!
作为一部尚书,他自然是很忙的,送走杨轩,他也要去忙了。
琼林宴后面,由正三品的侍郎来主持足够了。
两人走到外面,金纯就要告辞离开,却被杨轩给叫住。
“金尚书,留步!”
“侯爷还有事?”金纯停下脚步,回过头。
他和杨轩的交集并不多,杨轩行为处事的方法他很不认同,而且刚刚在宴上,杨轩那种毫无形象的样子,也让金纯心里有很多槽想吐。
听说他还是宋濂大儒的学生呢,怎么一点礼仪都不懂?
当然,他也不会蠢到说这些得罪人的话。
虽然杨轩这个人很不着调,缺点也很多,但他身上的那些功劳,却是实打实的。
基于此,金纯对杨轩谈不上厌恶,但也没有多少好感。
毕竟,杨轩当廷斩杀数十名文官的场面还犹在眼前。
“金尚书觉得于廷益此人如何?”
杨轩开口问道。
“是个可造之材!”金纯说道,紧接着又在心里补充:就是太年轻了,锋芒毕露。
“我也觉得如此。”
“就是官场复杂,他还需要磨练一番才行。”
杨轩点点头,道。
“今日醉酒谏言,想必陛下已经记住他了。”
闻言,金纯不由多看了杨轩一眼。
他怎么觉得,今天这事好像是杨轩故意搞出来的。
“陛下圣明,并未计较。”
“不过还要看看陛下对他的安排。”
金纯朝着御书房的方向拱了拱手,道。
按照惯例,新科进士中的一甲进士,都会进入翰林院,状元被授予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一职。
这个官职的主要职责是掌修国史,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
别看这个职位不高,也无关国计民生,但要是想往上爬当大官,那么这段经历就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接下来可以从朱棣对于谦的安排中猜测于谦未来的仕途如何。
“金尚书作为此次科举的主考官,于廷益怎么说也是你的门生,若陛下故意冷落他,甚至把他发配出京师。”
“那么金尚书是否会拉他一把?”
杨轩笑着问道。
“这就不劳侯爷费心了。”金纯淡淡说道。
于谦若真的被发配出京师,主要责任也是在杨轩身上。
若不是他拉着于谦喝酒,于谦也不可能触怒陛下。
当然,他也不想看着这么一个可造之材被浪费掉。
等于谦在外面历练个几年,他就会想办法把他调回京师。
听着金纯的话,观察着他的表情,杨轩好像猜到了他的想法。
如此,他倒也不用再费心了。
有金纯还有铁铉在,起码不会走上歪路。
加上还有自己兜底,问题不大。
杨轩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别人学不来。
和金纯分开,杨轩便径直来到了御书房。
刚刚搞的朱棣差点下不来台,他得赶紧安抚一下。
“哼,你还有脸来,刚刚当着那么多新科进士的面,我差点下不来台。”
“这都是你干的好事!”朱棣看到杨轩进来,轻哼一声。
“你多大点事儿嘛,你看你,还生气了!”杨轩说道。
“我不该生气吗?”听到杨轩的话,朱棣更生气了。
“我的错,我的错,我向你道歉。”杨轩赶紧投降。
“我不是来跟你吵架的,我就是想问问你,对于于谦,你打算怎么安排?”
他又问。
“让他随军出征!”
“他不是说朕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嘛,那朕这次就让他看看,朕为什么要打仗。”
朱棣立马就作出了安排,显然是在刚刚杨轩来之前,他就已经考虑好了。
他也不是听不进去意见,但于谦说那些话,显然是书生之见。
考虑到于谦是个可造之材,又从小在南方长大,朱棣这次就是想带着他,让他看看,他以前从未看过的。
“这样安排,也不错。”
杨轩想了想,没有再说什么。
随后,就出征事宜,跟朱棣说了起来。
殿试已经结束,距离大军出征也没有多久了。
五十万大军已经集结在了京师,粮草辎重等后勤物资,也早已筹备齐全。
万事俱备,只待朱棣一声令下,五十万大军就可出征。
这天,天气晴朗,温度适宜,朱棣打算检阅军队,然后顺势出征。
文武百官全都来到了城外,看着排列整齐,满眼杀气的明军将士,心中也是忍不住升起一股豪气。
朱棣骑着战马,从将士们的面前走过。
将士们全神贯注,目光跟随朱棣移动,他们要把这道身影刻在自己的脑海中。
他们都知道,又要跟着皇帝去打鞑子了。
没有人害怕,反而心中充满激动。
远处杨轩看着这一幕,面容严肃。
朱棣这个皇帝之所以当得这么稳,是因为大明的军心在他身上。
而在三千营的后勤队伍中,有一个细皮嫩肉的士卒,穿着皮甲,静静的看着这肃杀的明军。
他的心中很不平静。
就在这时,前方的明军齐声吼了起来。
“大明万年!”
“陛下万岁!”
年轻士卒也跟着吼了起来,因为他身边的人也都跟着吼了起来。
一直吼了好几遍才结束。
他很想问问旁边的人,这样吼不累吗?
但看到他们满脸涨红,也就压下了心中的想法。
决定再多看看。
这个细皮嫩肉的年轻士卒正是于谦。
他酒醒之后,就被朱棣给安排到了三千营养马。
他从其他人的口中知道了他干了什么事,所以对于朱棣的这个安排,他没有什么意见。
毕竟他干的事儿,换个人可能就被皇帝给砍了。
而且他的状元也还在,身边的人都知道他是这一届科举的状元。
他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这么做。
按理说,他在皇帝面前大放厥词,斥责皇帝,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就算没有被砍了,这状元也不该继续在他身上。
到底是为什么?他想不明白。
大军终于开始出征了,队伍绵长,一眼望不到头。
大军出居庸关,宣府,开始北上。
刚刚开春,草原上的气温并不高,夜晚接近零度。
不过由于准备充足,倒也没出什么意外。
杨轩躺在运粮车上,翘着二郎腿,一只手臂枕在脑后,另一只手拿着装着酒的水囊,小口抿着。
好不惬意。
若非这是去打仗,不知道的,还以为杨轩是出来旅游的呢!
队伍两边,青草已经开始发芽,使空气清新。
望眼望去,绿意盎然,令人的心情也愉悦。
现在大军还处于漠南,水草丰盛。
等再走些日子,周围的环境就开始变得荒凉,到处都是戈壁。
于谦是第一次来草原,和大多第一次来草原的人一样,处处充满好奇。
可看的多了,也就觉得没什么意思。
“侯爷,我们就这么一直行军吗?”
“什么时候才能遇到敌军?”
于谦骑着一匹马,跟在杨轩的身边。
看到其手中的酒,下意识吞起口水。
他也想喝。
“急什么,这还早的很呢!”
杨轩眼皮抬也不抬,随口回答。
这个问题,于谦已经问了好几次了,每次得到的回答都是这样。
这跟他想象的不一样啊!
“行军打仗,行军在前,打仗在后,现在咱们还在行军阶段。”
“等找到敌军主力之后,再一决胜负。”
杨轩缓缓开口。
“那若是找不到敌军主力呢?”
于谦问。
“那就白跑一趟呗!”
于谦与其一滞,五十万大军出征,白跑一趟的话,回去怎么面对百姓?
“这就是打仗,是不是跟你以往所了解到的不一样?”杨轩又问。
“嗯,确实不一样!”于谦没有否认。
他以前对战争的了解,基本上都是通过书本,或诗词歌赋。
经历后才发现,这并没有诗人写的那么浪漫。
反而充满了枯燥、乏味。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ubiqu.com。笔神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7s 2.452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