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云隐录 第两百一十六章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方逸顿了顿,然后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

    “然而,你可曾想过,一本书究竟能解读出多少不同的花样来?

    答案是无穷无尽的。

    我作为时间的过客,曾经亲眼见证了太多太多对经典的解读和再创造。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和人们认知的逐步发展,对经典的解读也会不断涌现出新的视角和观点。

    每一代人都有可能从这些经典中汲取到全新的启示和教诲。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经典能够历久弥新,始终闪耀着人们智慧的光芒。

    成华夏文化宝库中永不褪色的璀璨明珠。”

    “但是再大的智慧,一本书又能解读出多少花样来?”

    方逸目光中透露出深邃的光芒,

    “没错,每部经典都确实不假,但版本却是众多。

    但真正造成大面积文化断层的,其实要拜两人所赐:

    一个是秦始皇,嬴政。

    另一个是楚霸王,项羽。”

    方逸顿了一顿,似乎在回忆着历史的沧桑,

    “其实,当初的嬴政并非是真正地‘焚书’,而只是进行了禁书。

    他下令将诸子百家的几乎所有典籍全部搬到阿房宫,并限制了民间对这些书籍的修学与持有。

    然而,这些典籍仍然有专门的皇家学者进行研究。

    说到底,嬴政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统一思想,他的初衷绝非是灭绝这灿烂的文化。”

    方逸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惋惜,

    “但是,每当国家力量介入到文化工程,尤其是所谓的‘修书’时,几乎都会带来无法估量的文化损失。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量的民间典籍被集中到国家手中,

    导致许多孤本、名篇因为政治原因或人为灾害而永远失传。

    而这场文化灾难的真正始作俑者,却是项羽。

    他一把大火将咸阳烧了个精光,太多的先秦古籍因此化为灰烬,这无疑是对文明的一次巨大打击。”

    说到此处,方逸颇有深意地看了王莽一眼,随后继续道: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

    因为总会有那些热爱读书的种子,他们留下文明的火种,使得知识与智慧得以传承。”

    “在嬴政禁天下书的时候,许多大学者和文化人选择将自家的典籍藏匿起来,有的甚至藏在墙壁的夹缝中。

    他们坚信,世道不会永远如此黑暗,知识与文明的力量是永远不会断绝的。

    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与信念,你们才得以在今天继续探寻那些古老的经典。”

    古往今来,这些读书的种子为华夏文明的薪火相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牺牲!

    许多学者冒着风险将各种典籍秘藏起来。

    然而,当时代变迁、天地翻覆后恢复太平,

    再取出这些珍贵的书籍时,却惊愕地发现,很多书已经残破不堪,甚至无法阅读。

    竹简材质在恶劣的保存环境下极难经受住时间的摧残。

    因此,许多流传到汉代的先秦古籍,

    要么是学者们通过口传心授默背出来的,要么就是残缺不全的孤本。


    换句话说,原著版本已然不存,而民间版本则更难以信赖。

    那些圣人们的教诲虽然伟大,但他们的言辞在历史的传承中却遭遇了“断片儿”的困境。

    这导致了整个汉代儒家经典的各种幻想与篡改,使得后人在理解这些经典时充满了困惑与争议。

    如今的“五经”,与当年的原著已然不同。

    以《尚书》为例,这部华夏最早的文学典籍之一,原本只是简单地称为《书》。

    它汇集了夏、商、周三代政府的公文,相当于上古朝代的国家档案。

    其中,最年轻的周代部分也比《春秋》《论语》等经典早几百年出现。

    然而,在历史的传承中,《尚书》也经历了无数的变迁与解读,使得今天所看到的版本与原著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刘邦一统天下后,汉朝便开始了对文化经典的抢救工作。

    朝廷向天下征集《尚书》的原版,然而却无人能够应征,眼看这部重要的典籍就要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了。

    就在这时,忽然传来了消息,济南有一位七十多岁,名叫伏生的老先生,在秦朝时期曾经担任过博士。

    他手中据说藏有《尚书》的“真经”。

    这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让当时的人们看到了拯救《尚书》的希望。

    在那个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的年代,伏生能够高寿至此,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

    更何况他还经历了始皇帝时期和楚汉争霸那段以万物为刍狗的动荡的岁月。

    伏生依然坚守着对文化的传承与守护。

    他的存在,无疑是对大汉文化抢救工作的一大鼓舞。

    朝廷对此事高度重视,派出了后来挑起七国之乱的晁错前往济南求取真经。

    晁错到达济南后,发现伏生手中的这部“真经”只是一部残经。

    由于这部《尚书》是当年伏生冒死砌在墙里流传下来的。

    经历了长时间的岁月侵蚀,竹简已经朽烂了不少,导致大段大段的历史出现了断篇儿。

    尽管如此,伏生依然竭尽全力将断简残篇拼凑起来,最终凑成了二十八篇。

    他拿着这二十八篇在齐地开班授课,传授给门徒们。

    虽然这个版本并不完整,但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残篇也总比没有要好。

    晁错将这二十八篇仔细抄录下来,带回了长安。

    这就是最早的朝廷官方版本的《尚书》。

    后来,民间又意外地从墙里挖出了《尚书》中的一篇,名为《太誓》。

    这篇文献与伏生的版本相互印证、补充,使得人们对《尚书》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当时的学术界对此兴奋不已,将这“28+1”篇的《尚书》比作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和北斗星。

    然而,晁错从伏生老先生那里求来的《尚书》版本,确实充满了挑战。

    这部古籍的文字深奥,句式复杂,让许多学者都感到难以解读。

    即使是看过“真经”、善养浩然之气的大圣人孟子,在面对《尚书》时,也不得不承认其中存在的疑惑和难点。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所特指的就是《尚书》。

    如果人们盲目地、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尚书》中的说法,那么还不如没有这部书。

    因为真正的学问和智慧,需要人们独立思考、辨别真伪,而不是简单地接受书中的一切。

    孟子的观点,体现了古代学者对于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和批判精神。

    他们深知,任何一部书籍,都难免存在时代的局限和作者的偏见。

    因此,在阅读和学习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几百年后,项羽的一把火差点儿就让孟子的不如无书,成为现实



第两百一十六章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相关:    灵域  大官人  不灭武尊  校花的贴身高手  暗黑破坏神之毁灭  
(快捷键←)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捷键→)
 
版权声明: 好书友黄山云隐录第两百一十六章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所有小说、电子书均由会员发表或从网络转载,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联系邮箱请见首页底部。
最新小说地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029s 2.4161MB

搜"黄山云隐录"
360搜"黄山云隐录"