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钱,你这一晚上运行出的都是什么鬼玩意你这能叫小说你这是纯纯粹粹的不可燃垃圾”
杨哲一边批阅钱钱的成果,一边吐槽。乐笔趣 m.lebiqu.com
人工智能需要进行机器学习,才能逐步获得智能。
之前那个能下围棋的人工智能阿法狗,也是通过多年的自我对弈学习,才有了那么强大的对局能力。
人工智能,不可能一蹴而就。
他快速浏览钱钱的作品,偶尔看到个别还勉强有逻辑的,就给打个勾。
通过这样不断的反馈,钱钱才能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不对。
后续它才能慢慢学会怎样尽可能生产可读的文字。
帮忙养钱钱的过程中,他时常会怀疑,真的有这么弱智的人工智能吗完全看不出有什么智能的迹象。
顾树也过来检查过,说主要是电脑的性能限制了钱钱的运行,它的学习速度才会这么慢。
“如果有更强大的计算机,不是个人电脑,而是专业研究用的那种,钱钱的学习速度能快得多。或者,使用多台电脑并行使用,我给钱钱做一个分布式运算的功能,也行。”
“可惜,这些都很难弄到,而且,要很多钱。”
顾树一脸遗憾。
杨哲能理解。
做工科研究确实很花钱,他们又不是工科老师,老师们倒是可以申请科研经费。
“不过,钱钱会越变越聪明的,你再训练它一周试试看。”
批阅完今天的钱钱作业后,杨哲看了看苏大app上的电费余额,一脸呆滞。
“好像又只剩30块了,我不才交了一百吗这玩意这么耗电的”
再看看满负荷的cpu,满负荷的内存,闪个不停的硬盘灯,拥堵的网络,杨哲明白了。
这个钱钱也太吃计算机的算力了
还有3天就开学了。
杨哲来到图书馆,决定抓紧时间研究罐子。
“首先,我要尽可能地了解罐子的功能,不要贸然开发。”
“罐子拓展出的新功能,有的不会对罐子本身造成伤害,有的却会造成罐子本体的部分消失,罐子内部的信息团也会随之碎裂掉落。我应该尽可能先开发前者。”
“思路1:试着与罐子继续进行沟通,弄清楚其内部的信息是什么。”
“思路2:弄清楚我之前在碎片化的视野中,看到的音波与音符是怎么一回事。”
“思路3:已经能够记录文字与声音,可否记录图像与视频”
这三个思路,都是杨哲所思考的,尽可能安全的思路,在没有充分了解之前,他不想贸然令罐子继续破碎下去。
可他不论怎样沟通,依然无法理解罐子里蕴含的信息。
只能先解决第二个问题。
杨哲拿出手机,去了馆外二楼的平台上。
手机的音乐播放器被打开,一阵阵悠扬的乐声传出。
他尝试着回忆当初在医院里的所见。
一开始,只是很模糊的感应。
再继续感知下去,就能看见一圈又一圈,极为细密的波纹从手机那边漾出,一些意义不明的符号在波纹中不断生成,飞散。
杨哲把算力还给数据库。
就在数据库点亮的瞬间,有一部分音符仿佛是被吸纳一样的,飞入了数据库之中。
他感知到了,数据库内部正在生成声音数据。
杨哲好奇地试图用手抓住那些音符,音符却穿手而过。
“这应该与纸卷一样,也不是实体。”
他懂了。
能看到纸卷,是因为他用纸卷、纸条、抄本的方式去理解文字信息。
能对文字信息进行写入读取新建修改删除操作,是因为他用电脑存储的方式理解了信息。
能使用数据库,是因为他学会了数据库,这才可以用数据库的方式进行信息管理。
看待信息的方式,造成了视觉可见的形象。
他将声音理解为“音符”形象,所以可以看见声音在空中运行的轨迹,也能将其收入数据库。
那么图像呢
图像是由无数的色彩组成的,色彩的基础就是光,光是一种电磁波。
“那就从电磁波开始吧”
三天后。
2月23日,杨哲坐在图书馆的天台上,手里抱着一大册物理专业书。
这些天,他从电磁波看到电磁场,看到电学和光学,一顺溜儿,把物理学的相关知识全部补了一个遍。
要怪就怪思维增强是真的好用,尤其是思维增强的是偏理性思维的层面,用来看理科书那就是飞一般的感觉,超爽。
当然,他并没有完完整整地看完物理学教材,毕竟里面全是公式。
他是把公式的部分统统跳过去,只看描述与结论,直接当科普书看。
“呃,我怎么都忘记最开始的目的了。说好的研究电磁波再研究光和图像呢”
杨哲赶紧把书撂下。
就在他抬头的一瞬间。
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幕奇景。
整个世界被暗色的细线所充满。
数不清的细线在空中飞过,颤动,游移,甚至就连他的身边都有,有一些细细的丝线从他的脸上擦过,有一些从他的鼻尖钻入又钻出,有一些迎面而来刺入躯体,还有一些或许是从背后而来,从胸口穿出。
当然,更多的细线是从天空洒落的,由上至下,贯入地面。
“这是什么”
杨哲吓得倒退一步,身体再次被许多细线交错贯穿。
并不疼痛。
过了一会儿他才冷静下来,这大概是幻觉,或者,又是什么具象化的信息
这些细线是什么
还没等他想明白,异变又起。
一串音符伴随着无形的波动从他身上向空中升腾。
在看到这串音符的同时,杨哲心中一下子闪过一个信息,这应该是他的手机铃声吧。
耳朵同时也听见了熟悉的铃声。
有人来电话
这个念头刚刚升起,无穷无尽的细线陡然消失了踪影,音符也不再出现,眼前出现的,依然是看了千百遍的现实世界,二楼的平台风景。
杨哲从裤兜里掏出手机,接了。
“啊罗老师好”
居然是罗锐的电话,杨哲赶紧先问好。
罗锐对于他来说,已经不仅仅是长江学者与老师这么简单,他同时还是提携自己的授业恩师。
虽然自己不是他的研究生,可他对自己的不断教导,令自己受益匪浅。
“杨哲,”那边的声音温和而亲切,就仿佛是一个老友,而不是恩师,“你来我家,我们见见吧今天下午有空吗”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37s 2.40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