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将门虎子,薛氏兄弟的勇猛可见一斑。
薛万均心中笃定,在他看来,就算没有李沂的神机卫,单凭左右屯卫,当日便可攻下交河城。
可历史已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发生了转变。
而且转变越来越大。
大唐因为这两年间实力迅速膨胀,征讨高昌提早了两年。
而咥利失可汗还没有失去权柄,在接到高昌王麴文泰的求救之后,下令囤于边境的大军后分两路,一路直接南下救援高昌,一路迅速经焉耆国包抄唐军后路。焉耆小国连高昌都打不过,哪敢忤逆突厥大军?
焉耆王随即投降突厥,为突厥大军让开了大路。
高昌王麴文泰在得到西突厥支援的情况下,下令收缩兵力,囤积于交河城固守待援。
李沂得到李沐的传信,虽然知道李沐好意,可眼前的形势一目了然。
李沂更认为李沐是担忧过度了,或者是不了解战场形势。
次日战斗开始。
攻击三门的唐军遭遇了高昌顽强的抵抗。
双方战损都很大。
战斗直至午后,神机卫将士经过血战,才得靠近至西门,以火药炸毁了城门。
本来象这种情况,守军基本就会崩溃了。
可古怪的是,高昌军仿佛有天神附身一般,抵抗得更为猛烈。
神机卫大军冲进城门,遭遇了比攻城时更顽强的抵抗。
冲进城门的骑兵被城内街道上的陷阱所阻,然后便是冷箭光顾。
几乎每占一屋都要费时很久,每占一条街道,都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而此时,薛万均的左右屯卫依旧没有攻破城门。
这让本来也是信心满满的李沂首先冷静下来。
他想起了李沐的传信。
这一想,李沂心中起了嘀咕。
难道突厥真南下支援高昌了?
与自己作战的或许是突厥人?
李沂想撤退,赶紧与薛万均部会合。
可神机卫大部已经攻进城里,正在激战,想要撤退谈何容易?
眼前的战局僵持,或许真有可能是为了将唐军拖在交河城。
想到这里,李沂惊出了一身冷汗。
就象是老天特意给李沂证明一样。
这时,一名身着神机卫军服的狼牙卫向李沂禀报,唐军身后出现了突厥大军,先锋人数不下五千人,距离交河城不足五十里。
李沂震惊了,身后出现突厥大军?
“他们是怎么南下的?”
“据查,是穿过焉耆国南下的。”
李沐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如果突厥真的参战,南北夹击,再加上交河城中的高昌军,唐军恐怕就要折在交河城了。
他咬牙下令,全军撤退,并向薛万均部传递此消息,建议薛万均逆向突围,与神机卫在突厥境内会合,再想办法撤军。
李沂的反应很快,战术思想也没有错。
能包抄唐军的突厥军队必定是精锐,而且很大可能是骑兵。
唐军如果向南突围,势必与这支军队迎面撞上。
就算再强悍的部队得知后路被抄,被敌人包围,士气也会迅速下降。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溃败。
向北突围就不一样了,北面就算有敌军镇守,战力相对而言应该弱许多。
况且在唐军将士不知情的情况下,可以说是绕过交河城,占领高昌全境,再来解决交河城。
虽说保密不了多久,但那时已经突围成功,对士气的影响就会降低。
只要与薛万均部会合,就算在突厥境内,突厥想吃掉数万唐军,也非容易之事。
神机卫奉令强行与城中高昌军脱离接触,这让许多士兵留在了城内。
留下了一支千人的殿后部队,李沂强忍着眼泪率军向北突围。
薛万均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
在得知后路被抄后,第一时间令南门唐军向东门靠拢,并派出一部前往接应。
好在南、东两门没有攻破,唐军没有进入城内。
在东门外一场激战后,左右屯卫留下了近万人的战损,向北突围了。
虽然损失惨重,但主力仍在。
两天之后,李沂部与薛万均部在北面,突厥边境的食汗山附近会合。
并依托山体扎营布阵,固守待援。
此战,神机右卫损失了近三千人,如果加上还不知道结果的殿后千人队,战损便是近四千人。
左右屯卫的战损合计,高达九千余人。
而遭受如此大的损失,李沂、薛万均甚至还不知道,究竟有多少突厥人南下了。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的了。
因为他们现在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军心。
突厥军队尾随而来,在离唐军二十里外扎下营来。
没有立即发起进攻,他们在等待更多的军队到来。
唐军已经无法突围,因为后路被断,补给不足,又在突厥境内,盲目突围无疑自找死路。
薛万均相信,只要朝廷闻讯,必会派大军前来增援。
李沂也相信,狼牙卫既然获知敌情,一定会禀报大哥知道。
此时唐军两部会合,尚有四万七千余人。
所携带的粮食虽然不多,但省着点还能支撑十来天。
最要紧的水源,食汗山边的有个小湖,也能解决。
所以,薛万均、李沂与众将商议之后,决定固守待援。
这也是眼前唯一能生存下去的办法。
……。
李沐得到消息时,便乱了方寸。
神机卫孤悬在外,粮路被突厥截断。
这对于数千里之外的李沐来说,鞭长莫及,实在是太难熬了。
可如果要李沐不闻不问,李沐做不到。
他随即下令神机卫全军集结。
但被魏征拦了下来。
魏征的话很现实,“殿下惦念兄弟之安危,虽在情理之中。可殿下是就藩在外之嗣王,擅自调兵离开藩地,这可是谋逆大罪。”
李沐吼道:“孤不管谋不谋逆,李沂被困在胡地,生死危在旦夕,我必须去救他,神机卫必须北上。”
魏征叹息道:“关心则乱,殿下急,难道陛下不急吗?就算陛下不急,神机右卫中多是官宦人家的子侄,他们能不急吗?”
李沐闻言冷静了下来,魏征说得有理。
“这个时候,朝堂中谁敢反对出兵救援,必成众矢之的。殿下放心,朝廷出兵是肯定的。”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6s 2.243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